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173.刘海静——新时代出版人才“五位一体”开放式协同培养体系构建

作者:刘海静   2019年10月27日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刘海静 人民出版社副编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出版行业必须认识到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高品质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致力于出版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生产出更多精品力作,加快实现我国由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当前,网络和信息技术裂变式发展,新兴媒体迅速崛起,特别是以云出版、移动阅读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出版,催生了以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为特征的出版产业新格局和新业态,对传统出版业造成很大冲击。面对新的出版生态环境,如何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的深度融合和可持续发展,如何促进我国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的跨越式发展,核心在于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出版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人才是出版行业顺应时代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和基础,只有培养出一流的人才队伍,出版行业才能真正拥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活力。然而出版行业作为一个特殊的综合性行业,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很高,需要的是能策划、精编辑、懂设计、熟市场、善沟通、会管理、跨学科、广知识、宽领域的复合型、实践型、应用型、创新型、国际型高层次人才。新时代要培养出这样的出版人才,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创新培养模式,秉持一种大培养观,构建“国家引领+行业塑造+学校奠基+企业发力+个体规划”的“五位一体”开放式协同培养体系。

一、国家引领:坚持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的出版事业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出版人才的培养事关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从国家层面加以引导,首要的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我们发展出版事业、打造出版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为了实现每个人的精神自由和充分发展。因此,我们在出版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人的主体地位,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一是要鼓励出版从业人员全面提高自身能力。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出版从业人员尤其需要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自然能力和社会能力、潜在能力和现实能力等不同类型的能力。二是要为出版从业人员自由发挥个性创造条件。人的个性是丰富多彩的,表现在体力、智力、才能、兴趣、品质、意志等诸多方面。一个没有个性的人不可能具有很强的创造力,有了创造力才可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才可以推动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出版行业需要的不是千篇一律的人,而是充满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因此,要尊重从业人员的特点、爱好、追求和兴趣,对其进行适当引导,调动其学习和工作的兴趣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其才智。三是要激发出版从业人员的主体意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不仅是要发挥其特殊属性,而且是要使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体、社会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出版从业人员要能够充分地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激励和自我完善,做到对自我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才能更好地履职尽责,为传承、弘扬和发展中华文明作出贡献。

二、行业塑造:培育高尚的出版职业精神

出版行业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生产和传播文化的重要功能,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是一份很神圣的职业,是一份良心事业,从业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应当持有敬畏之心和职业自豪感。然而近年来,随着出版体制改革的逐步落实,大部分出版机构转型为企业,使得整个行业的商业文化氛围日趋浓厚。一些出版人和出版社甚至片面追逐经济利益,生产出大量平庸化、同质化、低俗化的图书,不仅没有文化含量,而且编校质量粗糙,简直是文化垃圾。这种情况不仅造成了国家出版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严重污染了社会精神环境。因此,当前整个行业仍需在塑造和培育高尚的出版职业精神方面下大力气,引导从业人员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一是要积极发扬前辈高尚的出版精神。诚如聂震宁先生所言:“高尚的出版精神,是出版之本,是出版之魂,是出版之精要,是出版之所以能够受到高尚的人们尊重的缘由,是人类文明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出版业得以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出版精神是贯穿整个出版活动的灵魂,正是出版精神的存在,才让人们对出版事业的文化传承作用有更深刻的体会,才能支撑起出版事业的持久发展。出版行业组织和机构应当一以贯之地引导从业人员积极发扬邹韬奋、张元济、胡愈之等老一辈出版家高尚的出版职业精神,引导从业人员通过阅读《天才的编辑》《我与兰登书屋》《为书籍的一生》《总编辑断想》《书商的旧梦》《人书情未了》等书籍,更深切地体会优秀出版家的出版情怀和出版精神的传承,推动出版事业继续向前发展。近年来,中国出版协会、中国编辑学会、韬奋基金会等行业协会和组织一直很重视对编辑出版人员在社会责任、文化担当、职业操守、历史使命等方面的培育,笔者每年参加的继续教育培训班都会有相关专题的授课,获益匪浅。二是要高度重视精神层面的激励。出版从业人员作为文化产品生产的幕后工作者,社会存在感和社会地位不高,对于一本图书或者一篇文章来说,受到读者和社会高度关注的往往只是作者,而编辑出版人员付出的辛苦劳动却很少被提及。因此,相关行业协会和组织应当通过多组织一些技能比赛、评奖和论坛等活动来扩大出版行业的影响力、提升编辑出版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荣誉感。例如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韬奋出版奖、长江韬奋新闻奖、“韬奋杯”全国出版社青年校对大赛、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等都已经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三、学校奠基:实施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在出版人才的培养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起着前期奠基作用。首要的是把好出版人才培养大方向,切实践行国家层面倡导的以人为本培养理念,牢固树立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要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融入出版职业精神教育。在此基础上学校的核心任务是面向出版企业的人才需求实际情况实施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一是要打破学科专业的限制,将编辑出版专业和其他专业融合起来,既鼓励出版专业的学生在学好出版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其他专业领域的课程,也鼓励其他专业对出版感兴趣的学生选修出版专业课程。因为当前出版行业大量需要的是既精通出版技术又掌握政治、历史、哲学、经济、管理、文学、教育等具体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要在这方面做好双向引导和融合工作。二是要打破培养主体的限制,学校可以与相关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出版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联合培养。一方面可以开展案例教学,将深谙出版管理的政府工作人员、身经百战的优秀出版家和业界资深的出版领域研究人员请入校园进行授课;另一方面可以开展实践教学,与出版企业进行长期合作,定期安排学生走出校园到相关岗位上实习,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并提高出版专业技能。例如北京印刷学院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较多的探索,与多家政产学研机构合作,搭建了多元的培养平台和基地,特别是与多家出版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安排学生在大学阶段的最后一年到相关实际岗位上实习,期间学校与企业共同监督学生的实习情况。通过这种实践训练,学生可以获取丰富的直接工作经验,从而使自身能力与用人单位高度契合。总而言之,学校在培养出版人才上要始终坚持开放培养的理念,才能培养出现代出版业需要的专业+、技能+、互联网+式的复合型通才,从而满足出版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缺口需求。

