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92.杨坤林——数字时代美编的价值重构

作者:杨坤林   2019年10月24日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杨坤林 北京印刷学院 学生

伴随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发生了重大改变,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挤压下市场比重不断缩水,更加快速、便捷的数字媒体成为内容传播的主流形态,数字化传播时代,美术编辑的价值也在发生着显著变化。

一、美术编辑影响力在数字出版时代地位的变化

纸媒美术编辑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辅助阅读,美编应用美术技法,根据人的视觉规律来整理加工元素,使读者在阅读文章时流畅舒适,不会产生视觉疲劳。多数美编的工作是隐藏于文字之后的,“形式大于内容”的纸制图书并不多见。在传统的出版工作的内容部分,美术编辑参与的内容编辑的程度不高,但是在新媒体时代下,信息更替速度变快,文章需要每天以最新最美的姿态推出,美术编辑的地位也就与日俱增。例如常见的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等各种公众号都能按照一定的频率进行推送。信息传播的方式由单向传播改变成双向的互动传播,这就要求美术编辑在形式感上不断创新,多重运用新媒体编辑技能,增加作品的“形式上的美感”。

二、新时代下美术编辑的素质要求

1、美编的能力需要更加多样化

融媒体趋势下美术编辑要求拥有的能力不再只是单纯版面设计。随着获取信息渠道逐渐增多,互联网阅读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各大社交工具例如微信、微博、抖音短视频,都能对信息进行快速传播,面对同一内容主题,美术编辑常常需要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平台上设计编排发布信息,这就要求美编根据这些平台用户构成、内容特点、风格,以推出不同的编辑模式。所以,美编不仅要有美术功底,还需要掌握数字媒体运营相关的知识,以用户思维、用户视角来完成作品。

互联网时代,内容平台开放,人人都是作者,人人都是传播者,庞大的用户数量带来巨大的流动数据,为了不让自己的作品沉没在数据洪流中。以刺激读者分享行为设计为例,美编在做编排的时候需要不仅要考虑美观,还需要考虑如何设计能够刺激读者进行推荐行为——分享、转发、点赞,借用读者人脉来扩大阅读数量,实现用户的裂变增长。第一种方法,直接将“分享转发评论”写入文章中,正面的提醒读者进行推荐,这样的方式虽然直接,但是比较依靠文章优质程度,如果文章质量一般,大部分读者会忽略这条文字,文章设计编排也很难刺激读者直接进行推荐行为。第二种方法,将活动和奖励措施放在文章的末尾,吸引读者进行推荐行为。成本越高,效果也会是最好的,但是会考虑到资金成本,所以使用的次数不多。此外,有些文章会限制阅读的长度,分为两段式来强制读者进行推荐行为,这样的方式虽然成功率会相当不错,但是读者的阅读感受会相应降低,所以不建议使用。

如何增加阅读数量是美术编辑在数字出版时代下需要考虑到的问题,紧跟时代的发展,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创新出新的运营方式。

2、专业审美与专业技术要求更高

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出现了很多编辑素材和版式设计模版,利用这些已有的素材的确可以提高美术编辑的工作效率,但同时也使得美编的专业性受到冲击,互联网时代,如同人人都可以成为作者一样,人人也可以成为美编,工具使得人人都可以胜任简单的美术编辑的工作,专业美编的价值受到冲击。因此,美术编辑的专业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提升了自我的艺术素养,才能在千篇一律的排版样式中脱颖而出。

每一次设计都是新的学习机会,在设计的过程中不断的积累经验,学习和了解新技能,丰富自己的能力,这样就可以在下一次设计中运用到吸收到的知识。总结经验加上实际操作,不断创新编排的设计模式,让版面设计能够紧跟时代的潮流,美术编辑的能力才能从竞争力激烈的新媒体社会中脱颖而出,才能体现美术编辑独有的存在价值。

