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梁启超谈家庭教育》新书发布

作者:文迅   2020年06月22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6月21日,上海古籍出版社在思南书局召开了《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梁启超谈家庭教育》一书的新书发布暨读书分享会,并同时在当当网和B站进行了直播。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吕健与嘉宾共同主持了新书揭幕仪式,责任编辑刘海滨、同济大学教授张文江、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邓秉元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感悟。《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梁启超谈家庭教育》的纸质书和电子书当天在当当网上书店、掌阅、得到、亚马逊、豆瓣、京东、十点读书等购书平台同时发售。

《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梁启超谈家庭教育》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梁启超 著,彭树欣 选评
出版时间:2020年05月

6月21日父亲节,适逢夏至。上海古籍出版社选择这一天在位于中西合璧的近代老建筑群落、富于海派文化气息的思南书局,为新书《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梁启超谈家庭教育》召开了新书发布暨读书分享会,并同时在当当网和B站进行了直播。该书的纸质书和电子书当天在当当网上书店、掌阅、得到、亚马逊、豆瓣、京东、十点读书等购书平台同时发售。

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吕健与嘉宾共同主持了新书揭幕仪式,之后进入了读书分享时间,担任现场主持的是复旦大学史学博士、本书的策划和责任编辑刘海滨,谈到策划这本书的缘起,刘博士如数家珍:梁启超被称为“史上最成功的父亲”,九个儿女个个成才,且文理工兼备,成就“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佳话。这主要是从后来者的眼光来衡量,梁启超家庭教育“成功”的关键恰恰是继承了传统以修身做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成才是水到渠成的结果。其家庭教育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典范,德育、智育、情感教育融为一体。他首先是一个对子女充满“爱情”的爸爸,留下了400多封给儿女的家书。本书的编选和注释,是基于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父母的需求,希望对于当下教育和家庭教育起到引领和借鉴作用。

来自同济大学的张文江教授,对于梁启超的教育风格倍感亲切,因为张老师当年在校做研究生之外,又跟随潘雨廷先生接受传统的经典教育,后来张老师也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在家中开设课堂讲读中西经典,听课者除了在校生以外,更多是慕名而来,各种身份、年龄的都有,在客厅里席地而坐挤得满满当当,疫情期间改为网上授课,外地、海外的人也加入进来,听课的人更多了。

张教授从书名讲起,说此书经历了近代、现代,直到当代仍有其重要的意义,梁启超的家庭教育实际是从自我的修身扩充到齐家,古人的修齐治平是贯通为一体的。作为近代人物,梁启超会通儒释道三教而归宗于儒,其做人做事有其鲜明的特色,其实就是《易经》所说的自强不息。这也是梁氏家庭教育的根本。

张教授总结道,家庭教育有上中下“三策”:下策是注重知识技能的学习,这其实是现代家庭最常见的教育方式;中策是以身作则,即古人说的身教重于言教,家长做儿女的表率,侧重于德育;上策是提升家庭的“天花板”,最好还能开一扇“天窗”,引领子女走上一条精神的超越之路。梁启超有意识地走上策之路,所谓“九子皆才俊”的根本在精神层面,但也促成了各自在知识技能方面成为专门人才,可见上策是可以包含中下策层面的成功的,反过来却不能。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邓秉元说:家庭是人类最后的堡垒,但同时也是天下最难处理的关系。传统儒学重视家庭伦理,对父子、母子关系有着深刻讨论。但可惜,在历史时代的不断变化中,许多流俗观念其实是与其本来含义背道而驰的。譬如明清以来作为礼教核心内容的孝道,便是一个显例。重温梁启超家书,并重新讨论这些问题,或许可以给时下的传统文化热潮提供一点借鉴。早期儒家所理解的父子关系,是一种以亲情相连接,但又有所节制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建立在子对父的身份依附基础上,而是首先保有独立的人格。儒学是讲求生命的学问,生命的真谛在于自由,而自由的真正基础,就是这种独立精神。没有人格的独立,谈论生命、自由,乃至人类一切美好的词汇都没有意义。这是我们今天重温古典的家庭伦理所首先应该注意的。这一点在梁启超身上,圆满地体现出来。在邓秉元看来,这也是梁启超家书最有价值的地方。

在直播中,现场、网上的读者积极提问,并与两位嘉宾互动讨论。发布会超过了预定的两小时,热情的读者在发布会结束后还迟迟不愿散去。一本好书穿越历史时空,与当下的生活发生了紧密的连接。

 

(本文编辑:杨婧;编助:安安)




作者:文迅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