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采取分析、例证、对比研究、实验研究等方法,论证了采取全员数字化编辑、敏感词库建设与应用、量化一审、Word作者样、Word排版、Word付印样、让质检部门从对立走向协同等措施,可稳步提高传统出版业务的质量。
【关键词】编辑;出版;质量;数字化编辑;作者样;排版;质检
即便我国的出版企业属于特许经营,通常有垄断市场保护,但在面临数字出版、知识服务、在线教育等业务的跨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本着公益精神与社会担当的责任感,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深挖传统出版业务——图书产品的质量潜力。
1.全员数字化编辑
数字化编辑就是在电脑上编辑加工。除了阅读习惯外(很多老编辑刚开始时反映,在屏幕上审稿效率很低),论工作质量,肯定是数字化编辑方式下更高:没有编辑符号、手写体的干扰;通查统改可以确保精准高效、没有遗漏;可借助黑马、智能编校等软件功能,从而事半功倍;基于电子版,和作者的沟通协作更加可靠;Word发排清样文件使排版、校对工作质量大幅度提升。
笔者在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发起并实施了近10年的数字化编辑改革实践及相关研究充分证明:实现全员从传统纸质编辑转轨到数字化编辑切实可行,可以一次成功不反弹。改革不到3年,所有编辑(含老编辑)都习惯于数字化编辑工作模式,而不愿意回到传统纸质编辑工作状态。
2.敏感词库建设与应用
为了便于操作,避免理解和记忆误差,将编辑工作规范与质量要求尽量具体化为敏感词库(如图1所示),可极大规范整个编辑团队的工作,稳步提高质量。一个敏感词条通常由三部分组成:敏感词(错误样本);要求与建议(正确用法);贡献者(出处)。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工作中常见的易错词归纳进来,如“己经”(应该是“已经”)、“淳枯”(应该是“淳祐”)、“—个”(应该是“一个”)、“蛰人(应该是“蜇人”)”;“^p”是段落标记(Enter),用它可以表示段首或段尾的特定内容,实现将段末的分号改为句号之类的功能。
图1 敏感词库
用校对软件(如黑马)扫描这些敏感词,将之在书稿中一个不漏标注出来;编辑以此为线索,根据敏感词库的要求与指引,配合使用通查统改等软件功能,可以实现:不用肉眼识别、不用理解记忆,各种已知错误无所遁形;一次性将所有同类问题处理干净。例如,该词库收录了“其它→其他”,当第一次(如在第1页)见到被标注的“其它”时,就对全书所有的“其它”做通查统改,一次性解决该问题。这种解决方法,显然既高效,又精准(一个都不会遗漏,一个都不会错);这类问题被逐类定点清除得越来越多后,审稿工作将变得越来越简单。传统工作模式下,即便审到最后一页、最后一行,也需要全神贯注、殚精竭虑,努力捕捉所有可能的错误,审美疲劳、高度紧张之下,经常出现防不胜防的情况。
当然,除了能整理成敏感词的部分,还有其他错误形式,不胜枚举,但敏感词库方法至少是向提高质量的道路上走了一大步。笔者一个人5年左右的时间里随手就收录了近5000条敏感词,内容涵盖常见字词句错误、推荐词形、政治、民族、宗教、法律、港澳台、科技名词、机构名称、禁忌用语、字母与数字等方向。关键是,自从使用这种工作方法后,碰到任何新问题,几乎都能第一时间将其整理形成敏感词,不用理解和记忆,就能确保不再犯同类错误,总能做到轻装上阵,基本只关注文字与内容瑕疵,这时的编辑工作就轻松多了,质量更有保障。
如果能由质检部门来成建制地推进该项工作,或者集合所有编辑的力量,一个企业整理形成一个敏感词库,预期成果显然更加可观,编辑工作将随之更多整体减负,并形成统一的工作标准,编辑工作质量因此稳步上升。另外,这种整理形成敏感词库的方法,也是有效传承工作经验、高效反映行业动态、落实上级精神的好方法。当新标准、新规范、新要求面市时,安排个别资深编辑第一时间将其整理加工成敏感词条,可以轻松实现所有编辑的共同进步、与时俱进。例如,2018年3月“农业部”改名“农业农村部”后,只要有一人(编辑或质检)将之整理归入敏感词库,所有人就都会改了。
3.量化一审
长期以来,一审、二审都要求通读全书,他们的分工问题在传统模式下是个盲点,且自相矛盾:一审能够充分把关的话,还要二审干什么;一审不能尽到责任,指望二审力挽狂澜的话,那要一审干什么?
