摘要:公益与出版业具有密切的关系。2020年春节过后,出版业积极参与到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中来,谱写出壮丽的公益赞歌。本文梳理公益精神内涵,阐明公益与出版业的关系,分析出版业的独特优势,并给出出版业强化公益精神的路径及对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入,经济领域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在思想道德领域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物质主义等抬头,影响社会凝聚力、向心力,导致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加重、教育公平缺失等问题。虽然政府积极采取税收、财政等措施,力图减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但由于政府资源有限,解决起来存在很大的困难。公益事业是除政府治理和法律之外的第三条道路。它通过灵活、创新的方式,发挥道德力量,能够用更有效的方式扶持社会弱势群体和处于困境、需要帮助的群体。
一、公益精神的本质和特征
公益精神是公益主体基于一定的关怀和利他意识而面向特定社会群体或人类发展共同关注问题的行为的一种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和人格品质,是现代社会中责任、奉献、参与、博爱、包容等品质的有效整合。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公益精神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提升文明程度的重要动力。公益具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非强制性、救助性和社会性等特征。
第一,公益精神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为了维护社会生活秩序,全体社会成员应当对社会和他人负责的最基本的公共生活准则。
第二,公益精神是一种团结互助意识。团结互助是保持社会有序、家庭和睦、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是公民完善道德人格、实现事业成功所必需的处世态度和行为准则。当他人有难时,把帮助别人克服困难、解除痛苦当作自己的快乐、幸福的高尚行为。团结互助是社会健康发展的积极力量。
第三,公益精神是一种参与精神。公益参与体现的不是一种地位,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体现的是一种人人帮助人人的公益伦理精神,蕴涵着公民自觉自知的参与精神。
第四,公益精神是一种文化精神。公益精神既有表现为心系社会、关注弱势、平等互助、携手公益的行为取向,又有表现为仁爱之心、利他情怀、奉献精神、人文关怀的人生观,表达着公益主体文化精神的内在要求。
从本质上说,公益精神体现了人的社会担当。社会担当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公共生活准则,目的是使社会生活形成良好的秩序,实现整个社会公序良俗的生活。公益精神一直以伦理规范、道德理念的形式隐没在文化之中,有助于建构和谐人际关系,使人与人之间诚信关爱,为个人更好地生活在共同体中创造条件。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人不是抽象地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对于国家而言,公益精神是民众道德观念的社会表现,反映一个国家的文明进步程度,是社会文明进步和国家软实力的表现。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优良传统。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严重的自然灾害和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期间,许多个人和企业在第一时间捐款、捐物,极大地缓解了政府的压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因此,我国大力践行公益精神、积极开展公益行动,对于解决群众困难、维护社会稳定、净化社会风气、加强社会道德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的形势下,特别是新冠疫情尚未得到根本控制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包括出版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继续发扬公益精神,与政府、社会一起发力,采取更大的作为,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人们,为早日战胜疫情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出版业强化公益精神的独特优势
出版业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肩负着传播当代最新科学文化、提高人民群众的知识水平,提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责任。出版业与公益历来联系密切,在强化公益精神方面具有以下独特优势。
(一)出版业的公益属性。出版业属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范畴,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人民服务从一定意义上说,也就是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要求。出版业不仅要满足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建设的现实需要,还要重视科学文化资源的积累工作,有选择地整理出版优秀文化遗产和各种思想资料,承担着文化传承和文化积累的重要任务。正因为如此,聂震宁同志指出,图书出版具备天然的公益属性。出版的本质就是将知识和思想文化“公之于众”“传遗后世”的一种有益的公共行为。他强调,公益精神应当是出版事业的宗旨和旗帜。伟大的出版家邹韬奋始终坚持“以人民大众的进步和民族的解放为目的;以人民大众的立场为出发点;以人民大众的利益为要求”,形成了韬奋思想并充分体现在其出版活动中,成为我国出版业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出版业的独特地位。在新中国成立后很长的时间内,出版社一直是作为事业单位存在的。进入新世纪,出版单位转制后,归口宣传部门管理,进一步强化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足见出版业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在我国文化建设中,出版业的贡献无疑是居功至伟的。出版业不仅关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还要在提供高质量出版物上做出新的奉献。同时要看到,出版业在传播国家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一直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国际社会常常通过认识一个国家的出版物,特别是通过阅读关于这个国家主要内容的重点出版物,从而建立起对这个国家相对稳定的印象和认识。在实现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国出版业正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而出版业也在自身出色的发展中,从一个特殊视角展示了中国发展的时代风貌。
(三)出版物的独特属性。出版物是精神产品,具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社会效益。进一步看,出版物通常不以新闻见长,而是以其深度、广度和超长的稳定性见优,其在我国文化建设中持续发挥深层次、长久的作用。长期以来,无论是在宣传党的基本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特别是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是自觉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无论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论是传授先进科学文化知识,还是传播优秀文学艺术作品,出版业都做出了重大而独特的贡献。