四、企业发力:搭建人才成长的广阔空间

出版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出版企业作为出版专业人才的实际使用单位,要从企业中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对学校输送的人才进行继续培养,要遵循编辑出版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多方入手、多点着力,为其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多元的平台、搭建广阔的空间、营造良好的氛围。一是要针对编辑出版从业人员的短板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使其能够不断提高工作技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比如在当前企业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尤其要紧跟“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加强引导出版人员对新技术、新媒体的学习和应用。二是要重视编辑出版从业人员的职称评审。当前出版企业的人才层次普遍比较高,学历也都比较高,有很多硕士、博士,都希望通过努力取得进步和肯定,获得成就感,出版企业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为各类人才打通职称晋升的渠道。三是可以通过编辑出版岗位的轮换来提高编辑出版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比如,可以安排编辑人员去校对、发行等部门轮岗,通过在出版流程链上不同环节的锻炼和学习,熟悉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从而增强统筹能力、提升综合能力、强化团队合作。四是要鼓励编辑出版从业人员成长为学者型专家。编辑出版从业人员除了是杂家以外,还应当在某个学科领域进行深耕,达到较高的学术水平,具备和该学科领域一些有影响的专家进行对话的底蕴。出版企业的编辑只有具备了专家的潜质乃至达到了专家的层次,才能不断推出高品质的图书。五是要实施科学的考核机制,重视精神层面的激励。出版企业应当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考核指标。尤其要重视对社会效益突出的编辑出版从业人员的精神激励,对其所获得的各类奖项和完成的重点项目进行统计和梳理,表彰其精品生产的贡献和价值。出版企业在促进编辑出版从业人员持续成长的同时,反过来也能够推动企业自身的成长,通过成熟完备的制度和机制建立起编辑出版人才与出版企业的良性互动。

五、个体规划:制定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始终是主体。人之所以能实现不断超越,其支撑是人的主体性。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表现出的能动性和自主性,是主体在活动过程中的一种内在的特性。人的超越过程,即是人发挥其能动性、实现其主体性的过程。如果丧失了主体性,人就会失去追求理想和意义的支撑,其活动过程或超越过程也将失去动力。可见,新时代出版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双向作用的过程,既需要国家引导、行业塑造、学校奠基、企业发力,也需要编辑出版从业人员积极响应,只有将外在的驱动转化为内在的动力,内外同步、协调一致,才能达成培养目标。否则,无论外部的教育和学习环境多好、平台多高,也是“无本之木”。因此,编辑出版从业人员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极为重要。一是要对国家、行业、学校、企业所提供的优秀教育和学习资源、平台等有充分的认知,从而珍惜并利用好这些资源与平台,积极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二是要对自身所特有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有清醒的认知,理性审视自身能力的有限性,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和提升规划,补齐自身短板。三是要在对自身内外清楚认知的基础上制定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细致地规划出自己在职称和职务方面的晋升目标,并通过自主自律的学习和提升来逐步达到这些目标,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四是个体的职业发展目标要与新时代出版行业的发展相契合。编辑出版从业人员个体的成长建立在整个出版行业向前发展的基础之上,个体只有将自己的理想抱负定位在社会需要上,才能有光明的发展前途。五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出版行业极富挑战性,面对的是永远变化的环境和个体,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也没有一种策略可以称其为最佳,从业人员只有不断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才能促进编辑出版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因此,编辑出版职业是一个特别需要学习的职业,从业人员必须充分意识到终身学习的必要性,把工作和学习融为一体,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并随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不断提升自身各方面的素质,才能胜任所从事的工作,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从而有效促进出版行业与编辑职业的双重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新时代中国出版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任重而道远,需要一代一代出版人接续奋斗。而出版人才的培养和队伍的打造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国家、行业、学校、企业和个体层面形成合力,才能从整体上促进出版行业和出版人才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因此,新时代探索构建“国家引领+行业塑造+学校奠基+企业发力+个体规划”的“五位一体”开放式协同培养体系迫在眉睫。

作者:刘海静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