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49.王定宇——新时代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

作者:王定宇   2019年10月22日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王定宇 四川人民出版社 首席编辑、人文出版中心主任

【摘 要】本文结合新时代出版业面临融合出版的形势和高质量发展的任务,分析了新时代对编辑出版人才提出坚守正确的价值导向、塑造产品经理角色、以工匠精神出版精品力作三个方面的要求,并从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培养产品思维、提升编辑技能三个方面提出培养编辑出版人才的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编辑出版;人才培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对出版业而言,读者对精品出版物的阅读需要与出版物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是新时代出版业面临的主要矛盾。新时代读者对高质量的精神食粮的迫切需要,对新时代出版人提出了全新的、更高水准的要求。探索编辑出版人才培养新方案,对应对新时代出版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出版业发展背景

出版企业培养新一代的编辑出版人才时,应该意识到新时代编辑出版人才的培养方式与传统编辑出版人才培养方式不同。要科学高效地培养新时代编辑出版人才,必须对新时代出版业的现状有清醒和准确的认识。目前,新时代出版业面临着融合出版发展的新形势,应以高质量发展为任务,致力于生产大众喜闻乐见的出版物,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阅读的需要。

(一)融合出版的形势

国家出台的《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实现出版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的共享融通,与新兴出版融合已成为传统出版的发展战略[ ]。融合出版战略的提出是基于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一方面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版物的传播媒介呈现多元化,如电子书、有声书、富媒体出版物等;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阅读客户端的涌现,促使读者出现屏幕阅读、听书等多样化的阅读需求。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是出版人的历史使命。为了更好地满足新时代读者的阅读需要,新时代的编辑出版人应关注读者多样化的阅读方式,立足传统出版丰厚的内容资源,借助新兴技术在形式、渠道、平台等方面的优势,策划制作多元形态的出版物,实现一种内容可以经过多次创意开发,能够以多种形态呈现,最终实现内容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二)高质量发展的任务

新时代出版业面临的主要矛盾要求出版业以高质量发展为任务。所谓高质量,体现在选题、内容、形式三个方面。一是高质量的选题,出版物选题不仅要反映时代风貌,传播先进文化,而且要反映人民心声,传递真善美。二是高质量的内容,随着人民文化素质的提升,读者对出版物的内容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既要从中获得真知灼见,又要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另一方面既要有满足高学历读者需求的专著,又要有适合普通大众的读物。三是高质量的形式,基于读者多样化的阅读方式,新时代的出版物除了以传统的纸质图书的形式呈现外,还应结合图书内容制作出AR图书、音视频图书等多种供读者阅读、欣赏的内容形式。新时代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任务要求编辑出版人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多出精品力作,为读者讲好故事,向读者传递知识与智慧。

二、新时代对编辑出版人才的要求

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作为文化建设主要力量的出版业,更要积极投身于文化建设事业,传播先进的文化思想。新时代对编辑出版人才提出了要坚守正确的价值导向、塑造全能的产品经理人角色、以工匠精神出版精品力作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坚守正确的价值导向

众所周知,出版工作具有文化属性,这意味着出版工作具有极端重要性。出版工作是将作者的智慧结晶,经过编辑加工完善,制作成内容精湛、形式精良的出版物,并且出版物对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新时代,出版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是新时代对编辑出版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编辑出版人员应始终做好把关人的角色,在物色并确定出版物选题时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决抵制可能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出版物的诞生。在参与编辑加工稿件时,要努力提升稿件质量。出版物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编辑加工水平的高低,这就要求编辑出版人员在编辑加工稿件时,能够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区分政治性、思想性问题,辨别低俗、庸俗的内容,剔除落后、迷信、错误的观点,保证出版物积极向上、引导良好风尚的价值导向。

(二)全能的产品经理角色

与传统出版不同,新时代的出版业不再是以纸质图书为核心的单一业务,而是以版权为轴心,向纸质图书、有声书、电子书、影视、游戏、动漫等多方发散的文化产业。出版进入新时代,相应的编辑出版人员也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编辑出版人员的责任不单单是做好高质量的图书,更要主动承担起产品经理的角色。尤其是出版业处在融合出版的形势下,编辑出版人员更要具有纵观整体的眼光、把握全局的能力。如何实现内容资源利用最大化,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这是编辑出版人员作为产品经理首要考虑的问题。从选题的创意策划,内容的完善优化,到形式的设计与技术的结合,再到发行渠道的选择和宣传活动的运营,都需要编辑出版人员与技术人员、发行人员等进行协商,这就要求编辑出版人员具备良好的前瞻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产品经理素质。

(三)以工匠精神出版精品力作

编辑出版人员承担着积累知识、传播文化的重要使命,要出版精品力作,必须发挥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核心是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 ]。编辑工作是一项繁复冗杂的工程。编辑出版人员不仅要仔细认真地检查字词,反复斟酌一词一句,保证字词准确、语义通畅,还要审查书稿中的知识性、科学性、逻辑性等差错,保证结构合理、逻辑严密。编辑加工一部书稿并不比写作一部书稿容易,这就要求编辑出版人员具有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编辑出版工作就像雕琢璞玉,只有反复琢磨、精雕细刻才能呈现精品,只有沉下心来、不厌其烦才能做好编辑工作,只有把握细节、不放过一处差错,才能提高出版物的质量,为读者提供高品质、高质量的出版物。