实践中,常安排新编辑做一审,任责编,理论上这是可行的:一审竭尽全力后,二审查漏补缺,因而圆满。但问题是,一审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每况愈下),二审多半不愿意面对水平较差的一审,或者以将二审报告写得差强人意就算交差了事——反正最后的质量责任主要在责编(一审)身上。从趋势上看,责编的水平在整体趋下发展,而要做的工作却越来越多,二审的工作量核算又远低于一审(通常只有一审的1/5),因此不能苛求二审,他们没有责任为一审的工作无限兜底;尤其是,企业转制后,工作量指标日渐增加,二审也没有能力对此无限兜底。
反过来安排,让资深编辑做一审任责编,新编辑做二审,显然更不行:这多半会导致二审无所事事——二审能看出来的,一审早就改好了;一审看不出来的,二审更是无能为力,或者不敢下手——新编辑敢对老编辑的工作指手画脚?这种方式的好处是:资深编辑任责编,图书质量更有保障;新编辑成长很快。缺点是,以资深编辑为主的责任编辑疲于奔命;结果是,资深编辑普遍回避责编工作(市场机制、荣誉感、责任感已无法吸引他们),你总不能强迫人做责编吧。
在数字化编辑工作模式下,这个难题有望破解:让新编辑做一审,承担可以定量要求的所有工作;资深编辑做二审,任责编。
可以以定量的方式要求在一审阶段完成的处理任务可以包括版权、文件规范、排版、公式、图、表、正斜体、上下标、千分位、中阿数、机构名称、标准与规范、英文简称、引文、政治、民族、宗教、法律、港澳台、推荐词形、常见字词句错误、参考文献等,并可持续向更宽广的方向稳步拓展。以其中的排版工作为例,既可只做到格式统一、标题级别清晰,也可无限逼近出片质量。具体做到哪个程度,可由新编辑的Word水平决定,或者先将新编辑培养成Word准高手(这比培养一个合格的编辑容易多了)。由于这些工作都可以量化要求、批量处理,因此可称之为量化一审,以区别于传统的大锅饭一审;二审可以照着量化指标验收一审的基础性工作,或者丰富量化指标,因而更有可能合作愉快。笔者曾经就上百本图书做两种分工模式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量化一审的工作方法,既能促进数字化编辑工作模式的顺利转变,还能提高整体工作效率30%以上,责编的压力大幅度降低(越来越多的基础性工作可整建制量化要求),质量稳步提升。
量化一审工作模式下,很多老出版人可能会担心:这不是与主管部门要求的“通读两遍”相违背吗?这不是降低了质量要求吗?这一点可以从3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传统模式下,二审真的逐字逐句读过一遍吗?笔者的无数次观察发现,即便是公认的最有经验、最敬业的老编辑当二审,也不能、不会、不愿、没有准确指出大量明显的硬伤,传统二审的实际工作方法其实已经降低到三审标准,甚至只以写好二审报告为目标(这对资深编辑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我们指望二审“认真读一遍”早已成为一句空话;第二,量化一审工作模式下,可以量化要求的工作量已经极其巨大(且在不断增加中),几乎涉及每一段、每一行,甚至每一句话(只不过不是以“读”的方式逐字逐句处理,而是按敏感字段逐项处理),那能为责编极大减负,效果远比传统二审马马马虎虎看一遍、只为写满报告要好;第三,因为含预排版,量化一审使高质量发排成为可能,那是与原稿迥异的版本(无限接近成书效果),以它为作者样,可以极大激发作者的二次创作热情,彻底深挖书稿的质量。
量化一审工作,因为有明确的工作要求与科学的操作方法,新编辑完全可以胜任(节约责编资源),新编辑能因此快速成长(培养人才),还能在这些方向上做到比资深编辑更专业(分工合作),责编只需重点关注语言、学科、教学问题因而能够轻装上阵(更专注),这4个角度都在为提高图书质量做贡献。
