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经济新引擎——兼论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一书,是突破西方主流经济学体系之作。书中解释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成功经验,构建资源生成领域经济新引擎。汉英对照,阅读体验升级。
《经济新引擎-兼论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博雅双语名家名作)》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作者:陈云贤
出版时间:2019年11月
“政府与市场”关系,可谓经济学中的哥德巴赫猜想。本书从世界各国三类资源界定,到各国经济发展不同阶段资源配置的特征,揭示出政府的双重经济属性,指出市场存在双重竞争主体,成熟市场经济需要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有机结合,世界各国成功的政府都离不开超前引领,政府需要在创新中竞争、在竞争中创新,于是,就有了在世界各国的资源生成性领域,找到经济增长点、开拓经济新引擎之路径。中国的改革开放、创新发展为这一理论提供了广泛的素材和资源,这一研究成果又将融入于世界经济理论,服务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过程之中。
本书突破了西方主流经济学体系和市场理论框架的局限:首先,在市场经济理论方面,本书提出成熟的市场经济是“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的经济。具体来说,本书分析了“市场经济横向体系”,即资源配置、资源稀缺、资源生成,以及民生经济、产业经济、城市经济和各类型经济在市场横向体系中的角色、作用;探讨了“市场经济纵向体系”,即市场要素体系、市场组织体系、市场法制体系、市场监管体系、市场环境体系和市场基础设施,这六个子系统组成了市场规则在其中发挥作用,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的有机整体;分析了“市场竞争双重主体”,即产业经济竞争主体主要是企业,城市经济竞争主体主要是政府,两者相互区分、互相联系,成为各国产业提升和国家发展的双重原动力,指出产业经济竞争和城市经济竞争都需要遵循市场规则,企业和政府作为双重竞争主体,首要的仍是遵循市场规则,参与市场竞争,同时政府在其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提出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很多理论与实践问题,不是市场本身的问题,而是源于传统市场理论的缺陷和现代市场理论的空白。
其次,在经济学体系方面,本书提出了创建中观经济学架构的设想:微观经济学以产业经济为载体,从商品、价格、供求、竞争、均衡分析入手展开的阐述较具完整性,而宏观经济学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中既具有可行的一面,又有需要改革创新之处,因此应创立以区域经济或城市经济作为运行载体、区域政府作为竞争主体之一,并在新生成性资源配置中发挥政府竞争作用的中观经济学体系。这对纠正传统经济学体系的缺陷和填补现有经济学体系的空白,有着积极的创新发展作用。
最后,在世界各国经济增长方面,本书提出了经济新引擎理论。这种新引擎,在资源生成领域,有别于产业经济和民生经济,现阶段主要体现在以基础设施软硬件投资建设乃至智能城市开发运营为主体的城市经济发展中(接下来还会逐步体现在太空资源、深海资源以及极地经济、网络经济的开发运营中)。这种新引擎对世界各国而言是新的经济增长极,因此应全力推动以基础设施开发建设为主体的投资新引擎、创新新引擎和规则新引擎。它有别于“贸易引擎”,将促进世界各国经济可持续增长。
作者陈云贤,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哈佛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客座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知名券商广发证券创始人。曾任广东省副省长,佛山市常务副市长、市长、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佛山市顺德区委书记。著有《超前引领——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思考》《论政府超前引领——对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探索》《中观经济学》《区域政府竞争》《证券投资论》《投资银行论》《风险收益对应论》《国家金融学》以及《Foresighted Leading: Theoretical Thinking and Practice of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Leading: Theoretical Thinking and Practice of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Government Foresighted Leading: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World’s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Mezzoeconomics》、《Regional Government Competition》 等经济学、金融学中英文著作21本。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家》等杂志发表专业论文百余篇。
(本文编辑:杨婧;编助:黄雄松)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