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10.佟英磊-——坚守专业化 开拓多形态——新时代人文社科编辑发展之路

作者:佟英磊   2019年10月22日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在数字化、全媒体的新时代,编辑作为一个守护古老文字、传承传统文化的职业,面临诸多新的挑战与问题,需要不断强化文化自信、坚守职业信念、丰富智识体系、走融合发展之路。近些年,对编辑转型与培养的思考不胜枚举,编辑、责任编辑、文稿编辑、组稿编辑、策划编辑、营销编辑、技术编辑等诸多称号在业界循环流淌。其实,在笔者看来,新时代的文稿、组稿、策划、营销等各种类型的编辑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很难分别定义,而是融为一体、交织难舍的,编辑已成为从前端作者管理、项目研究、选题策划,历经中端淬炼书稿文字、专研设计封面、推敲行文逻辑,到后端参与宣传营销、撰写文案方案、推动产品多形态的综合体,甚至已成为某一领域专家学者、读者大众、媒体渠道、政府机构的平台联结者或是搭建者。

但无论时代如何变幻,有一些共鸣是每个编辑都值得思考回味的:编辑是一份需要累积经验、揣摩时间的工作——经验性的,纵使轰然腾飞的新媒体,待其平静也定要寻觅有丰富经验的内容挖掘者;是一份需要想法、融合共鸣的职业——创造性的,编辑从来就不只是文字匠或是只为他人做嫁衣裳,很多时候是与作者一同发现价值、剖析新知,特别是在新时代需要利用多种形态助推价值最大化;是一份可以相伴一生、让人快乐的事业——价值性的,作为历史与文化的汇聚者,任何时代都离不开编辑对人类精神文化的编撰整理,这样一份事业是能带来成就感、值得回味的。基于此,作为一个做学术图书的专业编辑及人力工作者,笔者基于对社科文献出版社的经验与思考,认为当下人文社科类编辑应聚焦自身专业化的淬炼与产品多形态的开拓,如此方能做好编辑培训与人才建设。

一、坚守专业化——即做编辑也做研究

在学科不断细化、分化的当下,编辑越来越从触类旁通走向紧盯某一学科领域,依托自身所融入的学术共同体,淬炼研究本领,加之不断累积的编辑专业技能,来策划选题、传播精神文化。全科编辑越来越成为不可能,特别是在专业图书领域,甚至只停留在一级学科,比如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也很难真正融入学术圈,而需要再深入一层甚至两层,来到经济社会学、经济法学等二级学科甚至三级学科才能有所突破。所以编辑的专业化发展已刻不容缓,当然专业化不是说要去专做某一领域的研究,而是要依托自身学术背景、依托编辑专业技能,坚守文字内容专业化、学术内容专业化、政治内容专业化、规范内容专业化。

文字能力是一切编辑工作的基础,一个编辑没有漫长的文字知识学习、修订文稿积累,是不可能真正理解编辑工作的。即使是专门从事选题策划的编辑,也需要扎实的文字功底,也需要透过书稿精彩的文字和自身高度的文字理解能力去美化书名、优化结构、渲染宣传文字、精细文案撰写等;即使是一名技术编辑,也需要挖掘书稿文字背后的美去挥洒灵感、优化组合,不然很容易闹出笑话;对于太多数还要从事审校书稿工作的编辑来说,文字功底的意义无需赘言,它就是编辑职业最坚实的生命线。在电子化无处不在的今天,编辑已慢慢成为中华传统文字最后的守望者。

学术价值是图书未来能达到高度的可能,只有懂学术,懂专业学科领域,编辑才能发现内容的价值。作为专业学科编辑,懂得一门甚至几门学术知识,掌握几个相关领域的学术前沿,深入数个学科领域,是编辑与作者展开对话的基础与可能,是需要在成长中不断丰富的智识,更是编辑在竞争激烈的漩涡中不被淘汰的保障与优势。只有生长在学术圈,融入学术共同体,参加学术会议,知晓学术动态前沿,撰写专业文章,才能不被学术界边缘化与抛弃。只有如此,才能判断出一本书稿、一个选题、某个项目在学术界的位置、在相关领域的意义,并利用自己抽丝剥茧的编辑能力,剥开杂乱的文字,发现隐藏在书稿段落中的价值与亮点。而这些价值与亮点,很可能就是图书出版的意义、宣传的思路、营销的重点,以及成为“爆款”的基础。懂学术,编辑才能从接触选题或是与作者沟通的那一刻起,对一本书稿从前到后有一个基本判断,知道它未来可能达到的位置,或是通过怎样的修订能达到更高的位置、创造更大的价值。也只有如此,编辑才能被作者看到,得到作者的信任,最终成为被托付之人。总之,编辑既要具备编辑技术能力,也要具备学术研究能力,甚至成为真正的研究者。

