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微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编辑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在不断推进出版人才创新培养战略。面对新使命、新要求,出版社只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出版人才创新培养的领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解决出版人才创新培养问题,实现出版社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 创新培养 党的领导
在2017年10月1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致词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作为文化事业的出版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被赋予了新的文化使命和历史责任。
为此,出版人必须深入思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这一根本问题,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才能从根源上解决出版社在人才创新培养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实现出版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一、为什么要培养出版人才
出版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把人类精神文化成果物质化、社会化并向大众进行传播。我国的出版业承担着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使命。只有培养出合格的出版人才,才能建设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继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1.新时代背景下,出版工作的特殊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加。在出版领域,表现为对精品图书的需求日益增长。新时代背景下,出版社不仅担负着多出书、出好书、出时代精品的出版任务,更担负着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传承民族文化、树立中国形象的社会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是我党对新时期新闻舆论工作的深刻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舆论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发展,新时代的出版工作要坚守社会主义思想不动摇,出版人才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出版工作实践,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2.新时代背景下,出版发展的新要求
新时代背景下,信息化发展对出版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不断提高。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给出版业带来巨大变革,新时代出版行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出版人才。大数据、知识付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出版界广泛应用,新技术应用能力已经成为出版人才的基本能力。现代数字出版物不再是纸质图书的附加品,而是以独立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传播。《2018-2019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收入规模超8330亿元,具体为8330.78亿元,较上年增长17.8%。
面对科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出版产业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大量具有媒体融合思维,通晓各类传播载体的传播规律、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出版活动中创造性开展工作,具有专业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全媒型出版人才。
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培养讲政治、有责任、敢担当、重情怀的复合型出版人才,是出版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009年,中办国办联合发出《关于深化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体制改革的意见》。在新时代市场经济下,面临严峻的市场环境和竞争,出版社要实现发展,必须依靠出版人才,在出版人才创新培养方面,如何选择什么样的人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出版社要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的新时代出版人才,培养信得过、干得好、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人才。
1.具有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的人才
出版社培养新时代出版人才要强化“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树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出版人才要坚持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加强对党的领导的自信,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在新时代背景下,出版人才要不断进步,成为出版社的核心力量,发挥自身优势,更好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承担起新时代赋予的职责和使命。
2.具有新时代创新意识的人才
编辑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在图书选题策划、组稿审稿、装帧设计、发行营销等各个环节都凝聚着出版人才的创新意识。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出版人才不再是单纯地将编辑能力、营销策划、技术知识叠加起来,而是进行专业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培养复合型知识人才,出版社要立足新时代的新任务新要求,建构人才所需的融合型知识体系,搭建媒体融合实践平台,通过正确的培训体系、良好的出版社文化熏陶加以引导和培养,完成出版人才的融合思维锻造和能力培养。
3.具有积极奋进、踏实肯干的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上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作为新时代的出版人才应响应新时代号召,敢于担当,以奋斗精神不断开拓进取。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勇于创新,以强烈的责任感积极投入到工作当中。出版社在人才培养的同时,应建立健全激励制度,调动出版人才的积极性,更好的激活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潜能,让人才能够信得过、干得好、留得住、用得上。
三、怎样培养人才
新时代背景下,对出版人才创新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从新时代的新要求、新任务出发,对出版人进行创新培养,使出版人才除了具备传统意义的编辑基本技能,还须具备与新时代的出版业相适应的各项技能。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培养方式改革,以促进出版人才创新发展为主,将知识、能力、素质提升并重,实施出版社持续发展的科学路径。
1.加强党对出版人才创新培养的领导
在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出版人才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组织要把出版人才创新培养当做出版社的重要事务,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出版人才创新培养工作的各个方面。坚持党性原则、牢记职责使命,始终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要培养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勇于担当的出版人才队伍。
2.培养终身学习的观念
推进出版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培养学习意识。出版人才只有把学习当做工作和事业去追求,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水平。出版社要明确培养具备综合素质能力的出版人才目标,制定整体培训方案,着重抓好核心成员的培养,建立出版人才创新自我培养制度。为出版人才营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激发终身学习的意识,促进出版人才自觉学习。
3.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层级培养
出版人才的专业领域及业务方向不同,出版社应该针对不同的出版人才采用不同的培养方案,确保所有人才得到的培养都是适合自身的。这就要求出版人才创新培养要实行多种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多种培训手段进行多种培训内容。出版人才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专业知识拓展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出版研究能力。
4.出版人才创新培养内容建设
新时代下,出版融合发展速度加快,新技术推广应用不断推进,对出版人才创新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出版人才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标准。出版社要以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为目标,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内培与外培结合、培养资料共享等多途经多形式的学习培训,合理地培养人才。
创新培养内容主要包括:有计划、有重点的为出版人才提供锻炼、提高、展示自我的环境和平台;根据实际需求,对专业领域核心人才重点培养,丰富技术经验及研发方法;安排出版人才参加国内外学术论坛及研讨会,了解专业技术的前沿资讯,掌握相关技术的最新情况及发展水平;出版社内容不定期的进行思想交流,进行研讨,相互学习;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培养资源共享;根据不同出版人才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锻炼,帮助他们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5.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建立完善的出版人才的激励机制,完善物质激励,重视精神鼓励,充分发挥出版社人才管理作用。只有建立起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才能充分激发出版人才的积极性,才能更好的激活出版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潜能。
出版社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有利于出版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激发出版人才的学习热情,提升自身的业务合作、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逐步打破按资排辈的晋升机制,要进一步加大岗位量化考核的内容和力度。
四、结论
新时代背景下,出版人才创新培养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文对出版人才培养问题进行探讨,从为什么要培养出版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三方面进行剖析,通过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和激励制度,希望出版社发挥人才培养优势,培养适应出版界需求的人才,引领出版产业前行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2]杨漾,紧紧抓住培养人的根本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17.
[3]陈莹,新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着力点[N].光明日报,2018-11-05.
[4]刘佳淼,新时期出版社人才创新培养的几个问题[J].人力资源管理,2018.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