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是行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行业内优秀人才的躬身实践与辛勤劳作;人才培养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何行业的人才只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为行业发展创造更多的价值。出版业是从事出版物生产、经营的社会行业,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1]无论是从其文化属性还是商业属性来说,都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新形势下,我国出版业的发展逐渐从以扩大规模为主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以提升质量为主的内涵式发展,2019年6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中明确提出,“出版工作应该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坚持内容质量第一,促进出版业健康繁荣发展。”[2]推进出版业内涵发展,需要建设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出版人才队伍,扭转过去出版人才培养的实用主义倾向,即重在专业技术培训,更多地关注出版人才综合素养的培养。
从2006年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绝大多数出版单位已经转为企业。如何为消费者、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是现代企业发展应该着力解决的根本问题,现代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先生在2011年来华讲学时说到:“我心中伟大的企业是那些致力于挣钱并解决社会问题的企业。”[3]这可以看作是菲利普·科特勒先生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关系的论述。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出版业具有“双效益”上的特殊性,出版活动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而关心与支持社会公益事业、敢于担当社会责任是增加出版业社会效益的有效途径。因此,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出版业理应坚守并践行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并竭力培养一批具有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意识的优秀出版人才,正如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在写给青年编辑的十二封信中所言:“优秀的出版人,总要把公益精神放在第一位,从而勇于为社会担当。”[4]因此,培养具有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意识的优秀出版人才既是当务之急,更是大势所趋。接下来,笔者将从宏观(出版业)和中观(出版单位)两个层面谈谈对新形势下出版人才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意识培养的粗浅思考。
一、出版业层面
(一)评价导向
评价具有导向功能,它能引导评价对象朝着评价标准的方向努力与发展。要培养出版人才的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意识,需要在出版业相关评价的标准体系中注入对出版人才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意识的相关要求。首先,高校新闻出版类专业在设计培养方案时适当考虑学生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意识的培养,并在专业考核中增加部分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志愿服务等方面的实践内容,为出版业培养具有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意识的高素质预备人才。其次,在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强调对备考人员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意识的考核。现行的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初级和中级),主要是针对备考人员出版专业知识、出版专业技能方面的考核,难以对备考人员包括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意识在内的综合素养进行考核。笔者认为,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初级和中级)的获取可以采用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考试针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针对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意识等方面的综合素养,为出版业筛选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最后,在出版单位的社会效益评价考核体系中强调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2019年,中宣部印发的《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在“内部制度和队伍建设”这一指标中,强调要“履行社会责任,积极组织员工参与和出版社实力地位相匹配的扶贫开发、公益服务、捐赠等活动”,[5]为出版单位队伍建设指明了新方向。
(二)行为激励
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意识从本质上来源于个体的利他意识和集体意识,但又不同于利他意识和集体意识。它表现为对社会公共问题的关怀和对公共价值的追求。但“利他”并不代表完全排斥“利己”,追求“公共价值”也并不代表完全放弃“个人价值”。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利他”也会带来“利己”,“公共价值”也会带来“个人价值”。 虽然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意识具有个体自愿性、奉献性,但“我们不能期待所有人都基于利他主义的动机来无偿地、长期地、纯粹出于公益心来帮助他人。”[6]因此,在出版人才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的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一定的行为激励来激发出版人才践行公益精神、勇担社会责任的动机,当出版人才的公益行为、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受到鼓励并逐渐成为一种习惯或经常性行为,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意识就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了。[7]对出版人才践行公益精神、勇担社会责任的社会激励可以是荣誉激励,如由出版类基金会为表现突出者颁发荣誉称号或荣誉证书等;也可以是回报激励,如职称评聘方面可以向践行公益精神、勇担社会责任方面表现突出者倾斜。当然,也不排除一定的物质激励。
(三)文化侵染
文化对于人的影响是最持久、最深远、最润物细无声的。每一个行业都独属于行业内各企业和员工都应遵循的行业道德规范,即行业文化。从长远的发展考虑,要将培养出版人才的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意识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最“一劳永逸”的方式就是在出版业内孕育并形成践行公益精神、勇担社会责任的行业文化,让所有的出版企业和人员都在这样的行业文化的浸润下不断发展与成长,为出版业这一社会文化产业增添更多的人文气息。当然,孕育并形成行业文化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出版人才的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意识培养也不能一蹴而就。这需要出版行业内“领军人物”的带头和示范,像张元济、陆费逵、邹韬奋等杰出出版先贤那样,以自身强烈的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为新一代青年出版人才提供模范作用;需要各出版单位的支持与宣传,如积极宣传公益文化和公益精神、开展公益活动、开发公益类项目等。此外,还需要每一个出版人的强烈认同与躬身实践。
二、出版单位层面
(一)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出版工作是在党的管理下开展的社会工作。2018年中共中央印发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提出,“为加强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对出版活动的管理,发展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事业,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新闻出版管理职责划入中央宣传部。”充分说明党对我国出版工作的高度重视。出版单位在积极响应“党管出版”的同时,要重视和加强单位内部的党支部建设,在经营管理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因此,要提升出版单位广大员工的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意识,首先需要建设一支具有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意识的党员队伍,再通过党员的影响和带动作用辐射到全体员工。
(二)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
要养成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意识,首先需要有对公益事业和社会责任的正确认识,从而产生公益情感,再辅以相应的公益行动。反观现实,将做公益视为“作秀”,将公益行为视为强者对弱者的“施舍”等错误认识仍然存在,这将不利于培养人们的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意识。因此,要培养出版人才的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意识,需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公益价值观。出版单位可以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为员工介绍公益事业的历史渊源、内涵、特征、重要性等,介绍企业和个人的社会责任,也可对员工践行公益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作出实践方面的指引。
(三)支持员工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精神和公益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公益精神内涵的一部分。志愿工作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是一种在自愿的、不计报酬或收入的条件下,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支持鼓励员工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培养员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从而增强员工的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意识。员工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表现为其愿意奉献他们的时间、才能、创意、专业知识或者体力劳动等,来支持或参与公益事业。出版单位可以通过为员工提供带薪的志愿服务时间、依据员工的兴趣和意愿提供志愿服务的信息和机会、表彰志愿者服务等方式,[8]为员工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提供支持和鼓励。
值得一提的是,培养出版人才的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意识,首要的是监督他们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创造更多的优秀出版物,为社会精神文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作者罗潇,重庆出版集团编辑)
参考文献:
[1][2]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基础(中级)[M].商务印书馆,2020:18,42.
[3][8]〔美〕菲利普·科特勒.企业的社会责任[M].南希∙李,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前言,168.
[4]新华网.聂震宁给青年编辑的十二封信(11):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EB/OL]. http://www.xinhuanet.com/gongyi/2020-03/10/c_1210508512.htm.2020-03-10.
[5]搜狐网.中宣部印发《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EB/OL]. https://www.sohu.com/a/300543010_210950.2019-03-11.
[6]林卡,高红.慈善行为的文化阐释与政策蕴意[A].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和谐社会 慈善中华——中华慈善文化论坛文集(无锡2006).无锡市灵山慈善基金会,2006:94.
[7]卓高生.当代中国公益精神及培育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出版分社,2018:201.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