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建投书局:没有完美的书店,只有打好手中的牌

作者:胡一格   2020年03月13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每家书店都有独特的基因,没有完美的书店,打好手中的牌,是唯一的选择。对建投书局而言,疫情是困境,进入直播世界是无奈之举,但却发现它提升了自己的眼光和格局。在新的平台上,书店之间不是竞争关系,而是有了更多合作的空间。如果越来越多的书店在这样的平台上发声,也许一个书店的联盟就形成了。

 

建投书局

疫情就像一场考核。

每个生命体带着不同的成长背景和生命轨迹,但都来到这个点上,接受考核。而一家书店,谁又能说不是生命体呢?

每家书店都有独特的基因,就像抓了一手牌,有好牌,也会有烂牌。没有完美的人生设定,没有完美的书店,打好手中的牌,是唯一的选择。

建投书局

建投?建设?建材?建筑?
基因给予书局的支持和局限

百道网:建投书局现在有没有推会员卡?

建投书局:没有特意推。目前大家都很艰难,建投书局虽然还没有触及短期生存的问题,但长期发展的问题还是不容小觑的。疫情时期没有着急去推广会员卡,一方面的原因是我们希望能够先把服务做好,让读者感受到我们服务后再选择成为我们的会员;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建投书局去年才有第二家旗舰店,会员卡系统还在升级完善中,希望能把线上线下,图书商品和活动联动起来,给读者更好的体验和更丰富的权益。之前我们比较注重线下,利用线上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加强。

建投书局

建投书局是综合性投资集团中国建投旗下专注于文化产业运营的平台,集团投资项目重点关注金融服务、工业制造、信息技术、文化消费等行业领域,其中在文化产业板块,投资了新星出版社、芒果TV、华策影视等文化企业。

作为小而美的国企一级子公司,疫情没有让书店马上陷入短期生存困境——这是建投书局的基因优势,但基因带来的不仅仅是优势。

大家都知道名字对于品牌的重要性,建投书局是以传记为主题特色的,定位是“文化空间的运营者、文化资源的整合者、文化内容的生产者”。品牌部总监李璐调侃道:单向街、先锋、万圣……这些名字一听就是很有人文的味道。建投?很多人直接管我们叫建设书局,以为我们是卖建筑、建材类书籍的,我们常常需要给读者普及建投书局名字的来历。

名字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其实很重要,而这种先入为主的优先效应,容易影响消费者的品牌选择。怎么办?只能靠书店的行动一点点让读者们知道建投书局的理念,告诉大家建投书局是谁?现在有读者觉得,建投书局其实也是一个很酷的名字。

道理说起来简单,但其中酸甜苦辣,很难对外人道。那是靠一场场活动、一本本书、一个个策划累积下来的。

建投书局线下活动

通过文化的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建投,是书局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现在很多人通过建投书局更加了解了集团,包括很多客户。”谈业务的时候,经常有客户会先到书局逛一圈,“原来书店的力量并不那么简单,文化的东西,是非常软性的。”提到这一点,李璐深以为荣。

虽然疫情没有带来马上就关门倒闭的压力,但实际上,这种危机感书局的同事们时刻都在体会。“作为投资集团下属的文化企业,我们的考核是非常严格的,对工作质量和收入的要求也很高,”除此之外,还有股不服输的劲头,“希望书店是能挣钱的。” 李璐说:“书店的压力非常大,同事们的危机意识很强,这也激发了昂扬的斗志。”

建投书局

年轻的同事,国企的领导
不同,意味着矛盾也意味着丰富

百道网:建投书局直播做得不错,最近有什么新的直播节目? 

建投书局:最近在做户外直播,走到剧场、美术馆,带读者朋友一起去逛逛。疫情之前,书局就策划了很多系列活动,比如:“从书店出阅读城市计划”,就是带读者去做微旅行。疫情期间,我们迅速调整方案,把它放到了更安全的线上。也等于是提前做了宣传活动。等恢复正常之后,大家就可以来参加线下活动了。我们现在的直播和原有的产品体系是一套的。

建投书局

建投书局有很多充满矛盾的地方。

很多人对国企有刻板印象,但我们经营考核特别严格,工作节奏和压力很大,创新活力蛮足的。“在国企的书店里,做出了创业公司的氛围。”

书店团队的同事都很年轻,领导大多是从集团过来的。有国企的制度和国企的要求,又有文化公司所能提供的开放的空间。

这样的基因组合,弥足珍贵。

不同,意味着冲击和矛盾。而面对和处理这些矛盾,正是不断扩容、不断丰富自己的过程。

建投书局

“集团内的金融投资企业也是书店的客户,他们的要求从来不客气、不含糊,可以说能够服务好他们,让他们满意,我们就能服务好更多的机构。这些客户的高规格严要求促使着书店必须拿出更好的服务质量,提供更加多元的文化服务,打造更专业职业的服务团队。也正因于此,我们对金融、地产等机构客户会有比较深入了解,我们能理解它们需要什么,知道自己能够提供什么,并具有一定的市场嗅觉与竞争力。”

