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164.王卓—— 从《萍踪寄语》中探究新时代出版人才的培养

作者:王卓   2019年10月26日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摘要:《萍踪寄语》是邹韬奋先生著名的一部新闻作品。从这部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他本人的思想,涉及了教育、政治、艺术等等方面。文中内容所到之处,无一不或详或略的透露了邹韬奋先生的思想和看待世界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作为当代人,回望邹先生所生活和挣扎的那段历史,可见他为新闻出版做出的杰出贡献是无法磨灭的。本文旨在通过《萍踪寄语》这本书,在邹韬奋本人所记录的所见所闻中,了解邹韬奋先生的事迹,探究邹韬奋先生的思想,挖掘其中可供新时代出版人借鉴与学习的精神,以其为标准来培养新时代出版人才。

关键词:邹韬奋 萍踪寄语 邹韬奋精神 人才创新 人才培养

一、读《萍踪寄语》有感

《萍踪寄语》这本书,是邹韬奋先生的一部新闻作品。它是邹先生在被国民党追杀时在逃往欧洲的途中写下的游记。这些游记被他在游览途中寄回国内发表。他是以一个新闻记者和文化战士的身份写这些游记的。就像他自己所说的,他的漫游各国“是抱着学习或观察的态度,并不含有娱乐的雅兴”[]。因此,他的《萍踪寄语》是不同于一般寄情山水的游记的,它有着深入的观察,翔实的材料,透辟的分析和丰富的内容。在书中,邹韬奋先生以冷静而公允的态度对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对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作了全面深刻的考察研究。特别是通过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对比,得出了世界潮流的趋势及中华民族的出路两大问题的答案。所有这些,显然都是同时代别的一些游记所无法企及的。无论在当时还是今天,都有着不可低估的战斗作用和认识价值[]。一九三九年周恩来同志曾经这样评价邹韬奋先生的这些游记:“关于关国的全貌,从来不曾看过有比这本书所搜集材料之亲切有味和内容丰富的。”从文学角度来讲,这本《萍踪寄语》作为游记文学它也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独特的成就。正因为如此,《萍踪寄语》在《生活》周刊陆续发表的后,立刻就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被人们称赞为“充满着爱与力的游记”。《萍踪寄语》出版以后,还有人这样评价它的艺术风格:“虽然全书延浸在一种严肃沉痛的情调之中,但读起来象一阵温馨的轻风一样,在每一行每一页里吹拂过去,我们看到作者的那枝笔是如何轻松、明快、有力,而又极其经济淡泊。”

邹韬奋先生并非第一个走出国门用游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在西方国家所见所闻的人。早在鸦片战争之前,就有许多早已深觉我们自身落后的志士踏上西方的土地。但是和这些先辈不同的是,邹韬奋先生不仅记录了他在游历过程中所见的新奇景色和人事,他还结合了我们国家的实际,重点考察了当地的政治情况。在访问出国在外的侨胞,深深检讨我们国家自身不作为不自重而任由他人践踏上午悲哀,他观察外国人对我们国人的看法,为我们国家在国际上卑微的地位痛心疾首。相较于那些出了国因为没有机会再闻国事而觉得心情舒畅的人,邹韬奋先生,却越发觉得“尽管耳不闻目不见,糟糕的国事和凄惨状况仍然存在,并不因此而消灭,而且一出国门,置身异地,夹在别国人里面,想念到自己国内的乌烟瘴气,所感到的苦痛只有愈益深刻。所以在途中所感到的苦闷,和在国内每日看着怄气的报纸并没有两样”。可见,他是时刻心系祖国的,在逃亡的路上,他仍然为祖国寻找一份希望,一条出路。邹韬奋先生的这本国外游记,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我们理所当然地应当重视它,研究它,在从中获得教育的同时,以此来纪念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文化战士。

