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163王雨瑶——“韬奋精神”的价值意义以及对现代出版活动的启示

作者:王雨瑶   2019年10月26日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邹韬奋先生,原名恩润,笔名取“韬奋”意为“韬光养晦”和“奋斗”,是我国著名的新闻记者和、、报刊活动家、出版家和政论家。一生都在为新闻事业不断奋斗,积累了丰富的报刊工作经验,提出了很多卓有见地的办报主张,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报刊思想,他的报刊思想和实践经验有着鲜明的特色,被称之为“韬奋精神”。这一精神不仅在当时的环境中对新闻事业与出版活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对新时代新闻事业与出版活动的进步也有很大的借鉴作用。韬奋精神,及时热爱人民,真诚真心的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邹韬奋先生自身正是这种精神的真实写照。

邹韬奋先生的影响之大,一方面是由于他个人的勤奋工作,他无私地把自己奉献于革命进步事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专注于新闻出版,而这个工作本身就具有特殊的社会影响力。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进步是邹韬奋先生一生的追求,因为这个目标,他有方向,有动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以新闻出版为事业,把自己的生命贯注其中。为了纪念邹韬奋先生,不仅仅表现在现在今天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韬奋奖,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韬奋书店,而更重要的是在于他的精神和他在这种精神驱动下所做出的贡献,影响了一代代出版人和出版活动。现如今在这个信息海量的时代,出版传播网络化的时代,媒介融合的时代;那些善于经营、懂得管理、真诚敬业的新闻出版家更要继续坚持传承弘扬韬奋精神,让现代的出版活动发展繁荣。

首先,韬奋精神最重要的核心是什么?我认为即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邹韬奋先生本人也提出要:“努力为社会服务,竭诚为读者服务,”推出一系列内容清新、水平一流、雅俗共赏的普及读物,并与读者之间形成了平等且亲密的朋友关系。心系人民这一点,不仅仅是出版活动主体(各大出版社、书店)的生存之道,也是微言大义。深处咨询爆发的互联网时代,这一精神要求更具有深层次的内涵,即重视各大出版社报社的经营管理、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重视出版文章作者的能力和品格等等。作为人民的喉结与眼睛,作为人民忠诚的朋友,为人民服务是从古至今最最重要的根基。身为一位出版人,我们更是离不开人民:我们出版资料的获取来自人民的撰写与投递;我们出版的内容关乎于人民的生活,反映人民的思想;我们出版面向的对象和利益群体是人民,要使人民爱看,乐看,懂看,满意出版作品。人民支持着出版活动的生存发展,出版活动成功后再反馈给人民,相辅相成,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因而我们要竭诚为人民服务、为读者服务,努力为社会奉献精品,以人民为导向谋划出版活动;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精心为读者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和阅读服务。

正是因为保持着这一方面,现如今一些报刊才能受到读者的欢迎,真切的反应人民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真实的表达出人民的所想所愿;真诚的为人民谋福利,成为人民的好朋友。才能人民所支持,所喜爱。

其次,韬奋精神还强调要准确地把握时代的脉搏,歌唱时代的主旋律,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打造优质内容,始终站在时代前列。这种精神是我们出版行业从始至终都必不可少的一种职业精神。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已今非昔比,而出版这一行业贵就贵在它的创新。邹韬奋先生本人也曾提出:“要用敏锐的眼光、深切的注意和诚挚的同情,研究当前一般大众读者所需要怎样的‘精神食粮’。”正是这样的思想支持着他领导《生活》与《大众生活》两部期刊以及生活书店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在当时“抗日救亡,反对内战”的时代发展趋势下掌握话语权,主导了舆论方向,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支持与认同。

在现如今的出版活动中更应该把握住这一关键精神因素。因为现在信息高速发展,更迭变化十分迅速,所以只有密切关注当下社会变革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充分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我们的出版工作才能落实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我们的出版物才能真正的占领市场,真正占领宣传舆论阵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欢迎。我们要放眼国内外乃至全世界,不断丰富自己的见解,跟上时代的脚步,及时准确的反映各类信新去完善我们的出版内容。

抵制腐朽的过时的思想内容,保持先进与正能量,与时代接轨。在内容为王的出版业,优质的出版内容是离不开出版人的努力的,因而对出版业人才的需求是旺盛的。最终达到的目标是要出版出人民真正需要的,所喜爱的刊物。

再次,韬奋精神也非常重视创新精神与献身事业,不折不挠。创新精神可以说是在各个行业中都不可或缺的精神,它让一个行业永远保持新鲜血液与活力,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我们今天的辉煌。而奉献精神就是一种非常基础的大义,我们每个人都将把自己的一生投入到相应的事业中,在这一路上,我们会有磨难与挫折,会留下汗水与泪水,但这也正如那些老话所说“风雨后才能见彩虹”、“坚持就是胜利”。

