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146.李文萍:探究新形势下出版人才的公益精神培育

作者:李文萍   2020年09月25日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摘 要:践行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全社会应有的共识。作为重要的文化阵地,出版行业对文化的传播和传承起到重要作用,承载着践行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的重要使命。文章揭示了出版行业的公益精神内核和当前现状,提出出版人才公益精神的培育策略,为出版行业践行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出版人才 公益精神 社会效益

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伴随着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个深刻的问题拷问人们,“我们该如何践行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也许,针对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出版行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分支,是宣传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承担着传播真理、传承文明和服务社会等重要使命,对社会有着重要贡献和价值。同样的问题摆在出版人的面前,对于引发行业思考和重塑行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出版人的公益精神内核

公益精神,是公益主体从关怀和利他意识出发,对人类社会发展共同关注的问题、社会特殊群体的关怀和扶助所进行的实践过程中展现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念和人格品质,体现了人在超越个体私利之上的理性精神升华和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担当,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公益精神的内涵并不繁琐,它强调个人对公益的热心奉献,自觉对公益的责任担当,通过积极参与公共生活的实践行动,努力实现公共领域中的公共利益和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扶助,致力推动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

出版企业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其生产经营活动关系到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和国家文化安全,有传承文明、传播知识、推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等多种社会效益。自出版行业诞生之日起,践行公益精神和社会责任就烙印在出版人的血液中。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就是出版人发出的声音,用文章全方位、立体化的展示时代风貌,揭示当下最受关注的公众话题,探索人类命运的发展密码。对于出版人而言,其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有其行业的特殊性。

正面导向的引领精神

出版业是内容产业,反映着一定的价值观,对读者有“润物细无声”的深远影响。作为出版人,任何时候都要清晰认识到新闻出版是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和党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宣传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唱响中国梦的时代主旋律。

同时,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围绕社会重大议题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传播真善美,抵制假恶丑,避免虚假报道、负面报道,不炒作低级趣味,不猎奇浮夸,用通俗易懂、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正面引导公众构建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激励公众创建美好生活,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增加凝聚力。

记录时代的责任精神

一个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是原创内容。尽管核心原创内容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成本去培育。但记录重大事件,思考时代发展,对当代而言具有反思和总结作用,对后世来说则有借鉴与研究的价值。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波谲云诡,正是一代又一代敢于记录时代的出版人留下了珍贵史料,后人才能解开那些尘封的历史。

在当代,出版人应该充分发挥记录时代的优良传统,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下深功夫,带着独特视角观察生活,判断问题,分析问题,总结规律,以扎实的思考和良好的文采深刻反映新时代的历史巨变,以及普通人追求美好生活、饱含激情参与奋斗的心路历程。比如,疫情期间,国内涌现出大量致敬抗疫者的优秀读本,以及传播防疫知识的图书、电子书、网络版读物等,全面揭示中国人民的众志成城和英雄壮举,内容有温度、有深度、有持久度,让人们深刻感受到那段苦难而坚强的时光。

厚植明德的践行精神

明德,是彰显于天下的大德,这种大德是对人的善本性加以发扬光大所形成之德,一直根植于中国文化传统的基因和精髓。古代文人素有情怀和信仰,有理想和担当,有“书人优者,为国为民”的侠义精神。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出了“培根铸魂”的重大课题。“根”就是数千年以来生生不已、绵延发展的明德,它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道德追求和精神标识;“魂”则是正在引领中国走向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当代中国文化的鲜活灵魂和不竭动力。培根就是要厚植明德,铸魂则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风尚、涵化人心。

出版人是先进文化的践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必须积极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怀有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本着精益求精的理念,着力推出有深度、有厚度、弘扬民族精神的好读物,启迪读者追求真善美,践行明德,以实际行动诠释责任和奉献,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思潮。

出版人的公益精神现状

“经之以六义”“救济人病、裨补时阙”“志在兼济、行在独善”。自古,文人便有抒写人生、关注现实的志趣。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所“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在历史长河里,出版行业涌现出梁启超、陈独秀、张元济、陆费逵、邹韬奋、胡愈之等优秀编辑家、出版家,他们心怀天下,以文化传播事业为己任,传承优秀文化传统,用知识和思想改变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给人类留下灿若星河的文化瑰宝。

但近年来随着人们过渡追求物质和经济效益,功利主义盛行,公益理念匮乏,公众的公益积极性不高,公益精神在某种程度上正在消逝。出版行业的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也一定程度上遭受重创。

公益认知的断层

公益认知是人们对公益一种基本的认识,是形成公益精神的基础。当代的人们受过去传统的某些落后观念影响,公众在践行公益精神上存在巨大的认知误区。比如受“血缘内继替、代际间分配”等非理性的财富观的影响,公众对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大力帮助,但对其他人却很难做到施予援手。尤其是当政府积极主导慈善事业救助,“对贫困者进行救助是政府的专利”根深蒂固在普罗大众的心中。