二、《萍踪寄语》中的教育思想

在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述:“叶君对国内的教育,尤为沉痛地批评,他说荷兰人对于青年的科学知识,异常认真,尤其是算学、理化等科,教授非常严格,在小学中对这类基本自然科学还没有充分合格,即不许入中学,中学升大学亦然。他去年回福州一趟,见号称大学的某校,其所用课本的程度仅及荷人所办的初中,如此徒务虚名,不求实际,他叹为徒然误人子弟。叶君所慨叹的事实,记者虽不知其详,但我国教育之徒务表面,关于基本知识之马虎,使学者缺乏缜密切实的科学训练,实属无可为讳的现象。”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邹韬奋先生对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急切希望。他深刻且准确的认识到,我国的教育知识徒于表面,所教授的都是马虎的基本知识,甚至国内的大学所教授的是国外的初中课本。但是他对于教育的思想绝不是仅仅限于观察和认识表面的现状。他还深刻的思考了内因以及在发展教育前面临的重重难题。

“现在的国事弄得这样糟,青年们触目惊心,时时受到悲痛的刺激,怎样能使他们安心于什么实学?”他没有只是一味的将现在的落后怪罪在谁头上,而是通过缜密的分析得到实属无奈的原因。“其次,在现在的状况下,就是有了真才实学,用到什么地方去?有哪一件真属建设的事业容纳得了若干人才?况且封建势力的遗毒弥漫于各处——尤其是和政治有多少牵连的事业,有了狐亲狗戚的靠山,阿猫阿狗都得弹冠相庆,否则什么都无从说起!实际的环境如此,要想用空言劝告青年如此这般,岂不等于石沉大海,于事实上哪有丝毫的效用?”归根结底,教育事业的发展,始终离不开良好的政治环境。国民如何想要自强向上,也终究抵不过政府对于教育的控制和引导。就算教育培养出了可用之才,可当时我国的动荡的环境根本没有人才的用武之地。因而,在邹韬奋先生心里,稳定政治,建立稳定的国家建设事业,才能真正给教育的发展以空间,为人才提供发光发热的地方。

三、《萍踪寄语》中的新闻出版精神

我们作为当代的传媒或是新闻工作者,如何观察和了解周围的世界?如何全面又客观的向国民传递信息?在调研中我发现有人提到,很多新闻工作者对于采访和编写,仅仅限于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即布置什么题材,就写什么内容,没有更多的心意和新意。这就很像我们现在在一些社交平台上看到的那些不负责任的文章。例如微信平台的公众号中,编辑往往起一个吸引人眼球含有歧义的标题获得点击量,但内容往往毫无营养或是冗长无味。这些被我们成为“标题党”的小编,常常会招致骂声。每一位从事这一行业的新闻工作者,都不想被冠以“无良小编”的骂名,但事实上我们现在发展势头正猛的新媒体,正处在这种尴尬处境之中。

在书中,邹韬奋先生详细记述了自己的采访过程和心得。文中他全部以记者自称,体现了他严谨专业的态度和作风。他在采访过程中广交朋友,抓住一切机会采访各种人,同时也向各种被采访的人学习,努力扩大知识面,丰富自己报道题材和内容。通过飘流海外两年的实地考查和学习,邹韬奋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于是后来才将立场、观点以及方法转到马克思主义方面来。邹韬奋先生在《<曼彻斯特导报>的创造者》一文中,对英国新闻界公认的近代英国新闻业上最杰出的人物史各特,有过这样一段记述:“他一生在办报,也一生继续不断的在求学——广义的求学。”

他登上一艘开往欧洲的船,很快他便在船上结识了四位好友,并和他们一起游历了威尼斯。他和这些朋友无话不谈,总是和他们侃侃而谈起国内的现状,了解国人、华裔和华侨对国内现状的态度。他总是积极寻找各种机会采访他人,他们不仅包括中国人,还有途中遇到的华侨、英、美、德、意等国的人,可以说是他遇到的所有人他都没有错过采访的机会。在新加坡的一家旅馆大厅等候朋友时,主动和厅里一位看上去“似管事人模样的某君谈起话来”,从中更详细地了解到华侨的苦难,感受到了海外华侨的“公意”:对祖国不振作的痛恨和对祖国崛起的希望,在遇到500名男女青年时,他抓住机会问询,从他们口中了解他们眼中的法兰西。无论是在船上还是在游历的过程中,邹韬奋先生都十分善于观察,他发现了喜欢和中国人攀谈的荷兰人,发现了英籍夫妇对殖民地国家人民的歧视和不屑,他发现欧洲人都以为穿着整洁的黄种人都是日本人……这些细微的观察,从侧边反映了那个时期,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也真实地再现了中国当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卑微。邹韬奋先生通过广交好友、积极问询和善于观察三大品质,教会我们新闻采访最起码的基本功。

