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19.雷心仪:学习优秀榜样,做好时代新出版人

作者:雷心仪   2020年09月25日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随着我国出版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版业也随之蓬勃发展,走上转型升级之路。当前的新形势,对于出版业来说既是机遇,亦是挑战,而能否顺利推进出版业的创新发展,更是取决于出版人的努力与坚守。有人曾说,在时代潮流的裹挟下,我们的精神内核被藏的更深、包的更紧,所以需要我们更真诚地去寻找、学习那些不同凡响的榜样,发掘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的可贵意义,从而使自己不迷失于大浪之中,守住出版人的初心与使命。

首先,谈谈什么是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

根据百度百科解释,公益精神就是公益主体基于一定的关怀和利他意识而面向特定社会群体或人类发展共同关注问题的行为的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念和人格品质。社会担当是指主体勇于承担、担负社会上的任务、责任等。按照我的理解,出版人身上的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就是一种“善”的态度,即理解、关怀并服务于大众,创造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

提到这两种优秀品质,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作为新闻出版行业的从业者一定会知道,在1993年国家中宣部为了表彰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曾设立了“韬奋新闻奖”。直到现在这个奖项仍然是对新闻工作者最高赞扬的表达,而这个奖项背后所致敬的正是邹韬奋先生。毛主席曾于1942年说过:“热爱人民,真正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使他之所以感动人们的地方。”邹韬奋先生的一生都抱着追起光明和真理的信念,走在践行韬奋精神的道路上;可以说,今天我们所推崇的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和韬奋精神的内核是高度一致的。

他的社会担当是饱含爱国热情,自觉将个人命运与国家事业相结合。韬奋先生所经历的道路是中国知识分子走向进步与革命的道路,他勇敢地追求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与社会的进步。1930年,邹韬奋先生在《我们的立场》一文中说道:“我们不愿唱高调,也不愿随波逐流,我们只根据理性,根据正义,根据合于现代的正确思潮,常站在社会的前一步,引着社会向着进步的路上走。所以我们的思想是与时代进步而俱进的。”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他的爱国热情越高涨、社会责任感越强烈。九一八事变后,他在《生活周刊》上报道该事件,积极宣传抗日,批评国民政府的无作为;他还支持各地的爱国运动,组织读者为前线战士捐款。此时《生活周刊》俨然成为了团结人民,抵制卖国行为的中心内容的舆论阵地。在《大众生活》中,他也直接提出:“力求民族解放的实现,封建残余的铲除,个人主义的克服。”1935年的“新生事件”使他及和救国会成员共七人被国民党政府逮捕,产生了激起民愤的“七君子”事件。而邹韬奋先生在的狱中的243天里,他始终不屈不挠,同反动派进行坚强斗争,始终高举爱国旗帜。在抗战后期,他也深入了我方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悉心考察当地的情况,参观、访问了许多学校,并和当地军民一起劳动,进行创作。由此可见,他已不仅仅是一个新闻工作者,更是一位奔走在抗日救国一线的爱国者。他将一头热血倾注笔尖,用书刊宣扬心声,唤起国人的爱国热情。

他的公益精神是心系人民群众,真诚为读者服务。邹韬奋先生在接手《生活》周刊初期,便提出了要“以文会友”,“与读者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打成一片”。在创立生活书店时也明确了提出书店的宗旨:“本店以促进文化、服务社会为主旨”“努力为社会服务,竭诚谋读者便利”。在书刊的受众上,他要求要定位于社会中下层群众,以幽默风趣的文字吸引读者;在文章选材上,他舍弃泛泛而谈的大空话,选择质朴真实的素材进行创作,他反对以噱头幌子等不良内容吸引读者,认为应当以积极健康的内容,给读者带来快乐的阅读感受;在语言风格上,运用了生动活泼的平民化语言,反对“高高在上”、诘屈聱牙的贵族式文字,推出了一批像《小言论》、《文学与生活》、《青年的修养与训练》等一大批脍炙人口、雅俗共赏的优秀读物。同时,他主张报刊应以“疲而不倦、劳而不厌的傻子们的服务精神”,为读者服务。他专门设立了“读者信箱”,与读者们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读者需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时光荏苒,邹韬奋先生虽然已经故去,但是其身上的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却并没有走远,接连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继承者。

