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128.朱海涛——产学研一体,创新编辑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朱海涛   2019年10月26日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朱海涛 哈尔滨出版社 编辑

2019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了嘉峪关关城,他强调“当今世界,人们提起中国,就会想起万里长城;提起中华文明,也会想起万里长城。”长城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维系中华民族精神的血脉。长城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并在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出版领域,却未出现有关长城的专志,实为一大憾事。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坚守着出版人的初心和使命,善于发现,勤于思考,策划并出版了《中国长城志》这一大型丛书,全方位展现了长城的风貌,为长城修志。《中国长城志》是一部记述以中国北方长城历史和现状为主的大型志书,它试图按照方志体例的要求与规范,采取述、记、志、传、图、表、录七体,记录中国古代长城及长城区域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尽力展现各学科长期以来对长城的研究成果,从而阐释长城的历史价值及精神内涵,使之成为一部解读和认知中国长城、进而对长城展开系统研究的奠基之作。

《中国长城志》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是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项目自2007年启动,到2016年完成出版,历时近10年。该项目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投资,中国长城学会和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共同组织编纂,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承担编辑出版工作。《中国长城志》的出版填补了长城学术研究和出版领域的空白,具有重要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开创了一条以项目带团队的创新出版人才管理模式,走出一条产学研一体的人才培养道路,为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的后续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一、理论学习与实地考察并重,奠定出版人才培养的知识基础

《中国长城志》项目的主题为长城,出版体裁为志书,且这一项目的专业性强、涉及的面广、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为此,项目设立之初,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就在北京设立编辑部门—《中国长城志》编辑部(后改为长城出版中心),专门负责此项目的编纂工作,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的李纯任编辑部主任,同时借助中国长城学会的人才资源推进此项工作。另外,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还招聘了一批编辑,组建了编辑团队,此后,长城出版中心的编辑们便开始了漫长的求索过程。

多方拜访,奠定出版内容和体裁之基。由于国内没有专门研究长城的专家或研究机构,与长城有关的研究都分散在民族、军事、建筑等领域,且新编辑们对于这些研究领域也没有整体的认识,因此他们先从长城的相关知识入手,相继拜访长城涉及的领域的相关专家学者和科研院所,如拜访罗哲文先生、北京师范大学的曹大为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的李鸿宾教授、北京大学的李孝聪教授、北京大学的于希贤教授等专家学者,拜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家地理中心、中国文物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与专家学者见面时,编辑们虚心聆听专家学者们从各自专业角度对长城的解读,回到办公室后对相关论述进行加工整理,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为后续工作打好知识基础。同时,编辑们频频拜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从出版体裁上对长城进行深入研究,得到了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张英聘、王熹、谭烈飞等专家的支持,奠定了《中国长城志》的出版体裁基础。长城出版中心还专门邀请长城研究相关领域和方志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到办公室进行专门的知识讲授,这样就极大地拓宽了编辑们的知识领域,形成了对长城的整体认识,为《中国长城志》的学术性提供了保障。

实地考察与交流,直观感知长城。如果说对专家学者的拜访和长城专业知识的学习是从理论上了解长城的话,那么长城出版中心的编辑们深入长城沿线进行实地考察则是去“触摸”真实的长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实践知识反过来促进其理论水平的提升。长城出版中心的编辑们深入黄崖关、雁门关、居庸关、八达岭等长城的各个关口参与实际考察与测量活动,从实践的层面感知了他们的出版主体。同时,编辑们还积极参与长城相关领域的研讨活动,如明史学会组织的年会,慕田峪、八达岭及国家文物局等组织的研讨会,通过参加这些主题交流活动,编辑们对长城的认识更深入,也了解了长城保护与研究领域的前沿,听到了不同的解读声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通过理论知识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学习过程,长城出版中心的编辑们对于长城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了进行该领域研究的基础,为与作者交流和后续的出版奠定了知识基础,保证了《中国长城志》的学术性。同时,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还鼓励编辑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在长城出版中心设置博士后流动站,编辑出版《中国长城志》期间,几名编辑还同时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这些都是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注重编辑学术积淀结出的硕果。此为产学研一体人才培养的“学”和“研”。