传媒工作者,必须是充分活跃的人,要做“社会活动家”,不然那些报道题材、写作“灵感”等等又从何而来呢?闭目塞听、孤陋寡闻是新闻工作的大敌。。善于向社会学习,则是传媒工作者最起码的“基本功”。

四、眼光独到,敢为人先——邹韬奋先生对诸事的深刻思想

中国优秀知识分子向来以天下为己任。邹韬奋先生也承袭了这种思想,负荷起了人类的苦难,探寻着中国的出路。但他的思想深度还远不仅止于此,他在关注中国国情的同时,还因在游历过程中见到了惨不忍睹的贫民窟和黑人时对他们产生了深深的共情心里。纵然国家有难,他心中还装着天下,装着其他国家的穷苦百姓。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很多大城市中,几乎都有很多大规摸的贫民窟。巴黎有圣登尼一带的贫民窟,纽约有东边纽约贫民窟和哈尔冷姆黑人区,华盛顿则有东南和西南区的贫民窟。邹韬奋先生深刻认识到:“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之下,我们如不为表面的繁华所蒙蔽.作进一步的观察和思考,就好象只见有一班人在那里兴高采烈地视为当然地吮吸着另一班人的血!”

同时,对于失业问题,邹韬奋先生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失业原是资本主义的必然的副产物,”是资本主义制度无法解决的一个矛盾。从表面上看来,各资本主义国家都有所谓“失业救济”,但是通过他对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深入调查,他了解到:所谓“失业救济”其实只是统治阶级为进免劳工阶级的狂潮,不得不勉强实行的办法。资本家勉强拿出来的这点钱对于广大失业工人来说.只能维持半饥半饱的生活。即便如此,资本家还要千方百计地加以限制和缩减,实际上很多失业工人根本领不到救济金。资本家最终还要以“生活费用突增,征收补助失业救济税等方式将负担转嫁到一般大众身上。

值得提到的是,他在那个还很闭塞封建的社会,对于女性的地位表现出了很先进的思想。一位先生在船上和他谈及对新欢的喜爱和对“大太太”的厌恶,邹韬奋先生悲哀无奈的说道“就是呆板的法律所能为妇女——在经济上不能自立的妇女——保障的,至多是物质生活的勉强维持,无法救济精神上的裂痕。”在街上遇到头披黑纱的妇女,他说:“这也可见该处妇女解放还在什么程度了。”能够想到男女夫妻间平等和谐的关系,甚至是关注到女性的精神世界,在那个时代都是超前又伟大的。

五、新时代出版人才创新培养

从邹韬奋先生的这本游记中,我们足以将其精神运用在我们新时代下出版人才的培养。首先,讲求人才的培养,我们决不能脱离科学的教育。书中韬奋先生认为教育不应浮于皮毛,徒于表面,同时他认为教育应在一个稳定的大环境中。在新时代下,我们已经有了稳固的政治基础,在培养出版人才过程,我们应先建设好当下的出版环境,让人才能在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下进行良好的学习和交流。韬奋先生作为一代出版家,他的出版态度严谨,作风专业。他为新一代传媒工作者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我们所培养的出版人,要做“社会活动家”,不能闭目塞听、孤陋寡闻,同时也要善于向社会学习。培养出版人才,我们还应使人才做到像韬奋先生一样,眼光独到,敢为人先,这样才能达到创新的培养目标。

(本文作者:王卓 北京印刷学院学生)

作者:王卓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