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艳茹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编辑
2019年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峥嵘70载,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新气象,在高质量发展和深度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谋求创新转型,出版业也不例外。其中,科技出版机构承担着社会科技文化成果传播的重任,而科技出版机构的创新发展离不开科技编辑的工作,为此探究新时代科技编辑的成长路径就显得异常必要。
一、优秀科技编辑人才的内涵与特征
科技编辑,顾名思义,就是主要从事科技方面书刊编辑工作的人员,主要在科技类出版机构工作,如科学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等,主要是相对于一些综合类和文学类出版机构的非科技编辑而言的,不同类型的编辑之间有着工作内容和工作特色等的区别。比如,科技编辑与文学编辑相比,二者对稿件语言的关注点有明显区别,文学编辑比较注重语言的修饰性,而科技编辑相对更关注语言的专业性和简洁性。
那么,何为优秀的科技编辑人才?其具有哪些特征?编辑是一种服务型职业,为读者服务,为作者服务,既具有一般职业的共性,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总体来说,笔者认为一名优秀的科技编辑,应该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或者说素质:①敏锐的政治意识;②扎实的专业基本功;③强烈的创新意识;④良好的职业道德;⑤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二、培养优秀科技编辑人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这是出版和社会的需要。在整个编辑出版过程中,编辑工作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编辑联系着作者和读者,为二者服务,对于最终的成书或文章质量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编辑工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出版物的质量和出版社的效益,从而影响到广大读者和社会效益。
其次,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1]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因此,广大科技出版机构要积极响应党和时代的号召,勇于创新,培养一批优秀的创新型科技编辑人才,不断提高质量和效益,出版更多好的、高质量的出版物,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新时代优秀科技编辑的成长路径
新时代,新发展,鉴于科技编辑人才的重要性,我们有必要分析新时代如何打造一支优秀的科技编辑队伍,亦即优秀科技编辑的成长路径。笔者从2012年进入科学出版社石家庄分公司,那时分公司正好刚刚成立,可以说彼此见证了各自的成长。正是分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与悉心栽培,才让笔者从一个职场菜鸟成长为如今的一名成熟编辑。在此笔者谨结合自身的编辑工作经历和经验从以上提到的优秀科技编辑的五个特征出发浅谈一下新时代一名优秀科技编辑的成长路径。
(一)敏锐的政治意识
出版物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是向社会传播科技文化成果的载体,它关乎到人民生活、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因此,作为一名编辑,必须具有高度的、敏锐的政治意识,打造科学的、安全的、高质量的出版物,时刻心系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具体来说,一名优秀的科技编辑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面对纷繁复杂的出版内容,必须保持高度敏感,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如此才能在真理与谬误、科学与伪科学之间划清界限,在宣传党和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和传播科技信息方面,坚持正确的方向,贯彻好党的出版方针,使所办刊物能起到正确的政治导向作用[2]。
在出版物中遇到的政治性问题可能会有:①港澳台问题,为此必须始终牢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以此为指导来判断与处理港澳台问题。②民族、宗教问题。遇到民族、宗教方面的内容要高度敏感,坚持党和国家在民族、宗教方面的方针政策以及相关出版规定,以此为指导处理相关问题。③历史上国共两党关系及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一段历史时期的相关历史问题。为此,可以参考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3]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4]等文件内容,始终正确把握和处理好相关问题。④国际关系问题。处理此类问题需要学习党和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以及不断关注相关时政新闻,与时俱进,时刻明晰与把握好相关处理原则,正确判断此类问题。⑤作者的思想倾向和内容的方向问题。有时这类问题比较隐晦,需要高度注意。一些危害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如对很多负面新闻的宣传报道、泄密等)、宣传西方意识形态(如宪政等)的内容是坚决不能出版发行的。
功夫要下在平时,经常利用工作之余了解一些新闻时事,跟上国家思想的步伐。在当今移动互联和融媒体时代,学习充电的途径非常方便,我们想要了解新闻时事,可以通过报刊以及电视、手机、电脑等途径,如每天晚上的中央新闻联播、“学习强国”APP等。总之,需要不断学习相关内容,培养和保持敏锐的政治意识才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科技编辑。
(二)扎实的专业基本功
从一个职场菜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科技编辑,必须逐步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练就扎实的专业基本功。首先,需要不断学习本专业领域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出版规范与标准,同时还要学习与掌握语言文字以及一些排版和校对知识等基本编辑技能。比如各自出版机构的出版规范、国家《出版管理条例 音像制品管理条例》[5]和《图书质量管理规定》[6]、现代汉语相关语法知识等。
其次,一般一名科技编辑都有自己固定的策划和编辑领域,为此,需要不断学习和熟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跟上知识更新换代的步伐,多学习,多积累。如此,一方面可以更好、更顺畅地与作者沟通交流,另一方面在处理稿件内容时可以有更好的把握,提升编辑质量和效率。试想,让一个对稿件内容很陌生或者基本不懂的编辑处理稿件,能有多大概率带来高质量的作品?
