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聚落与历史重建:秘鲁维鲁河谷的史前聚落形态》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本书以文化生态学、系统论和文化功能论为指导,以详尽、仔细的历时和共时性分析,对秘鲁维鲁河谷的315处遗址进行了动态分析,重建了河谷自前陶期至西班牙征服时期长达两千年的社会历史变迁。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美] 戈登•威利 著
译者:谢银玲 曹小燕 黄家豪 李雅淳 译
出版时间:2017年3月出版,2019年7月2印
《聚落与历史重建》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17年3月出版上市,目前2019年7月进行了第二次印刷。
本书以文化生态学、系统论和文化功能论为指导,以详尽、仔细的历时和共时性分析,对秘鲁维鲁河谷的315处遗址进行了动态分析,重建了河谷自前陶期至西班牙征服时期长达两千年的社会历史变迁。
本书是一本田野考古调查报告,它展示了如何在时间、经费和人员有限的情况下进行区域范围的聚落形态调查。作者将维鲁河谷的315处遗址分为八期,并建立了生活居址、社区和仪式建筑、防御工事或庇护所和墓地四种功能类型。然后通过对遗址的功能分类和数量统计,追溯维鲁河谷人口、经济形态、社会结构的历时变迁。同时参照秘鲁沿海河谷和其他地区的社会文化互动,为维鲁河谷史前社会变迁提供了一副较为清晰的图像。维鲁河谷研究成为考古学方法论发展的一座里程碑。
这可以说是“时空”考古学研究的经典之作,包含315处遗址的动态分析,2000年社会变迁的历史重建。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从历时到共识,完美结合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地理学,了解人类群体的生存与运作,解析史前社会的结构和变迁;利用空间分析系统、结合过程论方法,突破难以透物见人的瓶颈;从零敲碎打和碎片化材料中解放考古学,展示如何在时间、经费和人员有限的情况下,进行区域范围的聚落形态调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庆柱评价道:“'时空'是所有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不同学科时空研究的方法、理论因学科内涵不同而各异。本书是考古学领域,以'空间'为主体的'时空'考古学研究的经典之作。陈淳教授主持的这一高水平译著,为中国考古学的现代化、国际化、科学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刘莉曾说道:这部研究聚落考古的经典著作中文版的问世,为考古学家提供了珍贵的历史性资料,有助于中国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的系统化发展。
本书作者戈登·威利(1913-2002):美国考古学家,1935年和1936年从亚利桑那大学先后获得人类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41年从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后任职于华盛顿特区的史密森研究院,主要从事中美洲和南美州考古。其以秘鲁维鲁河谷的聚落形态研究闻名,被其同行誉为新大陆考古学的权威。
(本文编辑:凌寒)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