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162.牛春玲:疫情视域下践行出版人的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

作者:牛春玲   2020年09月25日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摘要】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时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出版人在抗疫中甘于坚守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千方百计贡献一份力量。疫情转为常态化后,出版人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求,创新打造精品力作思路,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寻求合作;精准服务

 

2020年初春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出版人迅速行动,在知识普及和科学防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出版人的公益精神和文化担当。当今社会劳动分工更加精细化,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出版人需要创新发展思路,精耕细作,满足服务对象对文化生活的新要求,更好地践行出版人的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出版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实际行动,以此抛砖引玉引发更多的思考,提出创新性的举措来践行传播文化服务大众的社会担当。

一、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出版人富有成效的举措分析

当今人民生活物质丰富,社会一片欣欣向荣,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各行各业明显思想准备不足,但是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尽自己所能做一些事情,共同抗疫。出版人从知识传播、服务教育、创新传播途径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一)发挥出版行业优势,快速传播知识信息

疫情刚开始爆发,人们对新冠病毒成因及危害途径知之甚少,人心惶惶。这时人们特别想了解新冠病毒的来源、传播途径及防护措施,因此,全面客观权威的科普知识手册显得尤为重要。出版人义不容辞,迅速行动,1 月 23 日,广东科技出版社、湖北科技出版社同时推出新冠病毒肺炎防治方面的图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专家学者编写出版了陕西省第一本有关新冠病毒知识、传播途径以及防护措施等方面的科普书籍——《新型肺炎冠状病毒防护知识读本》,并通过相关渠道在第一时间将图书免费发放给广大人民群众。由于实体发放需要一定的时间,再加上疫情期间人员流动不方便,为了更快更好地将疫情相关科普知识推送到人们面前,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将图书电子版放到网络平台上,供读者免费使用。同时还录制了音频,积极与喜马拉雅联系,免费向读者开放,在短短的十几天内,收听率就达两千多万人次。在居家隔离一段时间后,人们的情绪开始变得焦虑起来,急需心理疏导方面的知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等就适时推出了防疫心理健康指导手册方面的图书。出版人甘于奉献,勇于担当,适时地抚慰了人们的精神状态,为抗疫阶段性胜利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服务教育系统,为国家政策实施提供原动力

疫情期间,教育部号召全国大中小学生 “停课不停学”,这就意味着需要学生待在家里通过上网络课程来完成学业,但是教材教辅等学习资料还没来得及发放到学生手里。针对这一问题,出版人快速反应,整合单位拥有的学习资源,配合学校,转战到网上为师生服务。据统计,先后有67 家出版社免费发布教材电子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免费提供了几乎涵盖中小学全学段、全学科的教材、教师用书电子版,还提供了部分中等职业学校与特殊教育的教学用书电子版,共计600 多种。[1]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整合社内资源,免费开放教学资料电子版;当时全国畅销书《小学奥数举一反三》名师网络课程还在制作中,为了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各个环节人员加班加点,赶制完成,免费提供给师生使用。出版人的奉献精神,为保障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耽误学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创新知识信息传播途径,加速互联网平台应用实践

新冠肺炎疫情对实体书店的营销方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不可避免地波及出版业。出版业既关系到基本民生中公共文化传播渠道畅通,也关系到对经济社会全方位的服务。为确保出版业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常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出版人利用短视频、网络直播等宣传方式促进图书进入百姓身边,满足了百姓精神生活的需求。 图书编辑、营销人员、图书作者以及一些知名度较高的网络主播,以直接售书形式、结合知识讲座形式、情景式营销形式等几种模式进行直播。[2]直播辐射面广,直观而生动,用户精准,且直播结束后还能将直播内容再加工,通过转发微信、微博,达到较好的宣传效果。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也组织了几十场次的直播活动,虽然销售效果不尽如人意,但是直播活动可以激发经济活力,增强图书的品牌建设,编辑可以在直播互动中了解读者的兴趣,为将来制订更加贴合市场的营销计划和有针对性地策划出版图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 新时代出版人践行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有效方法创新的建议

出版人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体现出了良好的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疫情转入常态化后,出版人结合疫情给生产生活带来的改变,创新方式方法,寻求与资源单位、目标读者合作发展,深挖服务群体需求,从而不断提升出版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有效践行新时代出版人的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

