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06.李薇:新形势下出版人才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作者:李薇   2020年09月25日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摘  要]:概述了新闻出版业积极响应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措施,分析了新形势下出版业的变化,探讨了出版人才坚守社会责任的必要性,指出新形势下出版人才的责任与担当包括正确引导舆论导向、传播优质内容资源和提升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等方面。

[关键字]:出版,疫情,人才

 

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武汉出现,并迅速蔓延至全国,这一突发事件对人们的衣食住行产生了重大影响,给各行各业带来了严重冲击。对出版业来说,出版、发行、印刷等各类企业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员工居家办公,利用微信、视频会议等即时通讯工具进行疫情防控、生产调度和工作讨论。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要提高新闻舆论工作有效性,继续做好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宣传解读,深入报道各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的好经验好做法,完善疫情信息发布,广泛宣传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主动回应社会关切;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党委会会议上强调,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保障“十四五”顺利起航的奠基之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新闻出版业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面对突发疫情,有效鼓舞抗疫斗志,传递中国必胜信息,正确引导舆论方向,充分发挥主力军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助力复工复产,积极迎接各种挑战,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一、面对疫情出版业积极响应

一是坚决贯彻上级精神。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今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全力做好防控工作,要加强舆论引导,加强有关政策措施宣传解读工作,坚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1月31日,中宣部在京召开专题视频会议,黄坤明部长指出,宣传战线要加大权威信息发布力度,加强政策措施宣传解读,持续振奋精神、凝聚力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舆论支持。疫情爆发以来,新闻出版业作为中央宣传舆论阵地,积极组织深入学习、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各出版单位积极组织策划、编写出版防疫类书籍,开放在线内容资源,深入报道疫情进展等,通过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加大权威信息发布力度,持续振奋精神、凝聚力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舆论支持。

二是及时推出疫情防控相关出版物。疫情发生以来,出版业各类人才以超前的智慧和力量主动作为、多措并举,调度生产经营工作,多家出版机构迅速响应,及时推出了一批与新型冠状病毒防护相关的书籍,这些图书为大众提供了及时的知识科普与心理疏导,成为抗击疫情的重要力量,体现了出版人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心理自助与疏导指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张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知识绘本》和《黑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手册》,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新型冠状病毒大众心理防护手册》,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下心理健康指导手册》,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四川辞书出版社和四川少儿出版社相继在线上发布《农村防控新冠肺炎手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技能系列挂图》等,湖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手册》已经成功面向17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12个语言版本的版权输出,出版人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通过积极传递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分享中国方案等方式,发挥了积极作用。

3月11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支持出版物发行企业抓好疫情防控有序恢复经营的通知》,支持和推动出版物发行企业有序恢复经营。疫情发生后,出版业紧急部署、主动作为、寻求突破,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谋划可持续发展与创新变革,助力复工复产,体现了出版人的责任担当和临危不惧、迎难而上的勇气。

三是开放数字教育内容资源。全国各地教育类出版机构、大学出版社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积极开展网络教学公益活动,通过免费开放在线学习平台和多种渠道提供优质数字教学内容资源,为教师网络授课和学生在线学习提供方便,自觉承担起服务教育的使命任务。中南传媒在线教育服务平台于3月16日正式上线,平台提供智能在线教学、全学段数字教材、多媒体阅读资源等服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该平台面向全国师生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开放免费注册和使用;4月13日起,北京中小学开展线上学科教学,中文在线数字学习与阅读平台同步接入北京数字学校“空中课堂”专栏提供点播服务,中文在线为“空中课堂”提供京版和人教版数字教材,供全市中小学生免费下载使用;皖新传媒旗下皖新移动校园App为安徽省内学校免费提供空中课堂服务,帮助展开远程教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人大芸窗数字教材平台”、电子工业出版社华信SPOC在线学习平台,以及清华大学出版社“个性化的高等教育专业知识库——文泉学堂”等均提供各具特色的在线阅读和课程学习服务。各出版机构通力协作,全力保障“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二、新形势下出版业的变化

疫情发生后,出版业各领域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内容创作、出版发行、生产印制和线下营销等环节都发生了变化。

一是编辑工作的变化。疫情发生后,传统编辑的组稿、约稿、与作者联系等工作均无法充分展开,不能深入沟通,编辑居家办公,琐事缠身,分身乏术,稿件的校对审核等工作主要靠快递寄送,进度迟缓,传统内容编辑的知识结构及思维模式需要不断更新。图书肩负着培养人们文化素养的重任,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与人们渴望权威信息的心理形成鲜明的对比,给出版业带来了严峻挑战。

二是图书出版结构的变化。疫情发生后,各出版单位对图书出版结构进行了调整,帮助指导大众了解新冠肺炎疫情、科学抗疫,一些出版机构紧急出版了一批与疫情防护相关的图书,与疫情、病毒等相关的教育类、科普类、少儿类图书获得普遍关注,图书需求量和销售量明显增加。由于全国普遍延期开学,与科普教学、青少年阅读相关的图书需求量大幅增加,与教育学习、成长生活相关的图书需求量也呈逆增长的趋势。据统计,截至2020年3月中旬,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主题相关的正式申请出版图书的选题,共计570种,选题内容大多为抗疫类教材及读物等,这些读物对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方式、疾病症状、预防手段及治疗措施等作出权威的解读和答疑解惑,较好地指导了个人防护,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1]