4.Word作者样
作者是图书质量的最大源泉,在他们身上挖潜大有可为;在信息技术充分发展、学科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不要让所谓“交稿时要‘齐清定’”的行规自缚手脚,和作者充分互动的意义越来越大。
随着出版企业的转制及文化产业的大繁荣,作者职业越来越平民化,为应付差事、追求市场效益而仓促交稿的情况越来越多,作者原稿的平均质量有逐渐走低的趋势,成书质量普遍低于作者的实际水平,在作者环节深挖质量潜能的空间越来也大。
传统的作者样是在一校样阶段,这种工作方式越来越低效:作者们已经习惯于电脑工作(越来越多作者甚至提笔忘字),在纸样上书写不便、空间有限,纸质作者样的结果多半只能是得过且过、马虎应对;再加上,纸质作者样要走物流因而占用时间,从纸样上往回誊抄容易出错。
因此,在此环节挖潜潜力的工作重点在于:① 以Word方式返回作者样,以符合作者的工作习惯;② 返回的作者样必须版式规范(在外观上无限接近排版后的成书效果);③ 多次反复沟通,给作者留下充裕的时间。
在全流程数字化编辑工作模式下,尤其是基于量化一审(或高标准预排版)情况下,在三审后的发排前提交Word作者样,可望极大激发作者的二次创作热情:作者拿到的是面貌一新的电子版书稿,版式标准、结构清晰、语言流畅,成品的感觉十足,因而更有成就感、责任感,更愿意再次充分投入、精益求精。否则,即便能以Word格式返回,因为版式上没有明显改进与规范,作者都会认为与原稿差别不大而不愿意积极参与。
笔者的大量跟踪研究发现,绝大多数作者在拿到高质量Word作者样后非常自觉做深层次投入:有人更换了全书例题的数据,有人因此删减了近1/3篇幅,有人修改细节2700多处,有人全文大面积改动导致增加一遍审读……
因为数字化编辑工作模式本身能节约时间1个月左右,再加上Word作者样的传递效率高(零延迟),因此即便我们在三审完结后发Word作者样也来得及(一般给作者留10~15天时间即可)。大多数情况下,二审后就可以考虑作者样确认问题了(以便和三审工作齐头并进);当资深编辑做责编任一审时,甚至可以让作者样和二审齐头并进,作者因此时间更充裕,整体进度也不耽误。Word作者样,使反复与作者互动成为可能(发排前Word、一校样时PDF可以再和作者沟通),那更符合质量规律。几轮沟通下来,足以充分挖掘作者的潜力。
5.Word排版
全流程数字化编辑,使得发排样干干净净(没有任何编辑加工痕迹)。即便基于它发传统排版流程,工作质量显然也更有保障(没有笔迹辨认、录入问题)。
对版式要求不高的图书(如大部分教材),或对格式要求较高的图书(如包含大量正斜体、上下标、会计分录、代码),可以考虑在含预排版的书稿上做Word排版出片,这时只需在发排样上再多走一小步即可:定义页眉页脚;修改特殊标题的留空(标题在首行时做加磅处理,标题相邻时做减磅处理);表格跨页时做续表处理;消除图的异常留空与酌情图文混排;处理公式中数字的字体。图书的基本内容无须重新灌版,因此质量更有保障。
数字化编辑(尤其是量化一审)能普遍逐步提高编辑的Word排版水平,从而使责任编辑自己做Word排版成为可能,那既能更大限度规避排版工人的排版过程对质量的损害,还能给责编更多把关质量的机会和视角。
6.Word付印样
传统模式下,因为没有与付印样严格对应的Word文件,改版或再版时,作者多半只能从原稿开始工作(那将导致所有编辑工作重来一遍),或者只能在成书纸稿上操作(修改受限,效率低下)。
全流程数字化编辑模式下,作者样可以前移到发排前,因此形成高质量的Word发排清样文件,改版或再版时作者至少可以在此基础上起步,这能事半功倍。