建投书局就是在这样丰富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在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文化到底能创造什么的时候,书局有前期调研、有项目案例,可以主动告诉对方,我能为你做什么,你能收获什么。当双方达成一致,就能得到不错的生意。文化与经济,在这里可以完美结合。

疫情来袭,大家在观望、等待的时候,建投书局就行动了——2月3日开始远程办公,很多幕后的工作都提前展开。发展布局统筹有方、营销手段前沿、行动迅速有效,这是多年来不同的思路碰撞磨合的结果。“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这是几年的磕磕绊绊摸索出来的。”李璐感慨:“建投书局是一步一步获得读者的认可的,打出自己的风格,也能获得更多合作方的认可。”

建投书局

从“荒凉的写字楼”到书店品牌
吃过的苦,照亮前行的路 

百道网:我们书局直播能带来多少销售呢? 

建投书局:前几天梨视频做了一个采访,然后发出了一个视频,阅读量有六七十万,标题就是《建投书局直播3天卖10套书》。听起来书局很惨的样子,但我们自己觉得,其实对于书店是一个很不错的开始,是一种尝试。一套5本,就是50本。就是在实体店,也不敢保证1个店员3天可以推荐卖出50本书。

梨视频《建投书局直播3天卖10套书》截图

在建投书局看来,销售是直播的一个导向,但不是唯一的导向:满足读者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导读者的文化消费更加重要。疫情期间,读者们宅在家里容易焦虑和压抑,如果能通过观看书店的直播让他们拥有一时半会儿的轻松,用书籍延展更大的精神世界,那么这一场直播就是有意义的。同样,我们也希望通过直播让更多的人认识书店,认识书店的小伙伴们,结交一个线上的朋友,疫情结束后愿意到书店来看一看,也许就会带来更多销售的机会。

我们书局的直播更像陪伴式分享,将主题策划与书店员工的个人魅力相结合,给读者更加丰富、温暖的选择与体验。虽然是疫情倒逼,才尝试用直播的形式,但一旦开始,就没打算是一锤子买卖——“疫情限定”可以转化为“来日方长”,一直与读者陪伴下去。

换位思考:读者看直播,一定是对某个话题的内容有兴趣,不一定是冲着买书去的。书店如果能做足功课,满足读者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渴求,让他们从一个直播跟到下一个直播,就成功了。“书店直播现在有很多跟粉了,不点赞、不留言、不下单,但一周跟着,时不时给点反馈。”李璐分享。

这样的品牌思路,对建投书局来说也是有传统的。

建投书局的旗舰店开得特别慢。2014年第一家小书店在上海开业,2016年将它升级扩容变身为第一家旗舰店上海浦江店,2019年4月,才开第二家北京旗舰店。

“不是不想开,而是各种机缘,建投书局的旗舰店都开在了相对‘荒凉’的写字楼。”话题又回到了书店的基因上:考虑自身成本问题,目前书店的选址采用合作模式,都在写字楼里面。有的写字楼周边也处于刚开发阶段,比如上海旗舰店刚开的时候,北外滩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周边似乎只有几栋写字楼里有人,有点孤独。没有商场能带来的自然人流,就必须把内容、主题、质感做出来,让读者愿意上门。

“进入直播平台,你会发现你的对手完全不同了。以前,你的对手是书店,读者买书,不是来你家就是去他家。而现在,你直播的时候,可能刚好李佳琦也在直播。读者不想买书了,她想买口红,或者,她想看明星。”怎么办呢?从0到1,书店的直播一定需要有好内容的打磨,要关心了解我们的读者,以读者为核心,只有读者喜欢看你的直播,书店直播才能有自己的口碑。

所有吃过的苦,都是继续赶路的资源,也都会照亮前行的路。“从不为人知都慢慢做起来了,现在有那么多经验教训,也累计了很多资源,比当年的局面好了很多。”

建投书局

每件事都有两面性,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没有完美的基因,没有完美的书店,重点在于怨天尤人,还是组合牌面,升级打法。

对建投书局而言,疫情是困境,进入直播世界是无奈之举,但却很快就发现,它提升了自己的眼光和格局。

建投书局:在新的平台上,书店之间不是竞争关系,而是有了更多合作的空间。如果越来越多的书店在这样的平台上发声,也许一个书店的联盟就形成了。

建投书局:书店的进入,也会给直播平台带来不一样的东西:书籍的内容是严肃的,但是它的呈现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一个拥有自己个性的书店再加上书籍提供的厚度,进入直播渠道,会丰富这些平台。

 “那么,会不会有读者听了书局介绍,转头去别的网站下单的情况呢?”面对这个问题,李璐说:“这种情况无法避免,有时候也会很难过,但如果目标定得够远,就不会太计较这些,只要大家买书了,在哪个平台,都是好事,抱有更开放的心态,大家工作起来才会舒服和卖力。”

(本文图片由建投书局提供,本文编辑:宪爽)

作者:胡一格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