从公益实践看,特别是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据报载全国出版业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围绕抗疫内容出版了570种各类图书,为传播抗疫科学知识,鼓舞人民群众抗疫斗志,疏导、排解社会紧张情绪,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由于绝大多数人居家抗疫,此时网络阅读、在线学习愈发凸显出其优越性。一些出版社通过网络为读者服务,免费赠送抗疫图书、免费赠阅电子读物、免费畅听文学名著、免费开放数字资源等,出版业整体上展现出很强的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意识。例如,因为疫情交通阻隔,纸质教材无法送达技工院校,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主动开放数字教学资源,把技工院校各层次、各专业教科书和教辅资源的电子版全部免费开放,切实保障了技工院校春季学期教学的顺利开展。同时,助力国家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免费开放“中国职业培训在线”平台数字培训资源,为疫情期间无法参加线下职业技能培训的职工及其他有需求的人员提供在线培训课程,面向湖北省在线举办专题职业技能培训,为抗击疫情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学术出版机构正在成为专业内容的资源整合者、规范者、评价者,学术成果的推广者、专业研究者和知识服务者,具有不可替代的资源优势。2020年,我国出版业在抗疫斗争中之所以能够迅速行动,出版了一大批优秀出版物,不仅是由于广大出版人具有强烈的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精神,还由于出版机构能够充分发挥独有的资源优势,实现跨时空、融媒体岀版,为抗疫期间传播科学、稳定舆情、加强组织引导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对于出版人和出版企业而言,强化公益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国外学者对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和不参与公益活动的人群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发现积极参与者获得事业成功的几率较高,这是因为他们容易获得社会信任资本,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企业将公益行为与企业发展结合起来,是其实现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
三、出版业强化公益精神的路径及对策建议
从系统思维来看,出版业强化公益精神会受到内外部众多因素的影响,需要从多个维度、多个层面统筹推进。
(一)切实加强出版从业人员公益精神教育。一是在开设出版类专业的高校,增设公益精神教育的课程,注重强化公益参与实践,实现知行合一,把公益精神逐步内化为准出版人的道德信念。加强高校校园公益精神建设,结合传统节日、法定节日等开展公益精神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公益精神的内心感悟。二是在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中,增加考核要求和公益精神教育学时要求,切实推动公益教育落地见效。三是定期举办公益精神专题培训班、研讨会等,不断强化各层次出版从业人员的公益意识。
(二)积极开展富有出版特色的公益行动。实践证明,出版业开展公益行动,必须发挥专长,才能持久、深入、有效。出版单位除慷慨解囊帮助一些素不相识的穷困群体外,出版单位应更多地采用公益项目,如捐赠图书进社区、免费科普读物送农民、免费教辅送山区、资助科学技术研究与成果发表等,开展有出版特色的公益行动。例如,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结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中心工作,向金寨县技师学院、西藏技师学院等技工院校捐赠教材,支持技工院校发展;向有关扶贫县和扶贫村捐赠图书、设立人社书屋,助力智力扶贫、技能脱贫;面向全国技工院校贫困学生,设立“技能雏鹰”助学金,助力贫困学子完成学业;面向“三区三州”技工院校开展师资培训,推动扶贫攻坚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等,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受到有关单位的表扬。目前,出版业需要凝聚各出版单位的公益力量,突出出版特色,打造一批富有出版业特点的公益项目品牌,取得更好的成效。
(三)大力加强出版公益文化建设。一是要将出版公益文化纳入出版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使每位从业人员知悉肩负的公益责任,增强全体出版人的社会担当感;二是树立一批出版公益人物榜样,激励出版人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出版人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强大的精神力量;三是唱响出版公益文化,通过举办系列活动等,广泛宣传出版业在公益活动中取得的显著成就,集聚出版公益力量。例如,本次主题征文活动,就是强
化公益精神的有力举措,可以持续开展,打造一支德才兼备、有社会担当的出版人才队伍。四是大力营造出版公益文化氛围。运用网络媒体、传统媒体深入宣传岀版公益文化,把出版公益事业当作一项任务长期抓、深入抓。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开展出版公益宣传,在广场、火车站等人流密度大的地方开展滚动宣传,在公共媒体上投放出版公益广告等,不断营造积极向善的出版公益文化氛围。
(四)建立健全激励制度机制。强化公益精神,离不开物质和精神的激励作用。公益精神虽然注重个人和社会的无私奉献,但也不能忽视激励作用。一些发达国家对公益行为或者慈善家都予以一定的免税和奖励政策,激励他们进一步发扬公益精神,值得借鉴。比如,建立社会荣誉制度,对公益实践者给予一定的社会荣誉,使公益实践者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建立社会回报激励制度,对公益活动的践行者给予一定的嘉奖和奖励,让他们对自己的公益举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而不单单是思想的践行者。同时,政府对出版公益文化的发展要给予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加大扶持力度。建议国家在书号申领、出版课题研究申报、重大出版项目立项等方面对从事出版公益活动的出版单位给予倾斜。
(五)充分发挥出版公益组织作用。一是建议国家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大力支持、发展专业性的出版公益组织,如韬奋基金会等。目前,只有中国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宋庆龄基金会等全国性公益慈善组织捐赠,依法才准予在税前的应纳税中全额扣除,其他公益慈善组织则享受不到这些税收优惠政策或相关政策优惠力度不足。建议建立完善的公益组织认证标准,同时提高公益捐款的免税额度。二是建议出版公益组织坚持继承与创新相促并进,大力拓展公益业务范围、创新业务模式,开展更多有影响力的公益项目,在参与脱贫攻坚等方面有更大的作为;三是增强公益文化传播力,利用互联网开展出版公益网络答疑、网络讲座、公益事例分析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营造有利于出版公益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四是狠抓自身建设,坚持质量第一、社会效益优先,锤炼政治可靠、业务过硬的公益队伍,注重增强出版公益活动效果,为中国特色的出版公益事业乃至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文作者何绪军博士,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主任、编审)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