3、提高版面中文字与图片的转换更为重要

泛娱乐化的社会下,快节奏的生活、工作、学习导致人们与过去相比更加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获取信息和知识,愿意进行深度阅读的用户比重减少,大部分的用户还是乐于去接受短小、精炼的信息,快手、抖音等短视频类平台出现也是证明了这一点。

图片相对于文字会更加容易被读者接收,所以文字的编排显得更为重要。单一排版格式会显得单调无趣,大大降低读者的阅读兴趣。使用合理的编排格式,整个版面会更加清晰简明,部分文章内容还可以通过数据可视化或者小漫画的形式去展现。减少用户阅读时间的同时还可以增加文章的视觉效果。如果是介绍类、情感类的文章,适当使用表情包代替文字,在用图片表达复杂情感的同时增加文章趣味性。合理使用表情包还能够迅速带动读者进入文章情境。

4、确定用户需求,做针对性的设计

确定用户的需求可以提高文字传输的效率,同时还能确定营销的方向。不同读者群体,感兴趣的方向也会不一样。根据调查,移动阅读上男性倾向于阅读服务性强的知识服务文章和新闻头条;女性倾向于阅读情感细腻的出版书刊和文化休闲文章。在网络阅读市场上,“70”后的阅读群体占的比例最高,这些高年龄的读者主要关注新闻要点。在年轻群体中最活跃的“95”后阅读的范围很广,阅读内容涉及出版读物、知识服务、文化休闲等。

在确认用户群体后就能根据这类群体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设计,确定文章编排设计的风格。比如针对女性读者,内心柔软情感丰富,在文章的编排上就要考虑颜色的搭配和谐、温暖,并且在文章的末尾设计互动交流的部分,增强情感传递;针对男性读者就需要设计得简洁明了,突出重要信息,能够帮助读者快速的获取知识和内容;针对“70”后的读者,就要求色彩搭配稳重、冷静,在排版上减少跳跃性的设计,多使用现场的图片,突出文章的可靠性和真实性;针对接受程度高,愿意尝试新鲜事物性格活泼大胆的“95”后年轻群体,颜色的使用和搭配可以更加的跳跃,图片和表情包的运用可以更加的有趣,文字排版可以更有活力,流行的梗和热点话题也能适当的加入到文章中。

在确定好用户群体后,设计目的也会更加的明确,更容易总结这类群体的活动趋势,推广的效果也会更好。在进行商业变现时,会选择更好、更有吸引力的营销方式。

5、正确定位文章发布平台的不同风格

在不同的社交媒体上设计不同的编排方式。不同社交媒体上的主要用户群体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喜欢在公众号上阅读的读者,大部分是愿意花时间进行深度阅读的,他们在乎的是文章的深度,能够在三到五分钟之内学习到知识,获取内容信息。经常使用微博的用户人群特点是快速阅读信息,文章的精炼短小显得格外重要。所以在编排设计需要考虑文章的阅读时间。

多媒体的社会带来的是视觉听觉的盛宴,在数字化的社会里美术编辑的视角不应该局限于文字和图片编排,同时要考虑到视频、音频的运用。在网页、公众号这类数字平台上,视频和音频的运用会在视觉、听觉上增加读者体验效果,为文章增色。例如新闻类的文章中添入具有公信度、权威性的人物语音或视频,能够从侧面为文章传达出专业性。

根据文章内容来编排视频和音频的位置。如果视频或者音频对于文章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编排中就可以考虑放在文章开头,如果只是起到补充说明的辅助作用时,就可以考虑放到文章中间或者结尾。

适当的加入视频和音频文件,明确突出的重点对象。虽然视频和音频使用会增强读者的感受,但是不宜使用过,多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主次混乱,美术编辑需要考虑的主要部分还是文章内容传递,而不是视频和音频这些辅助读者感受的次要信息。

三、总结

综上所述,新媒体的广泛应用给美术编辑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能在数字出版的时代下争取到一席之地,就要求美术编辑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提高艺术素养,在一次次设计实践中总结经验,紧跟时代发展。提高自己能力范围来适应不断前行的新媒体时代。


作者:杨坤林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