三是图书发行的变化。疫情期间实体书店经营业绩不佳,出版社销售利润严重下滑,尽管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实体书店目前也在陆续恢复营业,但疫情对今年的图书销售整体情况将产生较大影响,电商平台的图书销售业绩也受到物流影响;按照各级政府的要求,国内的一些大型图书展会取消、延期或待定,极大地影响了图书销售。根据北京开卷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1、2月份的图书销售出现大幅度下滑,今年1月,开卷实体书店指数为242.23,同比下降22.47%,今年2月,开卷实体书店指数达历史最低值,仅为44.44,同比下降86.36%,今年一季度整体图书零售市场同比下降15.93%,网店渠道同比上升了3.02%,实体店渠道同比下降了54.79%[2]

四是印刷业的变化。印刷企业在的压力主要来源于没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和原材料,企业产能严重受限,无法满足正常生产需求,即使全国各地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印刷企业在恢复生产的同时也必须积极应对疫情,数据显示,超过70%的出版机构表示疫情对印刷影响非常严重,74.11%的出版机构表示新书无法正常印刷,65.18%的出版机构表示图书无法加印[3]。印刷行业作为实体业,生产方式较为传统,由于疫情的影响,防疫工作仍在持续,将对企业的生产进度和工作效率带来影响。

突发的疫情改变了图书的出版发行方式,也改变了出版人的传统工作节奏和工作计划,给出版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困难与挑战,同时也带来的新的机遇。面对新形势,出版人亟需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在危机中寻找商机,尽快调整工作方式与营销模式,尽快适应疫情后读者需求结构的转变和内容传播方式的转变。

三、新形势下出版人才坚守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一是时代发展的必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新形势下,出版人要坚守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紧随时代的脉搏,积极主动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塑造文化中国的良好形象,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推动文化创新,使出版工作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利于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二是行业定位的必要。出版业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业的社会效益远大于经济效益,多出书、出好书,特别是出版有较大影响力的作品,将为全社会带来思想启迪与文化感召,这是我国文化意识形态工作一贯坚持的方针,也是新闻出版业的服务宗旨与价值。新形势下,出版人要坚守自身的社会责任,践行出版工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出版工作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促进出版品牌和自身能力的提升。

四、新形势下出版人才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出版服务旨在倡导救死扶伤、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弘扬逆行奋进、义无反顾的无畏精神,宣传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面对抗击疫情大考,出版人深深感受到肩上的社会责任,中央精神的贯彻实施、相关出版物的策划发行,充分体现了出版人自觉、高效的奉献精神以及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新形势下,出版人要认真总结经验、坚守出版宗旨、把握时代脉络,面对突发事件沉着应对、积极求变,用实际行动彰显出版人主动担当、勇于作为的精神。

一是正确引导舆论导向。今年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指导防控工作时再次强调,要加强舆论引导工作,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公开透明回应群众关切,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部署为疫情防控中的舆论引导指明了方向。

新形势下,出版人才必须高举旗帜,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勇于担当作为,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深入宣传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效能,发挥防止舆论激化、平息社会谣言、安抚公众情绪的作用,引导公众理性看待疫情形势,做好科学防御,彰显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凝聚强大的中国力量。

二是传播优质内容资源。新形势下,出版人才应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发挥出版工作的重要作用。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出版人才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职业优势,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围绕新形势下突发事件,利用出版工作的优势,迅速响应、科学策划,对各种内容信息进行优选、优化,对内容资源严格把关,确保传播质量,满足社会各界在信息、知识方面的迫切需求,及时推出科普读物,加速信息服务转型,提高传播效率,扩大传播效果,为大众提供快速有效的知识服务,切合党和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出版要求,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三是提升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新形势下,出版单位应注重引进和培养具备组织协调能力、策划审读能力、融合创新能力的医学出版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现有出版人才的综合能力素质需进一步锻炼和提升,形成高标准、懂技术的专业出版人才队伍,将编辑能力转换为科技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面对突发事件沉着应对、积极求变,用实际行动彰显出版人主动担当、勇于作为的精神,更好地承担起出版初心与文化使命。

 (本文作者:李薇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研究员)


参考文献 

[1] 刘兵, 隅人. 570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图书选题分析(上)[N].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2020-04-13.

[2] 北京开卷. 疫情下的图书市场: 相关老书销量大增, 新书类别及载体更加多元[EB/OL]. https://mp.weixin.qq.com/s/w3gbcXU19J8VZ6KcQwYOCg?, 2020-03-27.

[3] 北京开卷. 2020疫情下出版机构情况调研报告[EB/OL]. https://www.sohu.com/a/379514610_292883, 2020-03-12.


作者:李薇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