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孕育新机遇
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读者出版集团既体现出中央领导对出版业的关怀,也为出版企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在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指引下,在中宣部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出版业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提质增效,促进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据《2019年度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显示,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正在形成。
政策支持体系初步建立。2019年1月1日,中宣部印发的《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开始实行,3月10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意见》,4月25日中宣部印发《报刊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加上之前发布的《新华书店社会效益考核评价办法》《网络文学出版服务单位社会效益评估试行办法》,整个出版行业控制数量、提高质量的社会效益考核体系基本形成,对社会效益的可量化、可核查要求基本实现,这为出版行业强化政治导向,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完善产品结构、形成专业特色,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提供了思想引领与制度保障。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2019年2月,财政部、税务总局、中央宣传部联合下发《关于继续实施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若干税收政策的通知》,规定国有出版企业自2019年1月1日起可继续免征五年企业所得税和房地产税,在税收政策上对国有出版单位的转企改制给予了进一步的支持。2019年中央财政预算、文化产业发展重大项目专项预算、国家出版基金都加大了对出版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教育部等三部门《关于健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机制的通知》等有关教育的政策文件在给教育出版提出新要求的同时也蕴藏着许多发展新机遇。
全民阅读持续发力 。2019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倡导全民阅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同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时强调,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继江苏、湖北、辽宁等省出台了促进全民阅读的地方法规之后,《广东省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等也在今年开始正式施行。由中央宣传部牵头制定的《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正在征求意见。各级政府对全民阅读日益重视,对农家书屋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书香中国”“深圳读书月”“全民阅读年会”等一大批品牌活动连年开展,极大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阅读热情。这些对出版产业的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拉动作用。
新的形势,孕育新的机遇。过去的几年间,出版行业的生态环境逐年优化,国家、人民对于出版行业的期待逐步增加。在要求与希冀的大环境下,出版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例如,单品种的效益却越来越低,图书上架的周期越来越短,退货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出版行业人工成本越来越高,使得出版社只能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图书供给,但是质量却得不到保证;整个出版行业彼此模仿、彼此抄袭的情况严重,恶性竞争开始冒头。但我们要知道,机遇是与挑战并存的,出版业要想在新时代背景下持续保持活力,坚守公益精神与践行社会担当,无疑是一盏指路明灯。
新机遇,提出新要求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出版作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陈鹏鸣认为,出版企业要承担好社会责任,应做到坚持并引领正确的出版导向,多出学术文化作品,尊重并引导读者的阅读兴趣,传承好工匠精神。中国编辑学会副会长乔还田说:“出版企业只有依靠有社会责任感的编辑人才,才能承担起、践行好社会责任,出版业的明天才会更美好。”
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上,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等为代表的民族出版企业家为传承民族文化血脉、构建人民精神家园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在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研究阐发和教育普及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理当继承和弘扬张元济、陆费逵、叶圣陶等老辈出版人的精神,进一步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和传播交流等方面有所开拓和发展,推出更多更好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出版文化产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这,既是对出版传统的传承,也是新时代赋予出版人与出版企业的社会责任。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物质生活达到一定水平时,人们对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需求往往也会更高更迫切。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版人的社会价值、出版业的现实意义必将更加凸显。新时代的出版人当不负时代重托和人民期望,发扬公益精神,勇担社会责任,不断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新要求,催生新办法
出版企业是国家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其生产经营活动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进程和完工质量。积极践行公益精神,切实承担社会担当,不仅是出版企业的使命和责任,也是时代对出版企业提出的新要求,更是全社会对出版企业的殷切期望。
对于社会责任,出版企业应抱有“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纯良初心,和“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的目标意识。如果说达标达质是出版企业的一根弦,那么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就是出版企业的一面帆——帆,决定着船的行驶方向和前进速度。扬起社会责任之帆,有利于出版企业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在新媒体环境中保持竞争力;有利于提升品牌形象、铸造品牌价值,增加企业的无形资产;有利于提高职工素质、增强企业凝聚力,实现以付出换收获的反哺效果……对于出版企业来讲,要切实履行好社会责任,主要有以下几项措施:
建立和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出版企业需要深刻理解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社会责任意识,高度重视社会责任工作,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努力形成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真正的文化精品需要努力做到两个效益的最佳结合,出版企业要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高尚、更健康、更优质、更有活力的文化佳品。事实证明,出版企业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着意创新,不仅能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社会声誉,更能赢得更为长久的经济效益。
走“绿色出版”之路,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倡使用环保纸张,多用再生纸,让耗材更环保;改进印刷方式,革新印刷技术;有条件地采用数码印刷和数字出版等形式,节约耗材、减少污染。同时大力宣传绿色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在全社会积极倡导资源节约、和谐发展的观念,建设生态文明。
坚持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做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作为文化市场主体的出版企业应严格遵守市场规则,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商业道德以及行业规则,及时足额纳税,保护知识产权,忠实履行合同,恪守商业信用,反对不正当竞争。出版企业需要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和一流的服务,积极赢得广大读者的信任和支持。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出版企业应热心参与慈善、捐助等社会公益事业,关心支持教育、文化等公共福利事业。积极参与社区建设,鼓励职工志愿服务社会。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情况下,积极提供财力、物力和人力等方面的支持和援助。
(本文作者重庆出版集团编辑曾益权)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