二、创新工作方式,奠定出版人才培养岗位能力基础

作者定稿后,文字量约为2500万字(正式出版后为2200余万字),这样一个大部头的出版物如何审读,如何协调各卷之间的编校,成为出版方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因此,长城出版中心组织召开了一次编校会议,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领导、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领导等参加,同时邀请曾为《中国长城志》篇目设置、挑选作者、组稿献计献策的专家参加,会上初步制定了编辑工作规范,确定了由老带新、质检提前介入、校对增加专项审读环节、社领导和资深编辑最后把关几个工作模块组成的工作流程,以切实保证出版质量。

集团协调各方资源,以老带新,带动新编辑快速成长。由于长城出版中心的编辑都是刚刚入行不久的新编辑,工作经验不足,因此凤凰出版集团秉承了他们一贯严谨的工作作风,进行老带新的培养。集团层面协调各方面的资源,从江苏译林出版社、江苏凤凰出版社、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等兄弟出版社挑选出版专业领域资深的编辑,协助和指导长城出版中心的新编辑进行书稿的审读工作,从内容上、知识上、统一性上、逻辑上及极其细微的编校技巧上对新编辑进行指导,使新编辑快速成长。每一卷限定审读时间,提高新编辑的时间意识。同时,定期召开编辑会议,交流各卷在审读中出现的问题,制定解决办法,增加新老编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同时,还邀请老编辑专程到长城出版中心进行编校知识讲座,提高新编辑的专项审读能力。

质检提前介入,校对增加专项审读环节,督促编辑尽快成长。图书的质量是图书的生命线,为保证《中国长城志》的出版质量,在编辑审读结束之后,质检提前介入,按照国家图书质量检查的标准对书稿进行审读,发现问题,及时交流,编辑及时修改,并增加编辑间相互审读稿件及校对人员专项审读等环节,切实保证图书的质量,同时通过这些工作环节的设置,新编辑从中得到了锻炼,培养了质量意识,为后续出版物的出版奠定了基础,也培养出了合格编辑。

社领导勇于承担责任,做出版质量的最后防线。最后,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社委会领导带头集合本社几名资深编辑进行各卷审读和加工工作,从成熟出版者的视角审视稿件,总体上进行把关,确保图书出版。

通过老带新、质检提前介入、校对增加专项审读环节、编校知识交流、社领导最后把关等相关工作环节的设置,书稿达到了出版的质量要求,同时,也在工作过程中锻炼了新的编辑队伍,使新编辑向基本合格编辑迈进。在编辑《中国长城志》的工作中,新编辑将所学的知识及编辑技能应用到实践中,编辑、策划了一些衍生产品,如出版了《长城经典阅读丛书》《追寻远去的长城》《守望长城》等与长城这一主题相关的图书,策划了《长城经典建筑实测丛书》。通过《中国长城志》这一项目带动相关衍生产品的产出,锻炼了编辑队伍,此为产学研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产”。

三、全程参与,奠定出版人才培养的全面发展基础

在《中国长城志》立项之初,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就确定了编辑人员要全程参与出版流程的思路。因此,在书稿进入出版流程后,编辑们根据各自负责内容的进度,与出版部门、校对部门、排版公司、印刷厂和美术编辑等进行交流,制定各个环节的进度和时间,提升编辑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规划能力。同时,通过与各个部门的交流和协调,编辑们对出版流程有了清晰的认识,打破了大多数出版社编辑只负责文字内容的格局。编辑全程把控出版流程,有利于编辑的全面发展。在与各部门的交流过程中,编辑们也增强了审美意识、大局意识、统一意识和合作意识,对编辑未来的发展有诸多裨益,也为长城出版中心后续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2017年8月30日,《中国长城志》以93分的优秀成绩通过国家出版基金管理办公室的验收,项目完美收官。2018年1月10日,长城出版中心的主任李纯获得“全国十大出版人物”的荣誉称号,他是获奖人员中为数不多的中层干部,这份荣誉是对他十几年付出的肯定,也是对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秉持的出版人的初心和使命的肯定,同时也是对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坚持产学研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肯定。经由《中国长城志》这一项目培养起来的以李纯为代表的出版人将会继续努力,为了出版,为了凤凰,为了长城,更是为了出版业更好的明天。


作者:朱海涛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