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20.郑雪洁——融合出版时代童书编辑创新培养路径探究——从理论到实践,从校园到岗位,一位出版专业硕士从业后的几点感悟

作者:郑雪洁   2019年10月22日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郑雪洁 明天出版社 编辑

童书出版肩负着为青少年儿童提供优质精神食粮的重要使命,亦肩负着教育并引导其健康茁长成长的重要职责。童书编辑如同青少年成长路上的点灯人,其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并决定着童书出版的质量与品质。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中国童书出版经历了由弱到强、由低速发展到高速增长的阶段,这是一代代中国童书出版人不畏艰难、砥砺前行、共同努力的结果。“黄金十年”过后,保持高速增长的中国童书出版行业能否迎来下一个“黄金十年”?业内,不同人持不同的见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当今世界是互联网时代,融合创新是中国童书出版的必然趋势。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同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型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标志着中国童书出版行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时代的到来。如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如何利用融媒体与新技术增加图书的附加值,从而更有效地向青少年儿童普及知识与价值观,是摆在每一个童书编辑面前的新的时代课题。

笔者于2011年至2015年期间攻读文学学士学位(汉语言文学专业),2015年至2017年攻读文学硕士学位(出版专业硕士),因对童书出版怀有一腔热爱,所以毕业后选择进入童书出版领域。进入一家专业儿童出版社后,笔者于所在单位低幼图书出版中心任助理编辑一职。初涉岗位的笔者既兴奋又迷茫,兴奋的是做了自己多年来梦寐以求且深深热爱的工作,迷茫的是进入工作岗位后发现实际工作与所学理论之间存在较大出入。

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经历,分析学校教育与职场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由个案到普通,进行归纳推理,以期对融合出版时代童书编辑创新培养路径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

一、融合出版时代童书编辑需具备的能力

“互联网+”时代,随着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的进步,中国童书出版迎来了融合发展的新业态。笔者求学期间对童书出版的融合发展研究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步入一线岗位后,发现童书出版融合发展的成功案例少之又少,大部分项目因编辑能力问题实践起来举步维艰。融合出版时代,童书编辑究竟需要哪些编辑能力?笔者结合自己当下的工作实际,从出版流程上,总结了以下三个方面。

1.出版前:挖掘高质量选题的策划能力

高质量的选题是优秀出版物的基础,也是出版活动获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前提。当前,童书出版的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这导致童书出版流程的各个环节也发生了相应改变。融合出版时代,虽然编辑策划环节仍在出版流程中起先导和决定性作用,但因出版环境发生变化,童书编辑应相机行事改变其策划理念和方式方法,将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手段作为重构童书出版活动的重要推动力。2019年全国小中学语文科目开始使用部编版统一教材,笔者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发现“课本作家”一词是当下读者(家长)搜索的热词,从而策划了“课本里的作家写给孩子的阅读启蒙书”这一选题,以期满足学龄儿童的阅读需求,满足家长的购买欲望。

2.出版中:开发多形态产品的创造能力

融合出版时代,童书编辑的编辑加工能力将不仅是对选题内容进行单一纸质化的编校和制作,还要求根据产品特点和读者需求进行多种形态的产品开发。因此,童书编辑首先要对新媒体技术有熟练的运用能力,要不断学习、了解和掌握新技术,擅于将纸质内容同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结合起来,以开发电子书、二维码应用、手机APP、在线教育平台等多种产品形态;其次要遵循儿童的审美特点以及成长规律,要深入到孩子中去,多观察、所倾听、多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喜好、阅读需求和阅读习惯,根据读者年龄开发互动性强且富有趣味性的相应产品。“课本里的作家写给孩子的阅读启蒙书”选题通过后,笔者目前正在努力探索适合该年龄阶段儿童的多形态产品,使得该出版物发挥更大的价值。

3.出版后:广泛传播推广产品的营销能力

近年来,童书出版市场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即便是品质卓越、质量上乘的童书出版物,也得靠恰当且有效的宣传推广手段才能顺利到达读者手中。因此,融合出版时代,童书编辑要擅于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产品推广和营销。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聚集了大量的用户,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宣传品的迅速扩散和广泛覆盖。另外,抖音、拼多多、喜马拉雅听书、樊登读书会等新型网络平台以较强的用户黏度也吸引了大批忠实的消费者,这些都为童书的宣传营销开辟了新的路径。此外,童书编辑要积极促进线上和线下活动的结合,先用线下推广增加读者的体验感,促进读者对出版物的了解,再以线上网店的便捷性和价格的合理性实现售卖,二者相得益彰,从而相互促进。“课本里的作家写给孩子的阅读启蒙书”系列推出后,笔者抓住九月份“开学季”时间点,通过策划作家线上、线下讲座,微博、微信宣传,京东网店打折促销等活动积极促进宣传营销,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二、学校教育与职场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

融合出版时代,从学校教育到职场需求,童书编辑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哪些矛盾,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发现了以下三点。

