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亟需回答的时代课题
出版业作为媒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已有悠久的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张和印刷术的国家,也是出版业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出版业的问世和发展,使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和文明成果得以保存并代代相传,它为人类的文化传承、知识传播和承担社会责任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时至今日,我国的出版业如何坚守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如何为公平正义发声、为维护党和国家利益助力?如何为文化传承、知识普及和社会进步奉献精品?又怎样满足广大读者日益增长的对精神文化产品的新需求?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
与此同时,当今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从传统的纸质媒体到现代的数字媒体,从主流媒体到自媒体,从平面媒体到立体媒体,再到媒体融合……媒体形式在不断变化与创新。随着5G时代的到来,媒体的传播方式、传播速度和信息量将会发生难以想象的变化。出版业作为媒体的组成部分和家族成员,自然也面临着新形势的挑战和自我革新的迫切需要。传统的出版业如何在坚守社会担当的同时,呼应时代变革的诉求,加快创新的步伐?然而,创新之路在何方?创新方法何处求?这是今天出版人面对的又一个重大而亟需回答的时代课题。
二、特殊时期出版人的使命担当
2020年对中国人来说,既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也是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挑战、负重前行的一年。开春以来,湖北武汉乃至全国亿万军民都投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和攻坚战。在巨大的困难面前,举国上下全力抗疫,共克时艰。与此同时,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实现党和政府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也丝毫没有松懈。在这特殊时期,各行各业都在坚守社会职责,勇于担当,冲锋在前。作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载体与宣传窗口,出版业在这非常时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重要使命。在此期间,出版人都在思考和探索怎样适应新形势的需求,主动承担时代责任,坚守公益精神和社会当担,想民众之所想,应时代之所需,以最快的速度、最敏锐的反应、最优质的产品、最便捷的形式,向社会大众提供社会急需的防疫抗疫的文化产品,为共克时艰作出自己的应有贡献。
为了及时推出疫情防治的科普作品,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在疫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即联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合作并免费出版了《新型冠状病毒大众心理防护手册》电子版,这是全国第一本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推出的心理防护读物,疫情防控治疗当先,心理防护也必不可少,该手册为广大群众缓解抗疫心理压力,提供心理援助与心理支持作出了积极贡献;人民卫生出版社也及时推出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图书与电子版,为公众提供了亟需的防护知识读本;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免费发布《张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的数字版图书,成为全国民众的“抗疫宝典”。
有的出版社加班加点制作出抗疫故事与知识图书和数字出版物。如人民出版社及时推出了《最美逆行者》,书写和讴歌了全国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抗击疫情的最美壮举;长江少儿出版社抗疫中心,倾情出版了科普绘本《孩子别怕:儿科专家讲病毒故事》,关照疫情期间儿童的身体与心理健康;明天出版社为儿童紧急策划出版了图画书《最美的逆行——献给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勇士》《我的妈妈最了不起》等,温馨感人;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线免费开放7万多册正版电子图书,方便全国用户阅读学习;电子工业出版社全网免费开放知识库,助力学校师生的教学活动……疫情期间,免费赠送抗疫图书,免费开放学习平台,免费赠阅电子读物,免费提供教学资源,等等。这一系列举措都充分体现了当代出版人在特殊时期所坚守的公益精神以及出版业自觉肩负的社会担当,也体现了当代出版人从善为民、大爱无疆的高尚品格。
抗疫防疫是集全国之力,攻一时之艰,而脱贫攻坚则是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在2020年迎来了决战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接力奋斗,我们终于迎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的历史时刻,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期盼即将变为现实,这是中国扶贫脱贫史上的重要时刻。值此,我国出版界自觉地肩负起了历史使命和社会担当,通过讲述中国故事,总结中国经验,提供中国方案,奉献中国智慧,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减贫助力的方案和经验分享,从而赋予中国式扶贫以全球意义。
