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小倩 明天出版社有限公司 编辑
摘要童书市场的发展繁荣与童书编辑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童书编辑的素养和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童书的高度。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形势下,少儿出版机构应重视对童书编辑的培养,建立一支精悍的童书编辑队伍。文章从“抓优势”与“补短板”两个方面分析少儿出版机构如何帮助童书编辑提高综合能力,促进其转型升级。
关键词出版融合童书编辑
童书出版在出版行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其社会影响越来越明显。童书市场的繁荣,关键在于少儿出版机构,而少儿出版机构的核心力量在于强大的童书编辑队伍。随着数字、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出版业进入了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相融合的时代,传统出版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少儿出版机构应充分认识到自己担当的文化职责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致力于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童书编辑队伍,把童书出版做大做强,顺应融合出版的时代发展潮流。
一、抓优势
目前,大多数少儿出版机构以传统出版业务为主,以内容资源为核心,致力于打造精品,用好书引领儿童成长。传统少儿出版机构的优势在于内容持续生产的能力和内容不断更新的能力,要实现融合出版,首先要发扬优势,在内容资源、编校质量上下功夫。
(一)注重内容资源的开拓
童书编辑在保持过硬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同时,还要提升眼光和敏锐度,努力挖掘特色资源、优质资源。少儿出版机构应鼓励童书编辑在延续本社产品线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新的主题。比如,随着读者品位的提升、育儿需求的细化,整个社会对于儿童成长、儿童教育越来越重视,少儿出版机构应加大在儿童成长励志、专业知识服务方面的出版力度。再比如,在国家加大关于主题出版的支持力度的方针政策下,少儿出版机构也应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强化主题出版意识、做好主题出版规划,为童书编辑做好主题出版策划提供充分的条件。一方面,童书编辑要保持对社会热点敏锐的观察和洞见,培养开放的视野和活跃的思维,注重讴歌时代、讴歌英雄人物的主题;另一方面,童书编辑要加强与作家的联系,提供服务保障,加深编辑参与度,为作家的创作提供帮助。在主题出版方面,童书编辑尤其要保持与军旅作家的联系,引导他们以文学的方式反映军旅生活的新变和新型军人的生存状态、塑造新型高素质军人的伟岸形象,以彰显榜样的力量,真正实现精神价值。
(二)提高童书编校质量
童书作为为适龄儿童打开知识大门的读物,在儿童的成长历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无论是传统出版还是新兴出版,无论出版形态、出版模式如何多样化,内容质量都是至关重要的,要切实做好编校质量这一基础性工作。在实现融合出版的过程中,童书编辑一定要戒骄戒躁,时刻谨记童书读者的特殊性,把提高内容质量放在第一位。随着对出版物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有关出版物的规范制度越来越完善,在童书的编校环节,少儿出版机构要制定严格的规范制度,促使童书编辑紧绷导向和质量这根弦,严格执行三审三校等工作流程,遵守各项出版规范,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资深编辑应充分发挥榜样和带动作用,帮助其他编辑尤其是新编辑提高对稿件的审读、修改、润色能力和对图书的装帧呈现能力,不断追求精益求精。
二、补短板
融合出版不仅仅是以数字化的方式对内容的生产过程进行改造,而是要将出版策划、技术平台、网络营销体系进行系统管理与全面融合。出版融合的关键在于出版内容的结构化、出版流程和载体的数字化、用户使用情况和反馈情况的数字化,其核心手段是将“内容生产”转为“知识服务”。对于传统少儿出版机构来说,新兴出版属于相对弱势的方面,要加大力度补短板,这就需要童书编辑增强熟练运用互联网逻辑思维、技术手段和新媒体技术的能力。
(一)为童书编辑提供学习平台,提高数字化能力
少儿出版机构要为童书编辑提供更多的学习平台,以更新知识结构、开阔思路、增加技能。一方面,在大数据时代,童书编辑在实际工作中要接触大量的数据,包括与行业发展相关的数据、与读者相关的数据和与产品信息相关的数据等,能够运用各种软件和工具对各种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处理,才能更好地把握行业发展动态、市场变化情况和读者的需求变化,从而在进行童书策划的时候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在融合出版背景下,童书编辑对文稿的加工,不能只是对内容进行单一纸质形态的制作,而是要进行多形态的产品开发。童书编辑在图书加工过程中要对图书的出版形态进行自觉统筹,对资源进行整合,分批次、分级别地开发出电子图书、有声读物、少儿APP应用、智能视频、动漫等新媒体产品,实现童书的多元化、立体化。少儿出版机构要建立健全的培养机制,加大力度培养童书编辑的数字化技能和创新能力,促进童书编辑更快、更好地转型升级。例如,鼓励童书编辑参加数字传媒机构、互联网公司的相关培训,参观数字博览会,加强与专业机构与同行的交流,关注新技术、新设备在出版领域的应用。
(二)创新管理方式,转变思维方式
少儿出版机构要创新管理方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项目负责制,二是建立容错机制。
少儿出版机构尝试将童书当成项目来运营,由童书编辑担任项目负责人,给予其更多的自主权。在统筹项目的过程中,童书编辑不仅要了解图书内容,还要掌握相关的互联网技术和平台运营技术,同时要协调内容、产品、平台、用户、市场等各个环节,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这一实践使童书编辑将融合出版的思维贯穿于选题策划、产品研发、宣传营销、平台维护等各个环节,形成多维视野,从而对融合出版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童书编辑在负责项目的过程中要实现思维导向的转变。新媒体的兴起,让童书编辑有更多机会深入接触终端群体,那么童书编辑要从产品思维导向转为用户思维导向,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核心。传统出版中注重产品思维,更关心的是出版物的制作过程,而用户思维则注重消费者的个性和需求。童书编辑要利用多种媒介手段与孩子或家长建立联系,了解儿童的心理喜好、阅读需求、阅读习惯,对不同用户进行差异化的定制加工,最大限度地满足个性化的体验和需求。
出版能力的提升,是在新的观念的促进下,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检验、调整积累而来的。新兴出版创新性强、对技术要求高、未知性和风险性比较大,少儿出版机构要建立容错机制,允许编童书辑在尝试的过程中失败,并帮他们找出原因,鼓励他们继续探索,激发其不断学习和创新的潜力与激情。
当代少年儿童是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有更多个性化的需求,所以融合出版既是国家政策的驱动,也是少儿出版机构自身发展的需要,少儿出版机构应对其给予高度重视。融合出版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要熟悉内容、产品、平台、用户、市场等各方面的情况,所以编辑的成长需要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少儿出版机构应正视在编辑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发扬优势,弥补弱势,精确提出培养童书编辑的目标,建设好童书编辑队伍,以顺应融合发展的潮流。
参考文献:
[1]秦德继.融合出版背景下的人才队伍建设浅析[J].出版参考,2019(6).
[2]张昀韬.童书出版的能力创新[J].出版参考,2019(6).
[3]王泳波.少儿主题出版的实践与思考[N].中华读书报,2019(6)
[4]王若玢.融合出版背景下优秀编辑的必备素养[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4).
[5]郭茜.传统少儿出版与新媒体融合的路径分析[J].传媒论坛,2018(11).
[6]闫翔.融合出版时代编辑应该具备的素养分析[J].中国编辑,2018(7).
[7]谈炜萍.别让题材禁锢思想回归童书创作本质——少儿主题出版之路探析[J].出版广角,2018(6).
[8]李静.论出版融合背景下的童书编辑力[J].中国出版,2018(6).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