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65.李明慧——试谈新时代出版社 “复合型”编辑人才培养创新

作者:李明慧   2019年10月23日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李明慧 四川天地出版社有限公司(成都)  总编室综合主管

摘要:人才是出版社发展的核心,是出版社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只有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本文中,笔者尝试探讨了出版社利用高校企业双元人才培育模式、“轮岗制”和搭建“复合型”团队培养编辑人才的基础和可能性。

关键词:编辑人才 复合型 高质量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出版社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出版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是专注内容生产(出版)的知识服务型产业,编辑人才是内容生产(出版)的核心。在出版产业由粗放型增长转变为以生产精品为主的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如何提高编辑人才队伍的素质,打造一支高效、高能、高产的编辑队伍,是出版社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出版业正面临着深刻的行业变革。如何不断有效激发员工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行业变革的新形势及其带来的新要求,是整个出版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事实上,一些敏锐的出版社早已立足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升级,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如人民卫生出版社基于慕课(MOOC)新业态在社内创立了“师徒互带”制度,并以微信公众号作为培训平台,创立“人卫培训”微信公众号增加“教”与“学”的互动;  清华大学出版社以“融合发展,重在实践”为理念,从建立数字资源平台着手,以项目开展带动人才成长。  也有一些出版社通过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来推动人才提升,如高等教育出版社率先提出并建立了“双导师制”新编辑培训模式——从社内、社外(学校)同时对编辑进行指导和培养;  外研社则坚持以出版社自身特点为基础,通过详细调研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搭建一条人才成长通路,从而构建具有特色的编辑培养体系。

总的来说,实施人才强社战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出版行业的共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版社普遍从内部着手,以搭建新平台,改革制度、机制、考核方式等方式提升人才队伍的素质,而往往忽略了对人才培训源头(高校教育)的关注和参与。

二、通过高校企业双元人才培育模式,激活“复合型”编辑人才源头

编辑出版专业自创建以来,以向出版社输送人才为核心价值。然而,在实际过程中,高校人才培养与出版市场人才需求存在脱节。一方面,出版社实际上更倾向于招聘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编辑出版专业培养的学生在编校技能等方面没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不足以拉开与非专业学生的差距,因此就出现了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难,出版社招人也难的局面。与此同时,相较于新兴的知识付费产业和互联网产业,出版行业新人的成长速度更慢,同等学力获得的薪酬更低,这又加速了成熟的编辑人才向新兴行业流失的速度。笔者认为,出版业不妨大胆参与到高校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中,为实现人才可持续发展疏通源头,从而保障出版社人才的流入。

事实上,在众多高等教育改革研究中,研究者都将产、学、研的结合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更是旗帜鲜明地提出坚持需求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高等教育的这一改革措施为出版社主动参与到高校编辑人才培养中提供了机会和平台。

从理论层面而言,杜威曾从经验性学习出发提出了“从做中学”(情景学习)的理论,强调经验的获取和增长(实践活动)对于学习者的重要性。以此为基础,学者莱夫(Lave Jean)和温格(Wenger Etienne)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实践共同体”的概念,以强调学习的社会文化属性。在“实践共同体”中,新成员不仅能从老成员身上获取经验性的知识,还能承袭对目标、价值、意义等的理解——即“实践共同体”能够帮助新成员(学习者)进行意义和身份的建构。从这方面而言,出版社与高校双元育人模式中,出版社提供的实践平台有利于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确立对出版业和出版社的价值、意义认同。

笔者认为,出版社参与高校编辑人才培养,至少有两方面的重要价值:一是其符合高校转型的实际需要,能有效弥补编辑人才培养就业脱节的问题;二是学生在就业前参与到实际的出版产业中,能在就业前获取职业经验,培养职业认同,体会职业价值,不仅可以缩短就业后出版社对人才进行再次培养投入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培养成本,也能有效减少就业后人才流失的情况,特别是从源头流失的情况 ,有效帮助解决编辑人才可持续发展问题。

三、通过“轮岗制”和“复合型”团队搭建构建编辑人才培养体系

好的人才战略不仅要充分激活人才源头,还要构建良好的人才成长土壤,才能整体提升出版社人才素质,激发人才活力,为出版社快速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基础。出版社构建有效的编辑人才培养体系,“轮岗制”和“复合型”团队搭建不失为有效手段。