1.学校开设课程单一导致复合型人才缺乏

近年来,开设出版专业硕士点的学校越来越多。以笔者当年考研时的报考情况为例,2015年全国出版专业硕士点招生单位共计18所院校。但大部分院校的课程设置都偏向于传统出版方向,学生入学后接触的知识相对老旧,对“融合出版”“新型出版”等时代热词敏感度不够,更缺乏相关知识的输入。

此外,这18所院校并没有专门设立童书出版专业。目前,从事童书出版的编辑大多毕业于相关专业,如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心理学专业以及编辑出版专业等。从学校进入工作岗位后,以上专业的学生因所学知识与掌握能力单一,很少有人能迅速胜任童书编辑的岗位要求。即使,学生在校时有该职业方面的知识需求,由于师资力量或课程设置问题,也很难找到相对应的课程。

2.学校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安排比例失衡

当前,童书出版行业中的企业、科研院所与高校之间的合作不够细化和深入,没有形成童书编辑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重知识轻能力、重继承轻创新、重专业轻全面”的教育思想仍在各大高等院校中占据主导地位。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被理论课程占据,进入一线实习、实操的机会少,学校忽视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导致安排失衡。以笔者就读的出版专业硕士为例,此专业以培养专业性技术人才为发展目标,若过度偏重理论知识教育,将与当今融合出版时代的发展要求不符。

3.行业薪资待遇偏低导致人才流失

目前,出版行业同金融、互联网等行业相比,其薪资待遇缺乏竞争力。即便是经济效益较好的童书出版领域,近年来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大,其薪资待遇也不属于高水平者。但又因出版企业(尤其是传统出版社)学历要求较高,许多毕业生择业时会选择收入较高的其他行业。以笔者自身经历为例,所在班级13名出版专业硕士择业时只有4名同学选择进入出版行业工作,其余9名同学或选择互联网新媒体工作,或选择职业院校任教工作,或从事政府服务工作,或选择继续深造等。

如今工作一线,由于编辑待遇偏低,许多出版社的编辑骨干力量奇缺,编辑跳槽、改行现象十分严重。加上整个社会空前浮躁的大环境,许多年轻编辑在工作岗位上根本坐不住,工作时心猿意马,满足于应付交差的状态,既没有激情投入,又不愿意进行系统的学习与研究,更没有毅力潜心市场、深入读者中研究合适的选题。

三、融合出版时代童书编辑创新培养路径

如何减少学校教育与职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培养适合融合出版时代的童书编辑,笔者做了以下探究。

1.学校应培养复合型、全面型童书出版编辑

融合出版时代,在校学生的出版课程设置上要与时代背景紧紧结合,大力开设数据分析学、消费心理学等适应融合发展的出版课程,并打造一支既有丰厚编辑出版知识又有融合发展经验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确保输送给学生的知识是新鲜的,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

随着童书市场的不断扩大,高校应加强相关专业及相关出版工作的认知,积极开设适应市场需求的童书出版专业和课程,以加强复合型、全面型人才培养,既培养专家又培养杂家。如果受学科或教师资源限制,确实开设不了专门的童书出版专业或儿童阅读推广类课程,可以借助选修课为学生的知识结构多做些努力,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跨越文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具备必要的跨界思维。

2.校企联合办校,扩大教学的开放性

当前,对出版专业硕士的培养大部分院校都实施双导师联合培养机制,即一名学生由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联合培养。但各院校对这一机制的落实情况不尽相同,希望那些还没建立此培养机制或已建立但未真正落实的院校积极建立或落实。因为校内导师具有深厚的编辑出版基础知识,校外导师熟悉和了解市场行情及时代发展趋势,两者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导师的“传帮带”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日后进入一线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通过校企联合办校,各院校可加强课外实践和实务教学,使学生有机会了解童书出版的全流程,掌握产品的经营和管理经验,习得产品的营销和推广知识。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各界多方支持,鼓励做有担当的童书出版人

薪资待遇是选择职业的影响性因素,但并不是唯一、决定性因素,所以当学生毕业时学校要积极鼓励一部分仍怀有出版情怀的人投身到出版事业中去,增强他们的使命感,鼓励他们做有担当的出版人。

另外,由于出版行业的特殊性,政府主管机构和行业组织在出版人才培养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到童书编辑培养方面,政府可以从多个层面给予支持,努力营造良好的童书出版人才培养环境。例如,运用经济奖励手段,通过增加专项资金投入,借助科学有效的考评体系,对经济效益好、社会效益好的优秀童书出版物给予奖励,进而激发童书编辑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行业组织可以根据时代发展要求为童书编辑组织行业间的经验交流会,通过论坛沙龙、讲座培训等形式,让童书编辑快速把控市场的发展趋势,多出精品。

四、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结合自身求学与工作经历,通过分析融合出版时代童书编辑需具备的能力,找出了学校教育与职场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并提出了融合出版时代童书编辑创新培养的路径,以期对学校教育和业界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作者:郑雪洁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