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64.赵敏——浅析新时代下编辑出版人才的创新培养方法

作者:赵敏   2019年10月23日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赵敏 编辑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摘 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新中国出版事业改革发展的70年。新时代,新征程,新要求,出版行业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传统的出版人才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下出版行业的需求。本文根据新形势下对编辑出版人才的新要求,同时结合出版现状,从人才培养机制,完善高校培养体系,自身不懈努力等三个层次,浅析了满足新时代需求的高端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人才需求  出版现状  创新培养

新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不管你身处何处,身边总是不乏优秀之人。出版产业本质上就是人才的产业。要做精品出版,就必须拥有一批优秀的出版人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传统的出版业带来新机遇、新挑战。传统出版的转型升级,成为出版业乃至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这就迫切需要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出版人才队伍。本文通过分析新形势下出版行业对人才需求的新要求,同时结合出版人才的现状,对编辑人才创新培养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新形势下对出版人才的新要求

传统出版业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文化体制的改革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出版行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出版主体市场化,出版形式数字化,行业转型催生了新的出版人才需求,出版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很多学者对出版社的招聘信息进行分析整理,总结新时代下出版社人才需求的知识、能力结构。如徐文娇等人对出版社的招聘信息进行整理,从学历、专业、岗位需求、工作经验等方面,具体分析了出版转型背景下出版社人才需求的特点[1]。刘大为等人基于传统出版社和新媒体出版机构的招聘信息,通过词频分析,比较判断传统出版人才和新媒体出版机构人才需求的差异性,并研究了传统出版人向新兴出版人才转化的可能性[2]。各种调查研究表明,出版人才需求以编辑为主,传统编辑的专业技能依然重要。虽然新媒体和数字出版不是出版市场的主流需求,但是,出版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在出版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人才结构失衡、高端人才匮乏等问题成为传统出版社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出版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出版产业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出版社在人才需求上,不论是量还是质上都有了明显的增长。同时,在出版业整体转型的环境下,出版社对于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

1.能力要求

我国传统出版社基本完成了企改制,出版社管理模式逐渐企业化。由于出版物的专业性特点,传统出版社在人力资源配置上往往侧重具有学科专长的人才,而缺少懂企业管理、市场经营、计算机技术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出版创新融合发展的顺利实施,要求编辑出版人必须具有社会责任感、能把控宏观导向。要注重内容质量,满足基本的能力要求。郝振省认为,在价值观和使命感的基础上,出版人应追求出版文化理性,至少具备“六性”,即文化的感性,史学的智性,哲学的悟性,科学的理性,艺术的灵性,伦理的德性。还有人认为,出版人应该学习哲学、逻辑学,尽可能地提高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编辑出版人,不仅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和良好的选题策划能力,还必须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扩充人脉,尤其是作者资源。同时,还应该掌握多种技能,比如市场运作能力、计算机技能、管理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市场信息,成为精通编辑出版和数字出版技术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2.知识结构

出版业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通过研究大量的招聘信息发现,不论是传统出版社还是新媒体出版机构,对学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改革开放初期,国民的文学素养水平有限,编辑出版队伍人数不足,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赶不上所处时代下新形势的需要,因此对编辑出版人员提出学历要求,在我国高校开设编辑出版等专业,为培养编辑出版人才提供有力支撑[3]。在出版市场化和数字化的今天,一方面,编辑出版人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虽然本科学历仍处于主导地位,但是要求硕士学历的岗位数量也不容小觑。另一方面,具有专业背景的出版人在出版人才市场中的实际竞争力并不强,真正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的比例不大,出版单位更倾向于具有学科背景的人。比如出版单位在招聘化学编辑时,相对于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出版单位更倾向于化学专业的学生。有时候要求编辑出版人不只是具有一般的科学素养,而且应该在本学科、本领域中有深湛的研究与长期的积累,有一定的话语权。因此,编辑出版人想要打造出传承的出版精品,就必须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二、出版现状

出版业既具有文化属性又具有商品属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一是出版业必须坚实“二为”方向,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二是质量意识逐渐增强,出版要求越来越严格,出版工作者普遍感觉到工作越来越难做;三是编校工作交叉,将校对工作分解到编辑环节,编辑加工又转移到校对环节,但编辑和校对的侧重点不同,出版人如何各司其职,是保证出版质量的关键。

近几年,出版业的数字化带来全新的产业格局,传统出版业自身的角色和功能也发生了变化,由图书提供商向数字内容提供商、服务商转变,由纸质单一形态出版向多媒体形态出版转变,由单一渠道传播向多渠道立体传播转变,出版人需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在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环境下,有些企业经营利润在市场竞争下持续走低,企业生存陷入困境。这就容易导致企业在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出现偏颇。

