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118.侯凤芝,黄奇杰——新时代出版传媒工匠培养创新实践探索

作者:侯凤芝,黄奇杰   2019年10月25日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8月21日在甘肃兰州看望《读者》编辑部工作人员时指出,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他强调,工匠精神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

媒体融合时代,出版传媒业需要重视倡导“追求卓越、崇尚质量”的工匠精神,创精品、树品牌,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精神食粮。如何培养新时代出版传媒“工匠”,成为高校出版传媒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

宁波财经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紧贴浙江区域媒体多、民营企业众、人才需求旺的实际,在高素质与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知识与技能结合的课程体系、专业与行业对接的实践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一、高校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的“三大痛点”

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数字、网络出版物和融媒体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基于网络出版和电子商务的普及,传统的编辑出版模式正受到按需编辑、即时印刷的网络编辑出版模式的严重冲击。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传媒业市场的新变化对编辑出版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今年2月25日在媒体深度融合工作推进会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的重要论述,积极适应全媒体时代发展大势,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牢牢掌握新闻舆论工作的战略主动,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媒体融合表现为内容融合、终端融合、机构融合、网络融合等多个方面。在媒体融合趋势下, 出版传媒业界要求编辑出版人必须具备对海量信息的分析、整合能力,对多种媒介技术的操作运用能力,跨媒体传播中的策划与管理能力。

近些年来,我国出版传媒业取得了可喜成就,编辑出版教育也取得长足发展,从1983年9月武汉大学创办我国第一个高校编辑出版学类专业――图书发行管理学专业以来,编辑出版学专业走过了36年的发展历程。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有85所高等院校开设了编辑出版学专业。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严重的问题和危机,表现为“三大痛点”:一是编辑出版学学科归属不明确。有的隶属于文学院或中文系,有的放在新闻传播学院或信息管理学院等。二是编辑出版学专业培养模式不新颖。编辑出版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型很强的专业,而多数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过于传统,数字出版已经成为当今出版传媒业发展的新趋势,数字出版在实践性和应用型方面对出版传媒从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课程设置专业特色不突出。受差异化的院校属性影响,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设置特色不突出,不利于专业教育发展。以上问题导致目前编辑出版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出版传媒人才不能真正适应出版传媒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编辑出版专业教育必须树立“大出版”“大教育”的观念,通过实施多元化学制,逐步提高教育层次;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用性;调整课程结构,强化开放性与兼容性;改进教学方式,重视案例教学法等措施,促进学科发展和产业进步,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二、出版传媒专业人才培养的“四种理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开放式培养体系,加强实践,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培养跨界复合型出版传媒专业人才,增强其跨媒体工作实践能力,前提条件是创新教师出版传媒业教育理念,开拓教学实践的多维空间。

(一)树立“导向正确”培养目标

出版传媒业既有商业属性也有文化属性,出版传媒活动要追求经济效益更要追求社会效益。编辑出版人才是文化事业的建设者,必须牢记自身的文化使命,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坚持出版的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出版文化导向。新时代编辑出版人才培养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统筹兼顾高等教育要求和行业培训特点,全面协调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通过人才培养理念的更新、培养目标的转变和培养模式的创新,培养讲政治、有责任、敢担当、重情怀的复合型出版传媒人才,加快推动我国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

(二)实施“跨界复合”教学计划

在由全球化、数字化和ICT革命推动的出版传媒业变革中,传统出版传媒业基于“把关人”模式的出版传媒生产路径正在被重构。“跨界复合”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目标,为大众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信息传播。出版传播生态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对出版传媒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出版传媒教育机构则承担着培养合格从业者的重任,所培养的出版传媒专业人才不仅要具有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科学思维方法和专业技能,具备开发纸媒形态的综合能力,还要拥有媒介产品营销能力,运用新技术和新媒介多种方式再现内容产品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树立跨媒体、跨学科、跨文化、符合科学的“跨界传播”实践教学理念。

(三)推行“差异竞争”定制模式

互联网时代,如何根据新闻行业和数字技术发展对人才的市场需求,制订科学、合理、准确的出版传媒人才培养目标,创新设计实用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是出版传媒业界和学界共同研究的重要课题。根据区域出版传媒业发展和用户需求实际,在课程体系设置、实践平台构建、师资技能培养和教学管理优化等方面,推行专业人才差异化定制培养模式,不断提升新闻出版人才服务产业发展能力,这是解决新闻出版专业学以致用的有效途径。

(四)强调“内容为王”能力实训

出版传媒业作为典型的“内容产业”,核心业务是对内容的选择和优化。“内容为王”已成为中外出版传媒业界普遍认知的从业理念。这一理论的提出者雷石东认为:“传媒企业的基石必须而且绝对必须是内容,内容就是一切!”

