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印度人民党的崛起与执政》:书写政党历史无异于描写整部国家历史

作者:文信   2020年07月09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印度人民党的崛起与执政》一书,以印度人民党的历史发展为线索,运用分析叙述这一传统的历史学研究方法,借鉴现代政治理论的相关内容,从客观条件和印度人民党主观努力两个层面着手,围绕对印度人民党崛起影响较大的几个方面,探讨印度人民党崛起的原因,分析印度人民党的崛起对印度未来发展的影响。

《印度人民党的崛起与执政》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宋丽萍
出版时间:2020年03月

任何一党的历史都只能产生于对社会和国家整体(往往还有国际分支)的复杂描写。因此可以说书写一个政党的历史无异于从专论的视觉描写一个国家的整部历史,旨在突出其特别的方面。本书关于印度人民党的研究不仅包括对政党发展历史的介绍,对其思想基础和政治纲领的分析,而且包括对印度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史的研究。

因为政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印度社会政治环境非常复杂,如何将这些复杂的因素统一到政党的研究过程中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借用葛兰西的政党存在三要素:即群众要素、凝聚的力量和中间要素来分析印度人民党历史发展的主线,这三个要素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没有群众基础,政党的社会动员和政治动员就会无的放矢,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如果没有第二个要素,借用葛兰西的话来说,犹如失去将领的部队很快就会垮掉,而一批团结的将领如果彼此为着共同的目标达成协议,很快就能创造出一支前所未有的部队。如果没有第三个要素,第一个要素和第二个要素就失去了现实的政治和社会意义,政党也无法巩固和扩大自己的社会基础,传播自己的思想主张,政党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具体说来,印度80%以上民众是印度教徒的社会现实、同盟家族的组织基础是印度人民党起家的群众要素。印度教民族主义的政治哲学主张以及在印度教民族主义思想基础上采取的灵活多变的选举策略是凝聚要素。印度政治的发展、政党体制的变化、社会的变迁则发挥连接群众要素和凝聚要素的桥梁作用。

基于以上认识,本书以印度人民党的历史发展为线索,运用分析叙述这一传统的历史学研究方法,借鉴现代政治理论的相关内容,从客观条件和印度人民党主观努力两个层面着手,围绕对印度人民党崛起影响较大的几个方面,探讨印度人民党崛起的原因,分析印度人民党的崛起对印度未来发展的影响。

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本书的内容分为社会背景分析、人民同盟的历史发展、印度人民党的建立和崛起以及执政四个章节。第一章的内容是对印度人民党崛起的历史背景的介绍,主要从地方政治、表列种姓和落后种姓、宗教集团、中产阶级以及国大党的衰落五个方面论述印度人民党崛起的社会背景。第二章主要从历史继承的角度,阐述印度人民党前身即人民同盟的建立和政治组织上的发展。第三章是本书的重点,分析阐述印度人民党的建立、意识形态的变化、印度人民党及同盟家族的社会和政治动员。第四章主要是关于印度人民党执政后的政策,旨在考察执政前后印度人民党的印度教民族主义主张的异同,通过执政前后思想主张的对比,分析印度人民党执政前后政策主张转变的原因。

本书作者宋丽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一直从事印度政治史的研究工作,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发表《印度独立以来历史教科书问题与教、俗之争》等论文多篇。

 

(本文编辑:杨婧;编助:黄雄松)

作者:文信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