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208.李恂恂——新时代出版人才创新培养研究

作者:李恂恂   2019年10月27日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李恂恂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编辑中心编辑

摘要:我国在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下已经变成一个网络大国,这也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电子阅读、听书、书籍的影视改编等方式充斥我们的阅读生活。应对新的时代条件,出版人才的创新培养应该着重完成几个工作:技术人才的培养、业务重心的确立、版权和IP问题的研究和解决、盈利方式的探究等。

关键词:新时代;出版;人才培养;数字出版;移动互联网

1.引言

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来看,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总体规模达到7.72亿,其中手机网民达到7.53亿。通过网络进行书籍阅读活动的人数达到3.78亿,其中几乎99%的人群通过手机进行书籍的阅读。

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的是阅读方式的转变、书籍更为便捷的传播、书籍作品的娱乐化发展,还有跟随着阅读方式的转变而转变的“知识收费”问题、书籍内容的多样化等等。我们在这里以移动互联网作为例子来进行说明,主要是因为移动互联网的便捷性以及未来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我们也该注意到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书籍阅读的惊人改变。

阅读方式上,我们已经拥有了手机APP和各种新媒体,如第一,微信读书为代表的深度读书,将纸质书转变为手机读书的简单方式,这种阅读方式仍然需要用户或者读者以自身的阅读和思考为基础;第二,喜马拉雅FM听书,通过音频听书现在已经占据非常大的读者市场,它在应对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方面具有不错的优势;第三,各类网络文学阅读APP,这类APP以网络文学为基础,在现今的阅读生活中在我国读者中拥有很大的用户群体。

作品的便捷传播是人们眼睛能够直接观察到的现象,同时也包含了一些阅读现象的革新。如过去建立在读者与作品之间私人性基础上的阅读体验,如今通过移动互联网构建成为作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读者与出版社之间的可操作的直接交流。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不再局限于时空和交流方式的新型阅读对知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仍不可知。

书籍作品的娱乐化、产业化的发展。这些年我们已经看到许多形式,或许你会忘记四大名著早已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甚至是改编成连环画等,这是书籍比较早的娱乐化、产业化发展案例,算是发展“IP”文化产业的先驱了。再到现当代作家的作品改编,如1987年莫言的小说《红高粱》改编成电影,2015年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改编成电视剧等等。再到近些年的网络小说的改编,但是形式更多样了一些,“吸金”方式诸多,如手机电脑游戏、动漫、电影、音乐、周边衍生产品等等。

在传统的出版行业中,我们看到的仍然是书籍的出版和一次性收取费用,即书籍卖出时的价格。不过,这些年以手机作为最主要移动端的普及状况的发展,我们看到了一些新的形式,即使是传统的从印刷厂里走出来的书籍,也开始结合一些新的传播和互动方式,甚至是“知识收费”方式。对于手机阅读来讲,手机APP以及新媒体(如微信公众号等)的开发公司也在尝试各式各样的知识收费方式。如微信读书这类比较偏向传统的软件中的VIP阅读,以包月付费作为其收费办法,这类软件是目前阅读软件的主要收费方式,甚至是喜马拉雅FM这种听书软件也是如此。购买电子书、打赏等收费办法也占据很大的市场。

书籍内容的多样化可能也是新时代出版人才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在经济继续发展的条件下,我们必然会面对更加复杂多样的阅读需求(这可能也涉及到阅读方式的多样化)。二次元文化、网络亚文化,还有诸多的文化形式会如何影响我们的阅读需求,这是进行相关书籍出版的人员必须去了解的内容。

2.传统出版在新时代的执着和挑战

所谓传统出版无非是纸质出版,传统出版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条件下,我们肯定要寻求某种转变。在国际环境中去看的话,我们也看到传统纸质出版的衰落,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书籍的衰落。在欧美国家,一些传统而又著名的出版机构也在谋求新媒体的出版转变与升级,加快传统出版与新媒体的融合已经是必然的趋势。从我们国家上市的出版机构来看,它们的公司战略都发生了许多改变,几乎每个公司都强调了传统出版与新媒体的结合。那么,新时代出版人才的培养以及传统出版人才的转变要如何做到呢?我们暂且提出自己的几点想法:

