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151.陈劲杉:新编辑对公益精神与社会担当的认识

作者:陈劲杉   2020年09月25日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2020年初,全球爆发新冠肺炎疫情,此次大范围的公共卫生危机,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状态带来了极大的改变。经过艰难的抗击疫情过程,家国一心,解封、重启、复苏、再出发,中国终于打赢了一场疫情防控的“战争”。道阻且长,与新冠疫情的斗争既离不开国家层面的指挥,也离不开人民群众守望相助、互帮互助的公益精神与社会担当。这次与疫情作斗争的全民行动,从多方面给予了我们启示。

由于文化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以及社会的不断前进,我国的公益事业也有了快速的发展。公益,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解释为:“公共的利益(多指卫生、救济等群众福利事业)。”公益精神是基于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之上的大众普遍心理,也是基于公民自觉之后的责任履行。个人或组织自愿通过做好事、行善举而提供给社会公众公共产品的过程的就是对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的践行。

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出版界广泛关注疫情发展状况,关心疫情防控,反应迅速,出版了一大批抗疫图书,体现了出版界极强的公益精神与社会责任感。其中包括重庆出版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公众健康教育手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公众应知50问(藏汉双语)》、人民卫生出版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张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新冠肺炎防治精要》、科学出版社《画说新冠——来自多学科专家的解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重型新冠肺炎案例精选——中医治疗策略与分析》、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抗新冠肺炎心理自助手册》、人民出版社《最美逆行者2020》《依法抗疫——新冠肺炎法律热点160问》、科学出版社《新冠肺炎中医诊疗与研究》、广州出版社《点亮:2020抗击新冠肺炎纪事》、花城出版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理干预指南》等纸质版、电子版疫情相关图书,涵盖的主题多样。这些书籍的电子版多可通过网络平台免费进行阅读,为大众深入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及科普如何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提供了有效的渠道。

在此次疫情中,我国社会各界、人民群众都表现出了极强的社会担当。作为编辑团队的新员工,对自己应该如何提高对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的认识,我有如下几点浅薄的思考:

一、以史为鉴:提高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

公益精神首先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在人类的社会中,个人并不是无数毫无关联的个体,而是不能独立存在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对社会的责任、对他人的关怀是每一个人不可缺失的基本精神。尤其是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刻的现实主义传统,先秦时期的第一部诗歌集《诗经》,就不乏为劳苦人民发声、斥责剥削者的诗篇。如《豳风·七月》,从岁寒到春耕,从狩猎到农桑,写出了周代早期的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民的日常生活情况。诗风凄清凄苦,诗中劳动人民如此高强度地辛勤工作,以文字记载了一段沉重的历史,是对劳动人民发自内心的同情与关怀。又如《魏风·伐檀》,伐木者砍伐檀木造车,剥削者却可以不劳而获,占用劳动成果,充满了劳动者对剥削者的讽刺和对社会现实不公的斥责,反映出写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此种命运具有极强的同理心。再如《豳风·东山》,则是一篇表现战争题材的,言语真挚感人的作品,征人多年在外征战,生活艰险,思归不得,言语之中声声凄切,全篇饱含对战争的思考和对人民的同情,是以有评“此诗曲体人情,无隐不透”。除此之外,还有《魏风·硕鼠》《唐风·鸨羽》《小雅·采薇》等篇也均有从不同的主题反映出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历时千年,仍在教育着今人应该时刻抱有对他人的同情与关怀之心。

    除《诗经》外,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传统中,永远不乏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沉淀着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追求。古代士人留下的诗篇文章凝聚了他们家国天下的使命感,对后世至今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影响。以唐诗为例,古人云:“诗庄词媚曲谐。”古诗的总体风格特征是庄严的,多表达政治主题,因此能较多地体现诗人对国家兴亡、民生疾苦的关注,是诗人们内心社会责任感的表达渠道。杜甫痛心战争使寻常家庭亲人分离,因此写下:“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白居易同情流落天涯的琵琶女,又感自己身世之悲,遂写下:“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来鹄看到了蚕妇整日辛苦采桑养蚕,而贵族女子们则在繁华金屋中赏花作乐的矛盾与对立,于是留下了诗句:“晓夕采桑多苦辛,好花时节不闲身。若教解爱繁华事,冻杀黄金屋里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古代文人留下的著作中,此类对现实的关注,对旁人的同情与关怀之语不胜枚举,有极强的感染力,对作为出版人的我们有不断的启示。