政治把控是一切出版物的底线,编辑必须确保政治内容无误,确保正确的出版方向。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当下,政治内容已经不简简单单是文字内容的一部分,而已成为编辑需要花力气专门研究掌握的知识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相关论述,是我们开拓新选题的指引,也是我们推广宣传的航标,更是我们把握书稿内容表述、主旨概念等的标准。党的政策文件、政府的报告等中的内容,诸多已指明了未来几年国家文化宣传、精神塑造的重点,正是我们策划主题出版物、开拓大众精神领域的根基,挖掘理解中央文件的能力,慢慢地已成为编辑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化技能。另外,相关政策文件的表述,就是我们日常判断书稿表述是否可行的最明确的准绳,很多编辑常常会纠结书稿中的一些表述是否恰当,其实当我们对政治内容有进一步专业化的研究,对相关文件或是中央媒体报道有诸多掌握与了解,便会一目了然知晓我们该如何取舍。可谓最新政策表述就是我们行文表述的基础与标准,政治与政策已不仅仅起到底线作用,它更是一门需要编辑专研的“新”领域,政治建设、政策学习未来必将成为编辑专业化知识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规范是专业化的外在表现。出版行业有行业规范,文字表述有逻辑规范,标点符号有行文规范,政治术语有标准规范,专业领域有学科规范,体例文献有专门规范……从细小的每一个字词表达,到学科领域与整个行业均有不同的规范要求,在掌握内容的基础上,将相关文字规范化地呈现是编辑专业化的另一不可或缺的能力。如印装顺序、版权页呈现、板式设计等基础内容如果不规范,行业里的人会一眼看出你的不专业;各个学科领域对于文献呈现、体例要求、引文注释均有不同的要求,编辑在深入学科领域时也要懂得某一学科采用的规范,这样呈现的文章、书稿才是可以在相关领域交流的专业内容。此外,编辑还要掌握学术规范前沿内容,以及国外学术领域新动态。比如索引的使用已成为诸多评价领域的必需内容,而我们的诸多作者还未开始使用,这时编辑所起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再如文献体例等的要求,各学科是不同的,而且是在不断变化中的,如果不懂得相关规范,就很容易闹笑话,甚至将对的当作错的。

当然,文字内容专业化、学术内容专业化、政治内容专业化、规范内容专业化四个方面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融合在一起难分难舍的。文字有文字的逻辑,也有专业术语、专业习惯的逻辑,更有政治的要求;学术的创新要遵守政治专业化的底线,确保符合学术规范以及文字表述的一般逻辑;政治内容正在慢慢成为一种专业、一种学术以及文字规范;规范其实包括文字规范、学术规范、政治规范等诸多内容,是一种深埋在专业化中的外在表现形式。除了专业化,在这样一个技术突飞猛进的新时代,编辑的培养还离不开产品的多形态开拓。

二、开拓多形态——依托内容,从纸书到全媒体

在新技术的冲击下,出版经历了一个阵痛期,技术为王、平台为王、点击为王、渠道为王先后被提及,内容为王在多年的波折中重回中心,诸多新媒体都开始高度重视具有内容挖掘能力的编辑人才队伍建设。不过文字、音频、图片、视频、图表等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图书、电子书、听书、视频课程、数据库等类型化的发布形态,已成为一个出版人不可回避的新时代趋势。

在这样的大趋势下,编辑在专业化的保证下,应依托自身拥有的专业的优质内容资源,充分利用各种形态,丰富产品样态,整合学术资源,推动数字出版、知识服务、融合发展,甚至实现流量变现。在当下,数据库、有声书、电子书等已不再是新鲜事物,而是编辑绕不开的产品形态。如果说在技术刚刚兴起时,编辑往往被看上去高端的技术绑架,而成为简单的内容提供商,那么今天编辑真正要做的是深度参与,成为产品多形态开发的核心与发动机。图书出版的多形态,核心是图书内容,依托深度专业化的内容开拓出的各种样态才是有价值的,不然只能是哗众取宠。而真正了解图书的除了作者就是编辑,而对于全媒体时代的不同表现,作者并无经历一一深挖,而对于编辑来说,这正是需要在这个时代不断淬炼的新的编辑技能。在此,笔者并不想多谈如何开拓产品的多形态,或是探究产品的多形态到底有哪些,而是想从编辑的角度说,产品的多形态想在新时代取得效果,关键在编辑——需要编辑从前端到后端的深入参与,需要编辑将多形态的产品开发当成一门新的专业化领域去专研学习,最终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在全媒体时代,技术的简便化已不再是阻挡大家迈进的枷锁,而为每一个人插上了跨越障碍的翅膀,作为一个专业的编辑,作为一个媒体人,必须牢牢掌握产品多形态的知识储备、清楚产品多形态的操作流程,甚至拥有一定的技能去推动产品的多形态转化。未来,5G的推广将带来怎样的影响,特别是对图书的冲击如何,我们今天还无法知晓,但作为编辑与媒体人,不得不考虑新形式的出现与拓展是不可避免的,视频等全媒体表现形式可能会呈现的爆炸性转变也是不可忽视的。

全媒体思维能力、新技术利用能力慢慢已成为当代编辑不可获取的专业化素养,编辑可以不懂得新技术的原理与操作方式,但需要知道有什么技术,它们能为内容做什么,以及自己拥有的图书内容通过怎样的方式能呈现最好的效果、实现最大的价值。新时期的编辑,在拿到选题的那一刻,头脑中呈现的是一副全媒体立体图书,既要有对内容政治、学术价值的基本判断,又要有对设计板式的出版思考,也要有利用技术在各个环节优化工作凸显内容的全媒体思维。如果说内容是编辑专业化的基础,技术便是编辑实现内容价值的专业化平台与手段。

在这样一个时代,编辑的成长与发展之路,必将紧紧围绕专业化之路越走越远,文字内容的专业化是编辑最坚持的基础,学术内容的专业化是学科编辑的优势与空间所在,政治内容的专业化是需要编辑慢慢挖掘体会的“新”知识体系,规范内容是融入内容、学术、政治中的专业化表现形式,而全媒体时代的多形态产品推动能力则是时代赋予编辑的必须紧跟的新技术专业化能力。总而言之,编辑的根基在于内容,推动内容永不落伍的利剑就是专业化,无论何时,编辑的培养都离不开专业化的塑造。

(本文作者:佟英磊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人力资源部常务副主任)

作者:佟英磊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