出版传媒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属于经验性的,内容生产编辑工作者如果缺少其他学科支撑,将很难胜任深层次信息整合的需要,因此,国家有关部门要求出版单位应安排具备较强学科背景的专业编辑人员担任学术著作的责任编辑,确保学术质量。

三、出版工匠培育实践创新的“五种模式”

宁波财经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在育人过程中十分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专业技能的提升,通过构筑“五种模式”,培养出版传媒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

宁波财经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自2012年开始招生,到2019年6月已培养4届毕业生共计262人,目前本科在校生266人。本科在校生和毕业生人数居全国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首位。262名毕业生全部就业,除了考研和境外深造,主要在机关、事业单位、各类媒体和企业从事文化宣传和新媒体运营等工作。

(一)强化“双师型”的教学团队建设模式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石,宁波财经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高度重视应用型“双师”教学团队建设,构建校内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校内8位专职教师,其中5位有省市级媒体和企业文化宣传实践工作经历,聘请的校外6位兼职教师分别为报刊、网站、出版社、文化传播公司的资深专家,为专业实践教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师资培育机制,全体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业余时间,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实践平台的作用,参与媒体和企业一线工作,一方面利用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为地方媒体和企业服务,另一方面使教师能够接触到业界最新的技术和应用。该专业还积极引入媒体和企业导师,组建应用型教学团队。借助校企合作单位如宁波市企业报协会、宁波市企业文化研究会的协助,聘请资深的企业内刊主编直接参与“报纸编辑理论与实务”“企业报刊编辑”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直接接触到业界的导师,企业导师利用自身丰富的工作经验,教授的内容生动有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突出“内容差异化”的课程设置模式

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上,夯实基础知识,突出实践教学,组建书报刊编辑实务、数字媒体编辑实务、县市区域传媒采编、企业媒介融合等课程群,使学生掌握扎实的新闻出版专业理论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编辑出版学专业实践教学课时占该专业总课时的54.6%。

“书报刊编辑实务”课程群包括报刊编辑基本原理、新闻策划与组稿、稿件选用与加工、标题制作与图像编辑、版式设计与创意等。“数字媒体编辑实务”课程群包括数字媒体编辑软件的运用、数字出版物设计与制作、企业网站策划与制作、微信公众号运营等。“县市区域传媒采编”课程群包括县报转型拓展发展空间、县市区域网络媒体创新研究等。“企业媒介融合”课程群包括企业报刊产品设计、企业通讯员队伍建设、企业新闻采写编辑评论等。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和区域融媒体特色的课程群,创新了以企业传播为核心的新闻出版理论架构与业务体系。

(三)构建“能力突出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所谓能力型课堂的构建,就是课堂教学紧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以实践教学、技能训练为核心,以项目与竞赛为抓手,体现实践性、应用性的特点,全面提高学生的实战性的职业技能,解决学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

课堂教学模式采用“教学任务带动、企业项目驱动、教师学生互动、服务社会联动”的多种模式。例如,“企业报刊编辑”课程将多家企业报案例纳入课堂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办报的精品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办报能力。“电子报刊设计”课程将《宁波工艺美术》期刊采编印制,作为课程实践项目,学生以小组协作方式全员参与,学生完成的作品得到合作企业的认可,推进了课堂教学与产业实践之间的契合。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宁波财经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教师将课程教学与学科竞赛项目相结合,实现“两个课堂”的零距离对接。“第一课堂”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文化建设、区域媒体业态无缝对接,完成编采、摄影、网络、文化等岗位能力培育;“第二课堂”通过实习实训、学科竞赛等,完成面向市场需求的职业能力提升。该专业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新媒体创意大赛、浙江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浙江省大学生摄影竞赛等学科竞赛,均有学生获得佳绩。专业教师还组织学生申报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内大学生科研项目”等大学生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开拓思维,深入社会调查研究,激发学生自主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掌握研究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采用“项目仿真式”的实践教学模式