邹韬奋先生也把这俩种精神很好的贯彻下来,融会贯通,丰富他辉煌光荣的一生:他自1932年创立生活书店。1922年的邹韬奋先生一走出校门就投身于进步出版事业当中,立下献身于进步出版事业的宏愿。他一个人白手起家,在这途中屡遭迫害,三次流亡,一次入狱,八方转战。无论前路有多么黑暗,无论条件是何等的残酷恶劣,他依旧保持着自己对出版理想的一腔热血,九死未悔,不怕艰险,越挫越勇,以笔为刀,同黑恶势力与反动派战斗,至死方休。在这一生中,他不仅仅磨炼了自己的个人品质意志,更是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发展处为年出版刊物十多种和年出新书二百多种的大型文化出版机构,成为当时国统区传播先进思想、发展进步文化的主要出版基地。在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下,韬奋先生十一宣传传播先进文化作为企业的根本,采取各种富有创意的经营手段来发展业务,生活书店才取得了那样的辉煌成就。

在逝世前夕,邹韬奋先生也依旧强忍着癌症的折磨奋笔疾书留下《患难余生记》一书,为后世留下最后的文化遗产。他奋斗了一生,引领了一生,创新了一生。这是一种何等的气概,将两种精神都很好的发挥到了极致。

因而在今天,我们更不能摒弃这两种重要的精神。在这个物质丰盈的社会,我们应该努力抵制名利与金钱的诱惑,抵制歪风邪气的影响,插好出版大旗,献身出版大业,做到把出版事业“立在时代的最前线”,“置身于国家民族的大局之中”。以文化自信自强的立场和建设出版强国的战略眼光审视编辑出版事业;以职业尊严和发自内心的热爱,忠于职守、拼搏创新、百折不回、奉献一切的精神,为人民办好出版。

除此之外,我们现代的出版人还要大力培养创新精神,锻炼新媒体思维加强跨媒体能力训练,拓宽大数据视野。努力促进自己全面发展,去适应现在中央与上海推进的文化体制改革,努力完成发展文化事业和作大文化产业这两项相辅相成的任务,成为出版事业需要的人才,成为国家需要的栋梁。

“勤奋是基础,创新是关键,努力提高综合素质,永远保持昂扬的激情。”

最后,韬奋精神还指导着我们要坚持真理,追求进步。邹韬奋先生本人一生始终追求进步,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紧跟历史前进步伐,始终坚持真理,把出版当做战场,组织出版发行了一大批有关于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传播进步的思想文化、进行革命动员和民族救亡运动的重要出版物,如《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论持久战》、《论联合政府》等等。旗帜鲜明的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

邹韬奋先生一生为出版事业奉献牺牲、倾尽心血,为的是通过出版传播真理、伸张正义、推动社会进步。现如今我们倡导要弘扬韬奋精神,就是要坚持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传播人类先进文化,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提供精神力量,为人民文明进步事业点亮前进的灯塔。

继承发扬韬奋精神,对于我们现代的出版人来说意义重大。我们应该要始终包含满腔热情,尽一切所能团结服务好作者与读者的精神。正如邹韬奋先生所说:“生活书店可以说是由服务社会起家的”,“只须于读者有点帮助,我们从来不怕麻烦,不避辛苦,诚心诚意地服务”。我们就是要诚心诚意的团结作者,服务读者,为读者答疑解惑,得到广大读者的信任,再从作者和读者中获取对出版物与出版社的支持和帮助,推进出版文化事业得到更大的发展。

再过去的几十年间,中国一些重要的出版重镇已经在把握时代脉搏,唱响时代主旋律、传承和创新文化、不断壮大出版产业、团结作者和读者服务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改变。我们的前辈们已经谱写下了十分辉煌的业绩。但是在今天我们的出版事业发展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隐忧:就出版的地位而言,存在着被边缘化的危机,已经一度被人们认为是夕阳产业、冷门专业;就辐射全国、服务全国而言,存在着被地方化的危机,失去了一定的权威性和代表性;就关注严肃的社会话题和重大政治社会理论问题而言,存在着娱乐化的危机,更多的人们为了追求利益而选取极端材料吸引大众眼球,制造低俗的垃圾出版物。这一系列的危机都说明,我们现代的出版人今后所面临的问题更加严峻,所要面对的任务更加困难。如果我们不能秉承着老一辈人优秀的开拓创新奉献精神,那么我们就不能在主流出版领域起到引领作用,也就没有足够的能力创意的经营发展出版产业,那么,我们所追求的辉煌的出版事业可能只是一个口中遥不可及的梦想。

所以,学习和继承韬奋精神,让它继续在现实社会中发扬光大,指引前路。并且要秉持着邹韬奋先生的大公无私、廉洁奉公、乐于清贫的高尚品德,增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抵制不正之风的侵蚀。要以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介国外其他民族优秀文化为己任。严格把关,严格选择“文化食粮的内容”,决不让有害人身心健康的坏书和格调低下的出版物出笼。要坚持事业性、商业化两轮驱动、两翼齐飞,防止方向跑偏而误入泥潭。

面对市场保持清醒,保持个性、特色和文化品位,才是真正的出版人,才能真正赢得社会和读者的尊重与信任。

学习韬奋精神,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需要我们脚踏实地的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没有远大理想,或者离开自身条件去空谈远大的理想都不是韬奋精神。学习韬奋精神就要践行群众路线,不断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经颇感。让坚定的理想与社会责任感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充分利用韬奋精神这一巨大的精神富矿,让韬奋精神依旧光彩照人照大地。我们的出版事业不再是夕阳西下,而应该是蒸蒸日上。

(本文作者:王雨瑶 18编辑出版3班)

作者:王雨瑶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