出版企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技术人才的培养,首先的问题是我们对于技术人才怎么定义。如果一个出版企业要进行新媒体与传统出版的结合,或者说它要走数字出版的道路,这就涉及到需要一部分人集中精力关注在传统出版的新媒体开发商,同时要积极吸取国外数字出版、新媒体融合方面的经验。具有的硬件设施、操作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市场推广和营销等等,这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去学习、研究、实验、推行和最后的检验,这非常需要长期的投入和反复的研究。

确定我们的业务重心

作为出版企业的人才,当然,作为其他企业的人才也是如此:每个板块的人员都要确立自己的业务重心是什么。如果说我们是一个针对少年和儿童的出版社,那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下,什么样的新媒体融合方式和数字出版方式更符合少儿的阅读习惯,当然,内容也是我们要讨论的重中之重,那是每个在出版企业工作的人员思考的主题。已经有非常多的书籍走上了和儿童影视作品合作的道路,也有很多儿童影视作品直接改编成了书籍。以每本书的特点去着手,或许对我们来说会是一个启示。假如这里有一本《儿童国家地理》的书籍,对于孩子们来讲,这本书是否具有更多可能性,如它背后隐藏的旅游、摄影、图书、影视、户外用品等等巨大业务内容的开发和具体的结合,这样一种结合又是否在我们的业务承受范围内,是否有利于孩子们去学习和增进这方面的知识文化,这都是我们在确立业务重心的时候需要去思考的。

版权和IP运营问题

互联网的信息极为流通,我们有时候甚至都忘了一本书或者一部作品它其中的内容在传播了无数次之后,是否真实或者到底是属于哪部作品。我国目前关于数字出版方面的法律仍然十分落后,数字出版的版权问题就是其中最大的问题之一。对于新时代的出版人才的培养来说,运用什么样的办法来保证自身出版企业的版权,这也是新时代出版人员需要注意的问题。这不止关系到一时的利益,更有意思和挑战性的是它直接关系到背后的读者群和消费者。

另外,在“IP热”的情况下,作为出版人员该如何去运营IP呢?一部作品该如何开发,开发的步骤又是如何?在原作品中存在的内容怎么进行深度挖掘?现今存在的开发形式,主要是游戏、动漫、出版、影视、周边等等,思考如何进行开发和进行何种形式的开发,也会成为出版人员的工作内容。

盈利方式的探究

文字付费。文字付费方式仍然是传统的、主要的付费方式之一。作为一个出版人员,在考虑出版盈利方式的时候仍然需要以传统盈利办法为主。因为它是最成熟的传播载体,而且即使在自媒体之中,文字输出仍然是最主要的。

音频和视频付费。不论是音频还是视频付费都是根据手机技术的发展而来,同时音频和视频的形式相较文字而言也更丰富生动一些。出版企业培养新时代出版创新人才,需要关注对传统纸质书籍的音频和视频开发,这类人才可能需要投入极大的精力去做这份工作。

虚拟现实付费。在虚拟现实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利用一项成熟的虚拟现实技术去开发出版内容,通过技术来对出版内容进行补充,并使之变得更加生动具体,甚至是直接进行体验,这或许能够激发读者或者消费者对书籍的接受程度和兴趣。

3.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这几年来,国家根据出版业的发展,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了相关法律法规。如何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有了明确的指导。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文化企业提供精神产品,传播思想信息,担负文化传承使命,必须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后来还提出了评估指标和计分标准。对于新时代出版人才的培养来说,仍然要以国家文化发展方向作为基础准则,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作品正面的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和审美启迪等方面的作用。积极出版思想性、艺术性和可读性有机统一的精品佳作,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较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是新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新时代出版人才创意培养的积极指导办法。

参考文献:

[1]华宇虹等.我国传统新闻出版企业与数字新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7.

[2]袁荣俭.知识付费:知识变现的商业逻辑与实操指南.[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

[3]欧阳友权.中国网络文学二十年.[M].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9.

[4]徐畅.贾玉文.从数字时代国外出版业现状看我国工具书出版的发展方向.[J].图书馆学刊.2016(9).

[5]刘大年.当代西方出版产业政策:变迁与趋势.[J].现代出版.2015(4).

[6]殷明明.非洲文学在新中国的出版及其特点.[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


作者:李恂恂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