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近日,由草鹭文化策划、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八八沈公》新书签售会在Page One北京坊店举办。本书共收集了三十四篇关于沈公的趣事文章。作品通过各人以各眼看沈公,追忆他昔日辉煌的出版史,诙谐好玩的趣事背后,也是中国当代出版史的一个缩影。
《八八沈公》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脉望
出版时间:2019年08月
由草鹭文化策划、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八八沈公》近期推出,为纪念著名出版家沈公(沈昌文)的八十八岁寿辰,沈公的旧识、好友、徒子徒孙纷纷奔走相告,短短三个月时间,共收集了三十四篇关于沈公的趣事文章。在这些出版人、学者、媒体人的文字中,一个天真、狡猾、机智、幽默、随心所欲、放浪形骸的沈公形象跃然纸上。
近日,《八八沈公》新书签售会在Page One北京坊店举办。沈公与前《读书》执行主编吴彬、著名出版人俞晓群、资深媒体人陆灏、藏书家谢其章以及策划人吴兴文一起,聊聊《万象》、聊聊《读书》, “八八”沈公的八卦趣事。活动嘉宾主持特邀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副总编辑郑勇。
吴彬回忆当年在沈先生的领导下,“在那个时代氛围之下,我们每天都可以从文章中、文字中,人的接触中,感觉到那样一种新鲜、奋发,那种上进的感觉,心情是轻松、愉悦的,这样一种工作氛围,是我们能做出一本好杂志,能够齐心协力把一个事业延续下去的最大的动力。”俞晓群说,我们现在做这本书,主要是给历史留下个印迹,“现在这帮小孩知不知道当年的《读书》,知不知道沈昌文、吴彬。这个时代,我们最终能留下些什么,使我们整个精神上传承。沈先生确实一直带着我们这批人在中国的社会状态下一步一步往前走,我们确实受益良多。”陆灏回想当年老沈是怎么俘获他的心,甘于让他跟着老沈当29年的学徒,“90年,我在《文汇读书周报》当编辑,赵丽雅介绍我认识了老沈,他不断向我推荐作者,赵丽雅看到老沈对我很好,她就不理解。她就问老沈,这个《文汇读书周报》是一个竞争对手,你为什么对陆灏这么好。老沈对她说,你知道么,要消灭一个敌人,最好的办法是把他当成朋友。后来,赵丽雅就向我转达了,他说了这句话,我一辈子就跟定老沈了。”
这本书不是历数人尽皆知的沈公之光辉成就,而是说一说他的八卦趣事。他是武侠小说里“深蕴内敛的中年练家子”,他是一位无法复制的“思想的邮差”,他是“安徽打工妹”心中永远的偶像。他用宁波话畅谈“食经”,和“复印机小姐”谈恋爱,随身携带着装有五十页“著译者”和“关系户”的PDA。当然,也少不了他对书的“痴爱”,他自成一派的“出版经”和处世之道。他是智者,他是仁者,他是狂狷者。他是常背着双肩包,自称“不良老年”,独一无二的沈公。
这部集子通过各人以各眼看沈公,追忆他昔日辉煌的出版史,诙谐好玩的趣事背后,也是中国当代出版史的一个缩影。
沈昌文:
自80年代起,沈公的名字就在出版圈如雷贯耳,他主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策划“新知文库”“现代学术文库”丛书,在知识界、思想界引起极大反响。他任主编的《读书》杂志,被青年读者视为精神启蒙,影响了好几代读书人。
1931年9月26日生于上海。1949年至1951年初,在上海民治新闻专科学院采访系肄业。1951年3月考入人民出版社(北京),任校对员、秘书、编辑等。1986年1月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出版《宽容》《情爱论》《异端的权利》《随想录》《蔡志忠漫画》《金庸全集》《爱默生集》等影响大时代知识面貌与格局的人文图书,十年后退休。
1980年3月起兼管《读书》杂志编务,任副主编、主编,迄1995年12月。
1997年起,主持自己的“工作室”,与辽宁教育出版社合作,出版“书趣文丛”“新世纪万有文库”两套大型丛书及《欧洲风化史》等上百种思想人文图书。发起创办《万象》杂志,退休后一直活跃于出版界。
(本文编辑:杨子欣)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