这种Word作者样工作模式下,三校阶段的修改通常十分有限,适当设计机制(如改版或再版时至少给责编核算常规一审工作量),鼓励责编手动将校对阶段的修改誊回Word发排文件,从而确保拿到与付印样严格同步的Word文件,改版和再版工作将有更高的起点(直接基于该付印样Word文件展开),可以节约更多成本(跳过常规三审、排版及部分校对环节),大幅度缩短出版周期,提高成书质量。
7.让质检部门从对立走向协同
质检工作对保证图书质量来说意义重大,但质检通常工作在编辑的对立面:尽量提高质检标准,形成威慑力,“逼迫”编辑多投入以确保质量,这是实践中用得最多的质检工作方法。其特点是质检人员多由资深编辑组成,工作经验丰富;或者多在编辑容易忽视的细节与争议处挑错。它的优点是,投入少,只要几个高手坐镇即可。它的缺点是,因标准过高而显得风声鹤唳,编辑们压力巨大,因此畏难情绪与退缩心理普遍存在(越来越多资深编辑主动规避责编工作和编辑岗位)。它的合理性在于,当编辑责任心不强、任务量不重,编辑人才丰富时,用这种方法深挖编辑潜力是可行的;它的不合理性在于,责编已经承受过大压力,现有追责机制早已使得责编战战兢兢,编辑行业优势不复存在时,过高的压力不仅收效甚微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形象地理解,这种工作方法的实际效果是,质检部门如同监工,挥舞着皮鞭,但其工作实际上并没有对生产过程分担责任、减轻压力。这种工作方法还有一比,它就如同现实社会中的法官,高喊“为了保证社会安定,为了帮助国人走合法的道路,严格执行‘所有不法行为,一律重判’‘宁可错杀三千,也不放走一个’!”
其实还有一种质检工作方法,可以帮助质检从编辑的对立面走向协同:通过整理形成质量规范与操作细则,提高编辑的识别能力。以中阿数统一为例,它一直以来是编辑工作的难点,是遵循“三以上的计数统改为阿数”,还是“局部统一”?何为局部?一直没有明确的说法和操作细则;新的质检精神指出,“制定”“制订”可以不做区分,但到底该如何落实,能否全部统一用做“制定”,编辑无从得知……在这种工作方法下,质检部门站出来,在深入研究规范的基础上,结合经验总结出具体规则,以便让编辑的工作方向更加明确。也就是说,它的工作价值体现在现有出版规范和标准与实操之间的差距,由质检人员来填补这一空白,以便让编辑有法可依,从而提高质量。在数字化编辑工作方式下,这一工作还可往前再走一大步:将确定的操作规范转化成敏感词条,以便纳入自动处理程序。
在目前图书质量要求不断高企、一二审责任不清因而质量压力几乎全部落到责编头上、行业竞争导致编辑职业优势不再且人才流失严重、企业竞争已经充分挖掘编辑潜力的情况下,质检部门应该放下“皮鞭”,从编辑的对面走到编辑的身旁,用心思考“在一本图书的编辑加工过程中,我们为编辑减负了吗?”
【结束语】以上多措并举之下,主要解决了3个质量问题:找编辑要质量(让新编辑尽快发挥骨干编辑的作用,资深编辑越来越主动承担责编工作,新技术的应用最大限度提高质量);找作者要质量(作者样大幅度提前并可多次充分互动,Word作者样效率更高,含预排版的作者样更能激发作者的二次创作热情);找质检部门要质量(整理质量规范,形成敏感词库)。
(本文作者石明贵,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1.苏雨恒.加强质量管理,推动产业升级与业务转型:关于出版物质量问题与对策的思考[J].中国编辑,2009(2).
2.张新新.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深度融合,推进数字出版高质量发展——2019年度数字出版盘点[J].科技与出版,2020(3).
3.张蕙.提升出版物质量,推动出版业转型[J].文教资料,2015(17).
4.石明贵,任岩.让质检从对立走上协同[J].中国传媒科技,2020(3).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