加上经济增长、社会变革和转型的加快,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失衡带来的贫富分化、社会矛盾等各种社会问题日益凸显,人们逐渐被财富绑架,追名逐利、贪图享受,只关注跟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丝毫不关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人与人之间情感淡漠,缺乏关怀,讲究博爱、奉献、利他的公益精神难以形成。作为文化传播者的出版人,在公益精神教育和文化氛围的缺失下,也不免受到影响。

公益信仰缺失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出版单位多由政府拨款,没有经营压力。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出版单位开始由事业改为企业,不少单位将利润指标作为发展的根本。图书编辑的薪资跟图书的销量挂钩。不少编辑舍本逐末,放弃需要耗费精力和时间细细打磨的精品,跟风追逐热点图书,制作猎奇吸精的俗品。整个市场弥漫着“剪刀加浆糊”的浮躁之风。

紧盯着经济效益,忽视经济效益,关注科技前沿和重大社会议题等浩瀚工程、高品质的图书比例大幅下降,出版社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也在减弱,社会效益、公益精神无从谈起。

出版人的公益精神培育

公益精神是一种行为模式,是一种心理积淀。如何让公益精神变成一种如影随形的精神力量,成为社会各界探讨的话题。引导读者阅读习惯,启迪读者陶冶情操,追求美好生活的出版人,成为构筑出版行业公益精神的源泉。未来,培育出版人的公益精神应当是出版行业的重中之重。

加大高校和行业的公益精神培训

高校,作为出版人才的主要提供方,不仅应该加大专业课程的培训,还应该积极推动公益精神的理论和实践培育。针对不少大学生对公益精神缺乏系统、科学的认知,学校可以通过公益精神教育进课堂,透彻分析公益精神的思想渊源、理论内涵、伦理意蕴、现代价值和德育意义,注重案例、讨论相结合,增加学生的认可度和接受度。同时积极开展公益精神理论实践,利用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爱心支教、环境保护志愿者行动等活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公益理念,让大学生真正贴近社会民情民意,不断修正自己的人生理想,最终确定一条奉献国家、奉献民族的发展之路。

而针对已经加入出版行业的出版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育方式将一以贯之。不定期邀请优秀出版人才、公益人才作价值观分享,思考社会当下和探讨人类命运发展。鼓励出版人走出去,认识真实的世界,揭示和探讨社会重大议题,并想这些观察和思考融入到出版工作中,从而将公益精神形成一种行业文化,增强出版人的荣誉感、使命感。

强化出版人“社会效益”考核

出版产业是国家重要的文化产业,一直积极引导人们观察世界、思考社会,对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发展都有着不凡的作用。作为出版人,必须增强职业信仰,认识到出版物的重大社会价值和意义,明白优秀的图书,即使穿越几个世纪,依然能带给读者震撼、感动和思考。作为出版人,不能为了短期利益而舍弃出版行业的探索世界、反映世界和思考世界的本真。找到感兴趣的切入点,沉下心来,打造出一批真正影响深远的精品。

为了转变出版单位过度追求经济效益的方式,2018年12月底,中宣部印发《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要求各单位必须转变工作思路、调整产品结构、重视出版质量、突出专业特色。鼓励出版单位将“社会效益”考核纳入薪资考察体系,在评奖推优、出版资源配置、政策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社会效益考核等级为优秀的图书出版单位倾斜,要求各出版单位把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写入企业章程和规章制度等,让出版人充分意识到社会效益的重要性。在这个背景下,各出版单位势必将加快提升内容生产质量,实行诸如重点书比例、重印书比例等出书结构、内容和装帧质量、编校质量、突出成果等“社会效益”指标的考核,这也将充分认可优秀出版人投入的努力,推动整个行业积极向好转变。

构建积极和谐的文化生态

公益精神的培育及形成不仅受到社会经济、政治的影响,更主要的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优秀外来文化构成的和谐文化生态为公益精神的培育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出版行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分支,构建和谐的文化生态既是责任,也是机遇。

责任是指出版行业必须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中,推动公益精神的大众化、社会化、普及化。比如跟公益组织、公益人士建立稳固的关系,围绕公众关注的公共事务、重大话题等展开紧密合作,高质量地推出纸质图书、电子书、有声读物等系列产品,引发公众讨论和思考,促进公共事务的解决,推动公益精神的强大渗透。

机遇是指通过公益精神和社会责任的践行,出版社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和时代文化的创造、积累、选择、传播,推出大量引发关注的系列产品,既引发巨大的社会效益,赢得尊重和信任,又能转化为经济效益,维续单位的有序运转,一举解决困扰出版单位“选择社会效益,还是选择经济效益”的两难抉择。

(本文作者李文萍,重庆出版集团编辑)

参考文献:

①卓高生,《公益精神概念辨析》,《理论与现代化》2010年第1期

②吴雪静,《人才兴业:出版人才是出版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苏州大学》2007年

③刘慧,《当代中国公益精神培育研究》,《中央财经大学》,2016年


作者:李文萍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