董秀玉老师的出版生涯中有着无数耀眼的成就。1995年,创办《三联生活周刊》。2003年,退休后编辑出版的第一本书《我们仨》问世。2014年,创办以优质图书为核心内容的文化创意机构“活字文化”。相比过往的荣光,更令人动容的是董秀玉老师真诚的态度。她曾说过每个时代都有值得关注的题目,出版要为社会中的不良风气负责,而不是迎合大众。也曾说过“我始终热爱编辑出版这个职业,服务优秀的作者读者,是我一辈子的幸运”。

李昕老师曾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编辑,在职的三十六年里他始终坚持“编辑要有精品意识,读书要读思想上有亮点的书”,用好书传递知识思想,启蒙广大群众。2013年,李昕花费了整整一年终于将傅高义的《邓小平时代》推向大众。在这之前的时间里他接收了上千条的修改建议,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他却说“我就觉得再麻烦也要做,没有麻烦的话很多好书就出不来,我们要有胆识、有担当,不能怕耽误自己的时间,就与好书失之交臂。”最终,《邓小平时代》的出版后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则验证了他的坚持与努力没有白费。2015年,《做书:感悟和理念》出版,这本书记载了他几十年来做书的实践经验,为源源不断的新生出版人才队伍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参考“教材”。

说完这些榜样的案例,我也不禁在思考是什么让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为出版事业奋斗,却仍不懈怠、始终饱含激情。我想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不能放下的信念和可抵漫长岁月的热爱。在泥沙俱下的当今出版市场,他们坚持职业道德和不媚俗的底线,守住出版人的良知,履行好工作的责任与担当,推出对人民群众有益的优秀文化作品,把精神食粮奉献给社会;他们坚持把出版作为自己的毕生所爱,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勇敢投身于优秀作品的挖掘与创造的工作中,永葆激情与创造力。

聂震宁先生曾说过“应当说,越是信息海量的时代,越是出版传播网络化时代,越需要善经营、懂管理的新闻出版家,越需要真敬业的新闻出版家。这就是今天我们身处媒介融合的环境,仍然要坚持继承弘扬韬奋精神的理由。”所以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对身处当下形势的我们仍然是弥足珍贵的,需要我们身体力行地去传承、去弘扬。而我认为结合当代,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出版人牢牢抓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线,宣扬社会注意核心价值观,坚持高扬主流舆论、进行正面宣传,将党的主张融入人民生活,引领、整合社会思潮,增强人民群众的国家、社会认同感,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提升思想觉悟。同时,还要以正确导向引领出版,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传承优秀文化,传播科学知识,推动社会进步。

二,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开展出版工作,遵循“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于人民”的宗旨。出版人需要站稳群众立场,深入群众生活,倾听人民的呼声,反映人民的利益。这样才能产生对人民有益的、为大众所喜欢的优秀文化成果。

三,要坚守继承传统,守正出新,精益求精的出版理念。出版人要分辨其中的糟粕与精华,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文化,应当继承和发扬;其中落后的、腐朽的糟粕,必须要做到移风易俗,进行改造和剔除。同时要依托优秀的传统文化,立足社会实践,积极地进行文化创新,传播当代的先进学术成果,保证中华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

四,要胸怀国际视野,重视国际化发展,加快推动我国文化“走出去”。出版者要唱响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展示其具体内涵和文化渊源。通过展现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增强国际间的交流,加强认同感,树立良好的大国形象。

胡绳同志曾说:“写文章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而拿与千万人共呼吸的坚贞的人格熔铸成的文字,却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了。”而也许在未来会加入这个庞大队伍的我们也要承担起读者的信任与重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坚守理想,牢记使命,为出版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俗话说,一切过往,皆为序章,不负韶华,只争朝夕。学习优秀榜样,传承公益精神,肩负社会担当,献身出版事业,无愧于这个百年一遇的伟大时代。

(本文作者雷心仪,北京印刷学院学生)

作者:雷心仪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