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深圳土地整备:理论解析与实践经验》为从业人员提供有益借鉴和决策参考

作者:文迅   2020年05月19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推出了《深圳土地整备:理论解析与实践经验》一书。这部作品可作为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研究人员拓展研究视角、城市政府和研究机构创新存量用地政策、存量开发从业人员提高业务水平的有益借鉴和决策参考。

《深圳土地整备:理论解析与实践经验》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施源 林强
出版时间:2020年02月

土地整备是指对零散用地进行整合,进行土地清理及土地前期开发,是切实缓解土地供需矛盾,提升政府掌控土地资源的能力,必须反思长期以来导致被动局面的征地拆迁制度,积极探索土地管理的新手段、新模式这样一种有效的土地管理新模式。它的工作内容包括通过收回土地使用权、房屋征收及拆迁、土地收购、征转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填海造地等方式,对零散用地进行整合,是解决土地历史遗留问题的重要手段。

实施土地整备是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加强社会建设、改善民生的重要保障,是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

适逢深圳建市40周年,《深圳土地整备:理论解析与实践经验》一书于2020年1月问世。该书以深圳存量用地开发模式——土地整备为窗口,一窥深圳规划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内涵,为高度城市化地区的存量发展路径探索提供经验借鉴。

图书简介

书中介绍了深圳市存量土地开发重要模式——“土地整备”。全书分为“理论基础—制度创新—案例实践”三大篇,系统阐述了土地整备模式的理论基础、演变历程、制度构建、政策体系、实施机制和案例实践。

“理论基础篇”梳理了相关学术理论和国内外城市的先进经验。

“制度创新篇”介绍了深圳土地整备的制度框架,阐述了以市-区-街道-社区-市场为多方参与者的治理体系,介绍了规划统筹计划-计划引导方案-方案指导实施的实施机制,构建了土地-规划-地价-资金的政策联动机制。

“案例实践篇”选取了3种类型的8个典型案例进行介绍,阐述了土地整备政策工具的运用。

精彩内文

作为深圳存量用地开发的重要模式之一,土地整备自2011年确立以来,快速发展成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制机制及系统的政策体系。它以公共利益和城市整体利益的需要为出发点,由政府主导落实,通过多方利益统筹协商,综合土地、规划、资金、地价等多种方式,把权属复杂、零散低效的用地梳理整合成产权清晰、成片、成规模的用地,为城市发展谋求更大、更高质量的发展空间。


深圳城市发展和土地国有化历程

深圳是世界城市发展史上极为罕见的个例,用短短40年时间就完成了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由一个边陲小镇迅速蜕变为一座现代化国际化超大城市,创造了人口规模增长500倍、GDP增加12000倍的“深圳速度”和“深圳奇迹”。


2018年深圳市土地利用现状图


原农村社区控制用地空间分布图

深圳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40年的高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一代代深圳人始终秉持的“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以推动理念、制度和体制全方位创新,有效激发了城市发展的活力和动能。土地制度改革在这场时代洪流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土地整备潜力的综合分类图

1987年,深圳敲响了土地拍卖“第一槌”,掀开了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大幕。此后,为满足城市迅猛发展对新增用地的巨大需求,在国家支持下,深圳继续深化改革创新,改变传统征地模式,于1992和2004年创造性开展了原特区内外土地的统征和统转,率先实现了土地所有制结构的一元化,促进了原特区内外的快速城市化进程。


土地整备典型案例分布图

(本文编辑:杨子欣;编助:安安)

作者:文迅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