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李学谦在参加2019全国少儿图书交易会“少儿出版结构性调整与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时,发表了题为“结构调整: 少儿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的主题演讲。在演讲中,李学谦就当前中国少儿出版存在的趋势性问题进行了针砭时弊地分析。本文为其演讲的第一部分,深度剖析当前中国少儿出版应该高度警醒的增速放缓、码洋虚增、收入下降、库存加大问题。

中国出版协会少年儿童读物工作委员会主任、国际少儿读物联盟分会主席李学谦
2019年5月7-10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少年儿童读物工作委员会主办、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承办的2019全国少儿图书交易会在南京召开。
本届大会的主题为“聚力高质量,展现新作为”。中国出版协会少年儿童读物工作委员会主任、国际少儿读物联盟分会主席李学谦,全国 36家专业少儿出版社代表,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绘本插画师,来自全国各地的出版人、阅读推广人、图书营销专家和发行界人士共计6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召开期间,除集中展示参会出版社的重点图书,还举办了“少儿出版结构性调整与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原创儿童文学的创作与出版”高峰论坛。
李学谦在参加“少儿出版结构性调整与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时,发表了题为“结构调整: 少儿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的主题演讲。在演讲中,李学谦就当前中国少儿出版存在的趋势性问题进行了针砭时弊地分析。他表示,当前中国少儿出版应该高度警醒增速放缓、码洋虚增、收入下降、库存加大的问题。
当前少儿出版存在的趋势性问题
在增速放缓方面,数据显示,中国少儿图书零售市场2018年的增速是13.74%,2017年的这一数据是21.18%,2016年是28.84%。与前两年相比,少儿图书零售市场增速有较大幅度回落,说明少儿出版增速明显放缓。
李学谦认为,比起增速放缓,码洋虚增的问题更严峻。数据显示,2016年、2017年中国少儿图书价格保持稳定,基本持平。排名在前100名、前500名、前1000名的图书,无论是单品种售价还是单册售价,价格都在20元左右。到2018年,排名在前100名的少儿图书,单品种售价为28.74元,比2016年提高50.1%,比2017年提高39.7%;单册售价为26.96元,比2016年提高38.1%,比2017年提高38.6%。排名在前500名,前1000名的图书,价格涨幅也都不低于30%。
在谈到2018年新书增长情况时,李学谦表示,2018年排名在前100名、前500名、前1000名的少儿新书单品种的定价分别比2017年提高了55.5%、29.1%、18.5%,单册图书定价分别上升到31.47%、23.5%、21.7%。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少儿图书价格上涨幅度远远高于零售码洋的增长幅度,这意味着码洋增长了,发行量即图书销售的册数并没有增长,销售额的增长不是建立在扩大消费的基础上,而主要是依靠价格拉动,这种情况可以叫做码洋虚增。
当然,纸张价格、人力资源成本上涨是导致少儿图书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但李学谦认为,中国少儿出版人更应该关注的问题是:2018年少儿图书13.74%的增长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它有没有含金量?
第三个问题是收入下降。收入下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绝对下降,即出版社销售总收入整体下降;另一种是相对下降,即销售收入在销售码洋中占比同比下降。
李学谦认为,目前中国少儿出版社普遍存在收入相对下降的问题。数据显示,2018年少儿图书销售码洋实体书店渠道下降了11.32%,网络书店渠道增长了25.56%。由此可见,中国少儿图书零售市场的增长,主要是由网络书店拉动的。
从实际情况来看,网络书店的折扣普遍偏低,自2018年起又开启了连波打折促销的活动,满减、满增、优惠券的活动几乎天天有。这导致网络书店少儿图书销售折扣平均为50—52折,其中还不包括满减、满赠、优惠券等活动。事实上,网络书店的打折频率已经从每年打、季度打,到现在的几乎天天打。不少少儿出版单位反映,与网络书店的实际结算折扣不到40折,低于实体书店的结算折扣。有的出版社参加网络书店的“双十一”等活动,不仅颗粒无收,反而要倒贴。
目前,网络书店少儿图书销售额已占零售市场总额的60%以上,低折扣使得不少少儿出版单位销售收入不能与销售码洋同步增长,甚至码洋增加了,收入反而下降。
第四个问题是库存加大。从2016年开始,少儿图书年销量小于5本的图书剧增,年销量小于10本的图书几乎是上一年的两倍。李学谦在会上表示,据他对一些少儿出版单位的了解,近几年图书库存码洋和在途码洋持续增长,一些出版社库存码洋加上在途码洋甚至超过了当年发货码洋,造成现金流紧张。如此庞大的图书库存,宛如悬在出版业上方的一个巨大的堰塞湖,一旦垮坝,后果不堪设想。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少儿出版
为什么会出现增速放缓、码洋虚增、收入下降、库存加大这些问题?出版社的库存为什么加大?是不是因为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即需求不足造成的呢?
李学谦认为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从需求侧看,中国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少儿出版大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很突出。一方面,特大型城市、中心城市、发达地区少年儿童阅读出现“选择性困难”,相当一部分中高收入家庭子女还有多媒体、个性化阅读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不少中小城市和乡镇,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还有不少孩子几乎无课外书可读,基本阅读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
这种不平衡不充分,使得我国少儿人均出版物拥有量不高。2018年,少儿图书销售码洋约为220亿元,单册图书平均定价约为27元,以此推算,少儿图书销售总册数为8.15亿册。据中国人口统计资料,2018年我国0-15岁少年儿童为2.486亿,人均只有3.28册。如果加上16—18岁这部分未成年人,我国少年儿童2018年人均购书应当不超过3册。
2016年美国儿童图书实际销售的数量是1.95亿册,每个孩子拥有3.2册;英国2016年儿童图书实际销售数量是6633.4万册,每个孩子拥有5.37册。美、英等国还拥有完善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2018年美国共有公共图书馆16536个,平均不到2万人就拥有一座图书馆,而我国2017年公共图书馆只有3166座,平均44万人才拥有一座图书馆。由此可见,我国少年儿童人均图书拥有量总体水平不高,图书总量供给应当还有很大增长空间。因此,少儿出版出现增速放缓、码洋虚增、收入下降、库存加大,不是因为供大于求、总量过剩。
发达国家的这个数字是多少呢?2016年,美国图书销量总量是1亿500万册,每个孩子购买3.2册书。李学谦还特别强调,美国、英国这些的国家公共图书馆是非常发达的,美国公共图书馆一共有1.65万个左右,按照美国的人口计算,差不多不到两万人就有一个公共图书馆。中国的情况如何呢?2017年,我国县以上公共图书馆只有3166所,即大概是44万人才拥有一座图书馆。
所以,中国少儿人均图书拥有量的总体水平、图书总量的供给如果按照发达国家的标准来衡量,还有增长空间。李学谦认为,少儿出版出现增速放缓,码洋虚增、收入下降、库存加大等问题,不是因为供大于求,即问题不是发生在需求侧,而是发生在供给侧,在少儿出版自身。
那么,供给侧现在出了哪些问题呢?百道网将在近期刊发《李学谦谈中国少儿出版(二)》《李学谦谈中国少儿出版(三)》,从少儿出版供给体系存在的问题、少儿出版结构调整的具体任务两方面,对该问题作出解答。敬请期待。
(本文图片来源:李学谦《 结构调整:少儿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PPT;本文编辑:安宁)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