四川人民出版社对重点图书《雪域长歌:西藏1949—1960》的编辑加工正是工匠精神的真实写照。首先,把好书稿的政治思想关。如原稿中“34条《进军手则》”一节,向读者展示了第18军进军西藏的《进军手则》,其中有三条内容涉及民族宗教问题,在进军西藏的当时很有必要,但现在不适宜也不必公开,所以编辑加工时删去了其中两条,删节了一条,节题改为“《进军手则》”,保证书稿政治性和思想性的正确。其次,把好语言文字关。如对原稿这段文字的编辑加工:“访问团一行第一次进村子,街面上看不到一个百姓,犹如入‘无人之境’。军乐队就在村头敲锣打鼓,文艺兵们换上演出装,打起腰鼓。躲在家里的藏民见许久没人闯进来抢东西,外面敲锣打鼓挺热闹,从门缝向外看去……”责任编辑删去了“一行”和“如”字,同时把“许久”二字移到了“家里”之后。终审人员认为前面删去的两处改得很好,最后移动顺序的修改不当,因为移动以后所强调的是“躲在家里许久”(身体活动),而此处应该强调“藏民见许久没人闯进来抢东西”(心理活动)。最后,把好细节关,书稿图片的选择和编排是不容忽视的细节。图文结合紧密,则是锦上添花;图文不符,则会拉低作品的水平。在对《雪域长歌:西藏1949—1960》的编辑过程中,编辑在原稿的基础上增加了反映各路大军、各个方面、各个人群的代表性图片,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解放和建设西藏的历史进程和全貌。可以说,这本书的图片选择十分精当,没有一张是多余的。图文互相观照,互相配合,达到了有机统一。

正是由于四川人民出版社的编辑出版人员在编辑加工稿件时认真践行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才将璞石雕琢成美玉,才诞生了《雪域长歌:西藏1949—1960》这样深受读者喜爱并荣获多重奖项的优秀作品。

三、新时代培养编辑出版人才的建议

新时代赋予了出版业新的任务,对出版业提出了新的要求。编辑出版人员面对新时代出版业的要求,必须加强先进思想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同时也要加强产品思维的培养,提升创新力,还要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提升编辑力,坚持以社会效益为首,多出优质图书,满足广大读者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加强先进思想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编辑出版人员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首先,要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养高度的政治自觉,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编辑出版人员应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提升经济利益,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其次,编辑出版人员应始终以读者为中心开展选题策划、内容加工、形式创新等出版活动,实现价值高深、制作精良与读者需求的高度统一。最后,编辑出版人员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出版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发挥好出版编辑人员的把关作用,讲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向读者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二)加强产品思维培养,提升创新力

出版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出版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出版企业要想在融合出版的大潮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要将编辑出版人员培养成能够独挡多面的产品经理人。新时代的编辑出版人才应该树立融合出版意识,加强产品思维的培养,关注新兴技术,提升创新能力。

作为产品经理,一方面编辑出版人员应该关注读者的需求。想读者所想,思读者所思,深入人民生活,了解读者的需求,进一步做好选题策划工作。如今,大数据的应用使读者数据采集工作更为便捷,编辑出版人员应重视数据的收集、存储和分析,以便精准把握读者需求,为出版决策提供智力辅助。只有了解读者需求,编辑出版人员才能对出版物进行明确的产品定位并制订市场目标。另一方面,编辑出版人员应注重提升创新力。在打造出版物时,编辑出版人员要将创新意识贯穿到选题策划、内容加工、读者使用等一系列环节中,整体考虑创意亮点、形式设计、使用功能、营销渠道等方面,发挥产品经理统筹全局的能力,加强内容的多次开发,为读者带来集实用与趣味于一体的阅读体验。

(三)加强专业技能培养,提升编辑力

虽然出版业进入了新时代,但出版物始终是以内容为王。通过编辑加工提升稿件质量是编辑出版人员的基本工作,而编辑技能则是编辑出版人员需要反复强化提升的基本功。编辑出版人员不仅要加强基础的语言文字功底,提升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要系统掌握本专业知识,进而广泛涉猎其他学科领域,做到专中有博、博中有专,这样才能将一部书稿以内容好、外形优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甚至是将一部普通的书稿加工成精品图书。一支高水准的编辑出版队伍是出版企业应对新时代挑战的王牌力量,出版企业应该重视对新老编辑出版人员的培养。以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新华文轩近几年都会组织为期5天的新员工训练营,帮助新一代编辑出版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再如笔者所在的四川人民出版社,也会不定期组织专题会,对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通过边学边练,训练新编辑逐步养成扎实的编辑基础技能,为接下来的出版工作打好基础。

四、结语

中国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既赋予出版业无限可能的发展机会,又让出版业面临多重艰难的挑战,也期待着出版业能够突破瓶颈,做出新成果。面对新时代的要求,编辑出版人员应该始终坚守正确的价值导向,快速提升自身能力素质,充分发扬工匠精神,出版精品力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 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2017-10-27.

[2] 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J].中国出版,2015(8):3-5.

[3] 郑大发. 什么是新时代的“工匠精神”[EB/OL]. 光明网党建,http://dangjian.gmw.cn/2018-08/30/content_ 30879356.htm,2018-08-30. 

作者:王定宇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