二、知行合一:出版人对公益精神的理解与践行

将公益精神放大理解,其实代表的是一种“谨守善良”的思想态度和个人品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弘扬光明正大的品性,并且能够推己及人,教化和引导他人,使人达到最完美的道德境界,这就是“善”。因此首先自己要培养良好的品格,然后再理解他人、关怀他人,服务于社会,对他人持有呵护、关照与同情之心。《孟子·公孙丑上》有言:“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孟子》此篇详细分析了每个人都应有不忍伤害别人,怜悯、体恤别人的情感,先说王正是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才会在治理天下时施行不忍伤害别人的政治;再说假如现在有人看到一个孩子即将要掉到井里去,那么无论是谁,在惊慌、恐惧之外,一定都会有同情之心,这种同情心不关乎任何利益,完全是人性的本能。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的,根本就不能算作是人。这些古代先贤流传至今的话语中就含有如今所提倡的公益精神,公益精神就是由善良的道德品性所引发的动机、要求和理念。是否对自己善良,是否对他人善良,是否能不丢失恻隐之心,是个人公益精神的体现。

然而,认识事物的道理是一方面,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知道的道理又是另一方面。《左传·昭公十年》中有言:“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意思是懂得道理算不上难事,难处在于既要懂得道理,又要践行所懂得的道理。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很早就懂得,认识事物的道理和在现实中运用所懂得的道理是密不可分的,在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论。而同样是处于明代的思想家王阳明,则是中国古代“知行合一”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提出了:“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出自《传习录》,所讲的意思在于:“知道是行动的开始,行动是知道的完成。”因此,知道与行动互为手段,也互为目的,知道与行动不可以分开看作是两件事情。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深刻揭示了知晓道理与个人行动之间的关系。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反作用促进理论的更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这些先进的思想观念都在指示我们,首先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公益精神有足够的和正确的道德认知,比如通过科学和系统的学习,并在多种场合宣传公益思想和公益精神,理解深、理解透公益精神的思想渊源、理论内涵、伦理意蕴、现代价值和德育意义,才能以期在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时刻谨记并践行公益精神。

三、学习前辈出版先贤的崇高精神

作为刚进入出版队伍的新人编辑,需要广泛深入地学习出版界先贤的先进精神与具有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意识的优秀出版人及其出版典型案例,才能时刻提醒自己,牢记使命,坚守并践行公益精神与社会担当。

文化企业具有提供精神产品,传播思想信息,担负文化传承的使命。长久以来,尤其是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社会各界榜样代表的无私奉献、互相帮助,都深刻诠释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对引领社会风尚、构建社会公德、维护社会和谐、宣传公益精神具有非凡的意义。就出版界来说,前辈出版先贤们的诸多事迹都是在切实地践行着公益精神,有着极强的社会担当,对我们当下出版人有着巨大的启示作用。作为我国新闻出版界唯一的公益性基金会,中国韬奋基金会就是在我国新闻出版界、文化教育界的老前辈胡愈之,以及巴金、夏衍等十二位相关出版界、文化界人士的倡议下,于1986年成立的。协会的主旨是为了宣传和弘扬“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的韬奋精神。韬奋出版奖也是为了纪念杰出的出版家和新闻工作者邹韬奋先生而设立的,于1987年第一届开始,评选出了一系列经验丰富、有着突出先进事迹的出版工作者,这些优秀前辈都是我们后辈的楷模。

从毕业以来,从事出版编辑工作已一年有余,在这段时间与编辑老师们的共同工作中,在对出版界前辈的事迹和出版相关案例的不断了解中,我也逐渐认识到了新闻出版界的优秀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也当不断加深自己对公益精神的认识,承担起作为出版人的社会担当。

(本文作者陈劲杉,重庆出版集团编辑)

 


作者:陈劲杉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