(一)新编辑与“轮岗制”

出版业变革的加深促使行业竞争由过去的产品竞争转变为以“产品”为核心的产业链和出版效率的竞争。虽然在数字出版蓬勃发展的今天,出版业的产业链逐渐由过去出版企业纵向一体化的产业链模式向多企业参与的联盟型产业链转变,如数字出版的制作和发行由专业的数字技术提供商和网络服务商完成 。但就目前来看,出版社要完全放弃纵向一体化的产业链转而打造联盟型的产业链是不可能的,因为传统的纸质图书出版与纵向一体化的产业链是适配程度极高的产业模式,盲目的变革将得不偿失。

“轮岗制”,顾名思义指让一个人在不同岗位间进行轮换的人员横向流通机制。对新入职的编辑进行“轮岗制”培训是一种快捷且高效地培训手段和方式,其主要的优势为:让编辑从心理上认知编辑这一岗位与其他部门的联系,打破部门间壁垒,提升沟通效率,提高产业链各环节配合度从而提升产业链的竞争力;通过“轮岗制”,编辑可以快速熟悉出版流程,多样性经验的积累将为其更好地适应编辑岗位打下基础。特别是在营销部门的工作经验,为编辑熟悉和了解互联网时代下的营销逻辑和一般营销活动模式提供了机会,在数据分析部门的工作经验则可以培养编辑利用互联网数据分析进行选题抓取和策划的能力,帮助编辑人才培育“互联网思维”。

新编辑“轮岗制”是针对定岗为编辑的新进员工而开展的,出版社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实际需要做好轮岗时间和轮岗部门设计。时间过长,人力成本高,编辑投入生产慢,则短时间内较难达到满意的薪酬,对出版社而言增加了人才流失风险;时间过短,走马观花,则不能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

(二)树立“产品理念”,搭建“复合型”团队

传统的图书出版是作者—出版社(编辑)—读者的单向传播思维,互联网兴起后,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思维”对图书出版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转变意味着图书从“作品”到“产品”的转变,而“产品”更强调“用户体验”,更重视数据分析,大数据时代下则更依赖数据主导的决策机制。这也意味着编辑必须向“产品经理”转型,才能适应出版行业这一变革形势。

出版社发布的招聘信息从侧面印证了出版社对“产品经理”式的“复合型”编辑人才的需求。笔者对2019年上半年发布的编辑招聘信息做了简单调查,发现出版社对编辑人才的岗位要求不只集中在选题策划、文字编辑、出版流程跟踪等传统出版编辑应知应会的技能方面;还需要编辑配合撰写营销文案、策划营销推广活动等。也就是说,出版社理想中的编辑人才应该是既有突出的策划能力,又有扎实的案头功夫,还要有能跟上互联网趋势,掌控图书项目全流程运转,带动图书宣发的能力。

与人才需求形成悖论的是,出版社传统的编辑人才培训模式(传、帮、带模式)——通过老编辑带新编辑实现编辑技能和编辑经验的传递,对于编辑提升编校技能有明显作用,却难以适应传播模式改变、数字出版兴起、营销渠道多维度扩展等带来的新变化。因为虽然在编校功夫和编校能力上,老编辑远胜于新编辑,但是在互联网新知识接受和掌握、新渠道运用上,年轻编辑的适应能力更快,掌握程度更高。

要带动编辑(包括老编辑和年轻编辑)快速成长,出版社应树立“产品理念”,以“产品”为核心,以产品项目为基础,为传统出版人才和新兴出版人才搭建团队合作平台,全方位挖掘“产品”内涵,开拓“产品”边界,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促进老编辑与年轻编辑相互交流、学习和提升。“产品”是出版社经营的最终体现,是实现两个效益的载体,是出版社追求的目标和孵化“复合型”编辑人才的“练兵场”,更是实现编辑人才培养长期有效的方法。

综上所述,在出版行业深刻变革的今天,实施“人才战略”是出版社的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提高竞争力的核心。笔者从开拓外部人才源头,创新内部人才培养方法两方面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尝试性的解决方案,以供参考。


作者:李明慧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