(一)与资源单位协同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但同时,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支持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围绕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加快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引导高校将企业生产一线实际需求作为工程技术研究选题的重要来源。”作为出版行业,图书编辑加工、图书推广发行是我们的专业也是我们的优势,但是没有高质量的书稿内容,就无法施展身手,就会事倍功半。创新书稿内容创作方式是提高书稿质量的有效方法。大学院校是科研成果的聚集地,资源丰富,但是存在科研成果理论性较强、普及性较差的问题。因此,出版单位可以与大学院校合作创新,协同发展。出版单位发挥自己优势,与大学院所共同策划,将高端的研究成果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输送给广大人民群众。这是把大学院校科研成果落地实施的有效方式,同时也为出版行业提供了优质的资源通道。例如,我国现在高精尖技术越来越多,大学院校也会有一些前沿的发明、发现,但是中小学生很难理解也接触不到这些内容。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中国急需创新型、创造性人才,而培养创新型、创造性人才需要从娃娃抓起。中小学生尽早接触一些高精尖技术和前沿发明、发现,有利于引发其对科学的兴趣与关注,提升其科学素养。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需求,把策划工作放到大局中思考和定位,与陕西师范大学合作,对陕西师范大学已有的前沿的发明、发现,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重新创作,出版探究性、创新性、综合性、可读性较强的中小学拓展性实验教材,为中小学生提供饕餮盛宴,为培养创新人才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与目标读者联动打造精神产品

在传统的出版过程中,策划选题、产品生产是通过编辑关注领域、专家指导、市场销售反馈等方式确定的。这样的出版方式往往很难获得精准的市场信息,只能通过销量分析简单地判断选题是否具有市场价值。中国社会进入新时代,社会生产发展从“量”的要求提升到了“质”的要求,文化事业更是如此。出版行业要想高质量发展,出版人要创新提升图书内容质量思路。网络小说会根据读者的期望实时更新内容,出版社也可以借鉴这一点,除了在策划选题初期充分调研市场外,在拿到书稿后,可以找一些有代表性的目标读者试用,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在图书成型出版前进行再加工,从而打造更加适合目标市场需求的图书。例如,教学资料方面的图书,书稿编写成型后,除了可以请相关专家审读书稿外,还可以在部分学校先进行试点,结合他们的需求对书稿进行调整,有了更多的“第一读者”,打造出来的图书内容会更加精准,更加符合这一类型目标读者的需求。

(三)与新兴技术平台优势互补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提出,“要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持,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在书稿的表现形式上,现在的图书已经不只是单一的纸质图书,更多的是配有音频、视频甚至是同步课程,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新冠肺炎疫情倒逼在线教育迅猛发展,出版人应认真思考如何将自己拥有的优质内容资源与在线教育高度融合,如何应用数字技术、云端共享等,契合时代发展需求,让出版行业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出版单位选择的方式可以是出版单位独立建设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但是这需要出版单位资金雄厚,技术过硬。对于中小型出版单位来说,比较好的办法就是寻求合作伙伴。[3]一般情况每个出版单位都会有一些特色的内容资源和成熟的销售渠道,就目前情形来看,数字出版一个很好的服务方式就是通过在传统纸书上印制的二维码直接获取线上知识资源,这正式出版单位的优势。而网络知识服务平台多是依托自身的激励将创作者与读者关联产出作品,缺少对内容进行取舍和规范环节,这样一来就无法保证产品的内容品质,并且资源转化为有效服务依旧是网络知识服务平台面临的难题,出版单位和网络知识服务平台双方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实现良性发展。 

三、 结语

中国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出版行业也应该适时调整发展思路。这次疫情不仅检验了出版人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社会担当,同时迫使出版人更早地使用新的呈现方式、新的营销模式应对疫情给社会带来的损失。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出版人应深度思考,充分结合国家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创新发展思路,探索新元素新方向新渠道,整合社会资源,精准服务读者,构建良好的行业生态,使中国的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以更好的服务理念践行出版人的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

(本文作者牛春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参考文献:

[1] 尹  导,赵  赟,刘洪涛.“停课不停学”下教育出版融合发展的思考[J].中国编辑,2020(8):56-59.

[2] 孟 晖.出版机构直播营销提升策略[J].中国出版,2020(16):39-42.

[3] 张利洁,张艳彬.传统出版知识服务转型探究[J].编辑之友,2020(1):46-49.


作者:牛春玲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