最后,要想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科技编辑,知识面不仅要“专”,还要“博”。现在是信息爆炸和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之快远超人们的想象,而且学科之间的交叉越来越多——相信大家在自己的岗位上一定遇到过不少学科交叉以及与自己以前掌握的概念不同的稿件,这就需要我们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广泛涉猎,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成为各方面都懂一些的杂家。现在计算机、大数据、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发展,给人们阅读和学习带来很大方便,我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这些平台、载体找到、学习自己需要的相关内容,非常方便,如MOOC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
(三)强烈的创新意识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曾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为一名优秀的科技编辑,一方面要培养和坚持文化自信,正如党的十九大指出的,“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1]。同时,另一方面也要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学习新的,拓展旧的,如尝试数字加工,学习word和XML等强大的编辑和排版功能等,提质增效,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符合人民需要的出版物,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唯有如此,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
(四)良好的职业道德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1]。作为一名优秀的科技编辑,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编辑是一项琐碎,有时还比较沉闷的工作,而且我们可能遇到质量好的稿件,也可能遇到质量差的稿件,比如语句不通顺、参考文献不规范等,这可能会让我们大为恼火,但是作为一名优秀的科技编辑,我们必须发挥自己的爱岗敬业精神,想办法处理好此类问题,而不是随随便便就发火不好好处理稿件,这是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加强编前审读,先退给作者处理,待作者处理好之后再进入加工环节;参考文献、整理体例、誊抄作者样等一些“技术活儿”可以交给专门的技术编辑处理——当然,之后我们还得自己检查一遍,这样也可以解决问题,节省很多时间,使我们把精力主要放在稿件内容上,提高效率。总体上,一名优秀的科技编辑,在职业道德方面,就像有的学者所说,“最起码应具备这样几条:一是热爱自己的工作,乐于为他人作嫁衣,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二是善于发现人才、爱惜人才,把帮助作者、成人之美视为自已的天职;三是要有实事求是的作风,要有科学的态度,敢于坚持真理,对读者负责,对作者负责;四是谦虚谨慎,诚恳待人,平等待人,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五是作风正派,不利用工作之便谋取私利”[2]。
(五)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党的十九大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1]。出版物是传播社会科技文化成果的载体,影响巨大,为此,出版机构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生产人民满意的科技文化产品,而编辑作为出版过程的重要工作人员,就要以自己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时刻把控好稿件质量,并服务好作者,服务好读者,服务好社会和国家。同时,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作为一名优秀的科技编辑,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还体现在要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打造出更多、更好、更新的科技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峥嵘70载,辉煌新中国,新时代,新征程,作为一名科技编辑,作为一名出版人,理应不忘初心,锐意进取,不断增强自身素质,做一名创新型优秀科技编辑。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http://www.xinhuanet.com//2017-10/27/c_1121867529.htm[2019-09-19].
[2] 巴合提别克·塔依尔. 浅谈科技编辑的素质[J]. 新疆社科论坛,2007,(5): 80-81.
[3]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中国共产党历史[M]. 北京: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2.
[4]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1.
[5] 出版管理条例 音像制品管理条例[M]. 北京: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1.
[6] 图书质量管理规定[J]. 年鉴信息与研究, 2005, (3): 58-59.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