出版行业肩负着传承先进文化、整合传播科学知识的社会使命,其内容质量的特殊性,要求出版人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全面的知识结构、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自觉的创新能力。编辑人才是出版业需求的主体,出版的转型升级,可以说是出版人才队伍的优化升级。在出版数字化转型的今天,一名合格的出版人不仅需要掌握出版专业知识、人文及自然科学知识,更应该学习发行各环节技术力量的整合能力,以及对营销全过程的控制和监督实施能力,同时,应该跟上信息技术的步伐提高出版水平。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编辑出版人不受重视,培养周期长,人员流动性大。造成项目进展慢,工作效率低,从而出版社压力大的困境。出版人才需求高,但是又不被重视,人员流动性大,是出版转型融合发展中主要障碍。

三、当代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策略

出版业与现代化科技加速融合,努力发展数字出版等新兴业态,努力实现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如何培养出能够满足新时代特征的高端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本文从社会、高校、个人三个层次提出几点建议。

1.优化出版人才培养机制

优化出版人才培养机制,完善出版人才激励机制、改善出版人才评价机制,扩大出版人才队伍,永葆出版人才活力,从社会分工的角度给予出版人支持和帮助。近年来,出版行业的发展速度之快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寻根朔源,主要是因为新技术的诞生和推动。现在很多出版单位已经完成了事改企,但有些仅仅是形式上的改变。改制后出版业的发展依旧存在体制障碍,传统出版机制处于维持现状,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机制老化问题突出,难以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稿件来源机制和用人机制老化。部分出版社依旧沿用传统的用人机制以及架构机制,在分配上实行平均分配,在晋升方面,论资排辈,使人才流失,不利于人才培养。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实事求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开拓创新,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在制定政策包括经济政策时,最大限度地让文化出版者、出版生产者的工作节奏更适合于精品的打造与传承。只有这样,我们的出版人才才能立足生存,我们的出版业才能蓬勃发展。

2.完善高校培养体系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每一所高校都是人才的摇篮,同样也是我们出版人才的发源地。所以,为了新时代的出版行业需求,我们高校的的教育方式方法也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做相应调整,加快创新型出版人才的培养。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出版转型的战略支撑。首先,高校在培养出版人才的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从思想和行动上做到创新,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俱进,优化师资结构,选择合适的培养模式,用当下信息时代的新鲜营养来浇灌我们正在成长的出版人才,让他们与大数据时代下的每一个数字符号融为一体。其次,在培育出版人才的过程中高校之间或高校与业界联手,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形成创新、合作、共享新机制。坚持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出版专业教育必须坚持“政产学研”结合。另外,我们一直鼓励“引进来、走出去”,所以国内出版专业的教学可以借鉴一些国外优秀的课程设置,分层分类培养。以“一带一路”沿线为建设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拓展跨界合作、国际合作,使得传统出版行业与国际接轨,推进出版强国建设。

3.自身不懈努力

出版专业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出版人才,一定要紧跟时代步伐,开拓创新,不仅要学习基本的编辑出版知识、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政治素养、思想理论水平和道德品质,努力学习计算机科学技术,更应该注重能力的培养,熟悉市场,不断地培养市场运作能力。当然,还应该努力学习新的管理方式和理念,例如六西格玛管理等先进的管理方法,争取实现出版行业的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加强人民思想道德建设,是我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及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保证,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要生存,祖国要发展,社会要进步,都离不开经济基础。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出版行业有义务也有能力为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贡献一份绵薄之力。出版人应时刻保持对编辑工作的热情,努力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才能成为一个将各基础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兼备扎实的出版知识和一定水平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的应用型符合人才。

四、总结和展望

在出版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而才能实现传统出版行业与新时代大数据环境下的数字出版转型有机融合。培养具备多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拥有人文素养和科学构架知识体系、创新思维能力、多媒体传播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需要多方面专业人员的共同协作。在出版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今天,想做一名优秀的出版人员就必须学习新时代下的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总之,要树立学习型编辑的理念,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新时代下,提高出版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懂政治、懂管理、懂业务、懂技术、懂市场的高层次应用型创新出版人已是大势所趋。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改进不足,敢于理念创新,持续深化改革。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广大出版人才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稳中求进,迎难而上,开拓创新,才能成为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出版人才队伍。只有这样,我们出版行业才能站在时代的前列永葆青春,我们出版人才的前进道路才能一片光明,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参考文献

[1]徐文娇,罗尧成,陈敬良. 出版业转型背景下传统出版社的人才需求:基于上海部分出版社招聘信息的分析[J]. 新闻传播,2015(10):10-11.

[2]刘大为,吴相仪,张婷婷. 转型背景下传统与新媒体出版人才胜任素质差异及转换可能性分析[J]. 116-120.

[3]万安伦,刘浩冰,庞明慧.编辑出版人才培养40年:阶段历程、培养机制及问题挑战[J].中国编辑,2019(1):38-43.


作者:赵敏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