中国出版集团先后推出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脱贫攻坚干部培训十讲》《脱贫攻坚前沿问题研究》等重要图书,还将陆续出版《中国脱贫攻坚故事》《中国脱贫攻坚报告》《脱贫攻坚案例选集》《我的驻村故事》等系列图书,从不同角度记录了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历程,为凝聚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中版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战略部署的政治站位和坚定决心,展现了出版界助推脱贫攻坚的积极行动和重要成果。
重庆出版集团即将推出的《脱贫之道:中国共产党的治理密码》一书,以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罗伯特·劳伦斯·库恩(Robert Lawrence Kuhn)多年来走访中国内地扶贫一线的见闻和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迁的细致观察为背景,联合国内中国人民大学以汪三贵为首的专家团队,从中国的政策导向、机制优化、协同作战、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和锐意创新等方面权威解读中国共产党在扶贫、脱贫,构建小康社会方面取得成功的治理密码,并以此向外界发出中国声音,传递中国经验,以中国扶贫实践去构筑全球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它不仅表现了中国出版人自觉坚守和肩负关于国家战略及政策宣传的重要使命,而且体现了中国出版界助力世界反贫困斗争、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力量的国际担当。
三、新形势下出版业的创新路径与方法
在不断提出新要求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出版业和其他媒体一样,面临着时代的急剧变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也面临着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新需求和新期待。特别是随着网络媒介、云平台和5G时代的迅猛发展,传统出版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时至2020年的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又把出版业推到了必须“脱胎换骨、涅槃重生”的风口浪尖。
我们看到,不少出版社勇敢地应对挑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坚守社会担当的创新路径和方法,从线下到线上,由纸质书到电子书、有声书,由音频传播到云端传播,从单向传播到互动传播,由实体店和平台销售到直播销售,出版人应对形势考验,迅速而敏捷地调整了传统的出版方式和传播手段,以应对新的社会需求。
严峻的疫情导致学校不能如期开学,为了应对网上授课和学生居家自学的需求,不少出版社及时推出了电子教材、数字课本和练习册,将一些优质教育资源放到了云课堂,产生了影响广泛的积极效果。其中,人民教育出版社就面向社会全面开放了数字教学资源,将基本涵盖中小学全学段、全学科的教科书和教师用书近600种电子版全部免费上网,既保障了春季课前到书,也探索了电子教科书的应用和推广模式;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向全国高三学子免费赠送原创电子试卷;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人文读书声”有声店铺向读者赠送了一大批免费的经典名著有声版,并与数字平台联合,为读者提供了免费电子书,等等。诸如此类的公益善举和锐意创新举措还有很多。作为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的当代出版人,在这次抗疫斗争中的表现可圈可点,它为今后我国出版业的发展、改革和创新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和一个成功的范例。它也昭示了我国出版业在时代巨变的洪流中,在紧迫的新形势下,一方面不忘初心,坚守使命,勇于担当的职业操守与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又紧跟时代潮流,锐意进取,不断探索创新路径和方法的崭新姿态与改革精神。
“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宋·杨万里《庸言》), “一为不善,众美皆亡”(《三国志·吴书·吴主五子传)。出版业的神圣职责历来都是制作和传播善美兼而有之的精神文化产品,这就要求出版人首先要有明辨善恶之心,洞察美丑之眼。而在两者之间,善为先,美附丽,相辅相成,乃为文化精品;若善不存,美即亡,自然也谈不上是优质书品。因此,出版人既要功崇惟志,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善为先,以德为上,坚守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服务于国家利益和社会大众,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又要业广惟勤,不断要顺应时代潮流,力克因循守旧,以开放的胸襟、改革的勇气迎接出版业新时代的到来,勤谨工作,探索创新的路径,掌握创新的方法,突破陈规,制作出具有时代特征、深受读者欢迎、形式新颖的精神文化产品,为广大读者制作和提供方向对、品味高、质量优的图书产品和精神食粮,这也是每个出版人应有的担当和应尽的责任。
(本文作者彭圆琦,重庆出版集团编辑)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