通过建设校内仿真性实践教学环境、依托真实的企业项目,校企联动式培养区域媒体和企业传播人才,提高学生的跨界融媒体出版能力。

突出校内仿真性实践教学环境建设。校内建立现代传媒实验中心、企业报刊编辑工作室和宁波市企业报刊评估中心,用于开展仿真性实验、校企合作项目、学生科技竞赛指导等活动。依托企业报刊编辑工作室,编辑出版学专业师生共同参与了与原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合作开展的“宁波市企业报刊型内部资料编印质量评估”项目,该项工作已连续开展3年,共完成2轮评估和3个年度的月度审读,撰写了75份编印质量评估报告。编辑出版学专业2013、2014、2015级学生全员参与了编印质量月度审读和年度评估工作。企业报刊型内部资料编印质量案例直接引用到“企业报刊编辑”“报纸编辑理论与实务”等相关课程教学中,专业老师及时对学生在评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学生通过对大量真实案例的评阅,了解了优秀的企业报刊的编辑手法,以评促学,促进了学生编辑实践能力的提升。“企业报刊出版质量评估标准实践平台”荣获2019中国数字出版创新论坛“数字创新渠道应用”奖。

充分利用校内媒体资源,提升新媒体综合应用能力。校园媒体是学生参与度较高的媒体平台,尤其是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从学校到二级分院、各系部,都有自己的自媒体平台,这些均已成为学生课外实践的良好平台。宁波财经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建立了系部微信公众号,并利用“网络编辑理论与实务”、“报纸编辑理论与实务”等课程,在学习传统新闻采编和网络新闻编辑知识的同时,通过独立设计文案、编辑微信页面、定时发布文章等流程的训练,熟悉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和管理,提升了学生对微信等新媒体的综合应用能力。

积极构建校外实习实训“梦工场”。编辑出版学专业与宁波市企业文化研究会、宁波市中青华云科技有限公司等10余家单位建立了紧密型校外合作实习基地,每家实践基地各有1至3名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实习实训,为学生提供课余、假期、毕业等常态化实习,让学生亲身参与新闻采编工作,在实践工作中锻炼、提升能力。例如,宁波市企业文化研究会每年为编辑出版学专业毕业生提供多个实习就业岗位,先后有10余名学生到该单位实习并就业。

校企联动培养企业传播人才。编辑出版学专业所在的象山影视学院与宁波市企业报协会建立紧密型战略合作关系,联合开展“宁波市企业(医院)报新闻业务培训”,每年举办2期,截至2019年6月,已常规化开展13期,编辑出版学专业教师参与培训授课,共培训2000余人次的全市企业文化传播人才,提升企业(医院)报业务人员专业素质,在服务社会方面发挥了高校新闻传媒专业优势,产生了校企合作实质性效果。

(五)建立“成果导向型”的课程评价模式

宁波财经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在课程评价中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过程为基础、以多元为方法、以成果为导向”的考核机制。以“期刊编辑实务”课程为例,课程教学中,学生9~10人一组,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现有能力分配采编、设计任务,整个课程的教学安排根据期刊的生产流程来展开。从期刊的方案设计、选题策划、稿件组织到编辑加工,最后设计版面、制版印刷,全部由小组的学生协作完成。每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期刊的编辑流程中去,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强化实操能力。从实际效果来看,学生对小组的期刊参与热情高,各小组的期刊作品各具特色,质量较高。

参考文献:

① 张志强等.新中国成立70周年出版形态变迁[J].编辑之友,2019(9):26-32.

②侯凤芝.新闻出版“工匠”跨界培养模式探索[J].青年记者,2017(05):118-119.

③陈晓旷.新媒体环境下报刊编辑实务教学的改革[J].青年记者,2017(14):114-115.

④ 何志勇. 新时代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N].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8-10-09(002).

⑤ 李建伟.媒介融合趋势下的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03):147-151.

附录:相关图片

图1 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参加浙江全民阅读节志愿者服务活动

图2 宁波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学校“双创”博览会上欣赏学生编写的图书

 

图3 作者侯凤芝在浙江青田农家书屋调研

 

图4 作者黄奇杰在日本书店调研

(本文作者:侯凤芝 宁波财经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副教授;黄奇杰 宁波财经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教授)

作者:侯凤芝,黄奇杰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