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高校出版社如何做出“叫好又叫座”的选题?——专访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谈毅

作者:陈楠   2019年04月26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大学社要如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坚守学术出版和精品出版,过去几年一直秉持“专业规模化、产品经营化、业态数字化、平台国际化”的路径转型发展,相继策划出版一系列有较大学术影响力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优秀出版物。

移动互联时代,用户的阅读习惯悄然改变,传统出版行业的读者正在被数字出版、在线阅读、知识分享等蚕食鲸吞。其中,不少以教育和教材起家的大学出版社面临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压力,找到适合自己的转型发展模式成了众多大学社的当务之急。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坚守学术出版和精品出版,过去几年一直秉持“专业规模化、产品经营化、业态数字化、平台国际化”的路径转型发展,相继策划出版一系列有较大学术影响力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优秀出版物。

据悉,上海交大17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拥有一大批引领界前沿、代表中国水平的教授学者和科研团队。上海交大社依托母体大学的专业实力和学科影响力,在医学健康、航空航天、船舶海洋、能源环境等多个领域拥有雄厚的内容资源。

此外,上海交大出版社在版权贸易、国际合作、“走出去”等方面也表现突出。2018年年底,其获得了“2018年度中国版权最具影响力企业”奖。该奖项是由中国版权协会设立的重要奖项,旨在鼓励在版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方面作出贡献的优秀企业。

日前,百道网专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谈毅,探讨了上海交大出版社的“内涵发展之路”。

立足专业出版,从学术走向普及

作为高校出版社,上海交大出版社最为显著的优势是得天独厚的学术资源。

作为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单的上海交通大学,其17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拥有一大批引领学术前沿、代表中国水平的教授学者和科研团队。在医学健康领域,拥有13家三甲医院, 74个国家重点临床专科, 39个专病诊治中心;在经营管理领域,拥有安泰经管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学科排名居全国2%,被评为第一档A+;在航空航天领域,作为全国顶尖学科点也有着独特的科研优势。

谈毅告诉百道网:“我们要围绕母体大学的特色学科、优势学科,不仅要致力于建设高端学术出版平台,提升母体大学学科影响力,也要做好理论阐释和学术普及。”

据悉,上海交大社依托母体大学的专业实力和学科影响力,在医学健康领域出版了“精准医学基础系列”图书,并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而今年,上海交大社将借助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项目竣工之机,推出以转化医学为主题的系列出版物,以及系统医学和整合医学的图书。在航空航天领域继续出版“大飞机出版工程”,不仅成功列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也打造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大飞机知识体系,为大飞机的研制提供了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持。

谈毅认为,大学出版社不仅是母体大学展示和传播学术成就的重要载体和传播链条,更是延伸大学学科影响,传播科学精神与思想文化的重要平台。交大社立足于交大学科特色,从关切国家利益,培养大众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出发,2018年策划出版了《科技重塑中国》《问天之路——中国航天发展纪实》《我是怎么设计航空发动机的?》《全球航空业》等面向大众的主题图书,引导大众建立起科技引领未来,科技创造未来的科学价值理念。《科技重塑中国》荣获2018年度中国出版协会30本好书,以此为动力,交大社正在策划编写《中国蛟龙》《护航新时代——亲历中国海军走向深蓝》《量子中国》《极地大考》等展现中国科技成就的重点图书。

此外,上海交大社还立足于地域特色,致力于服务国家和上海市的城市治理工作,出版了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与徐汇区合著的《像绣花一样精细——城市治理的徐汇实践》。谈毅表示:“我们也没想到,这本书如今已经成为不少地方政府的学习教材,并且还输出了英语版权。今年,我们还与金山区合作出版了《像绣花一样精细:城市治理的金山实践》,这类图书不仅体现了强调本土意识的学术自觉,体现了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学术情怀,而且也为高校和政府合作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推动地方政府产业、资源优势与高校人才、学科优势相结合。。”

专注特色领域,响应时代主题

除专注专业出版外,谈毅认为,高校出版社要想市场竞争之中寻找到自己的一方天地,还需立足于特色产品,打造自身品牌的辨识度,主题出版产品即是夯实品牌价值重要的一部分。

“东京审判系列图书”等特色书籍是上海交大社在主题出版领域的代表产品。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了全球首家东京审判专门研究机构——东京审判研究中心,与多家研究机构、档案馆深度合作,出版了一系列基础、核心的大型史料文献。

同时,通过文献的整理和发掘,上海交大社还推出了一系列一般大众读得懂、读得进的普及性读物,比如2019年推出的由东京审判中国检察官向哲濬先生之子向隆万教授所著的《东京审判征战记》,用详实的史料、独特的视角以及不少图片向广大公众呈现东京审判的种种细节,尽量真实地还原参与审判的人物所做的贡献。

谈毅表示,“无论是《东京审判征战记》也好,还是《东京审判——为了世界和平》也罢,这些历史读物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表明大众对于这一段历史还是有了解的兴趣和想法的。”

主题出版是出版活动的一种,也要遵从一般选题的调研、策划、论证、编辑、出版……等一系列过程,虽然在选题的份量上,会比其他选题宏大,但是主题出版还是要遵从产品周期规律、创新规律、营销规律等。谈毅认为,“主题出版不仅仅是要响应时代主题,还要注重宣传和传播,一定是在某一个历史时期把时代精神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给大家。”以《平易近人》系列为例,尽管交大社缺乏系统销售的支撑,但凭借过硬的内容质量和精心的营销策划,累计销量已超过100万册,学习强国、喜马拉雅等新媒体平台上的点击量则超过300万次,较好地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统一。谈毅认为,权威专家以深厚学识为基础,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结合时代背景进行解读。去年新出版的《平易近人》(外交卷)除中文外,将于今年输出英语、日语、俄语、韩语版本,《平易近人》(教育卷)也正在编写过程中。

“有意义”又“有意思”的主题出版选题是如何产生的?

想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首要前提是选题策划必须做到既“有意义”,又“有意思”。这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社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中央多次重要会议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出版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门,是实现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担负着传播和创新文化的重要使命。

在谈到上海交大出版社未来的主题出版选题规划时,谈毅讲到未来的几大重心,离不开的是文化传承。

一是在新时代弘扬爱国、奉献、求真、创新的钱学森精神。上海交通大学作为“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母校,上海交大社于2005年起就陆续出版了钱学森的各类著作。2021年是钱老诞辰110周年、钱学森图书馆落成10周年,上海交大社将与钱学森图书馆围绕钱学森精神策划出版一系列的图书。

二是让红色文化与海派文化在交相辉映中得到传承。旧时海纳百川的港口上海汇聚了各地而来的革命者,依靠着同乡会的传播壮大,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海派文化孕育了红色文化,红色的基因融入在上海这座城市之中,又引领了海派文化的发展,两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而作为地处于上海的高校社,上海交大社力求以文字传承红色文化精髓,推动海派文化发展,现在正在谋划和上海党史研究室的徐建刚主任和上海科学院历史所的熊月之先生分别就中国共产党百年史以及海派文化的内容出版系列丛书。

三是立足本国、面向世界,把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2022年北京将举办冬奥会。上海交通大学孙麒麟教授曾四次担任奥运会乒乓球赛总裁判长,蜚声国内外,他领衔撰写出版的《从长安到雅典——丝绸之路古代体育文化》是一本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也是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交大社提早布局,将该著作列入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外译项目选题,并成功立项,这是我国体育领域第一本得到国家基金扶持的具有示范引领意义的体育外文精品读本。接下来,交大社还将积极筹划多语种版权输出,以弘扬光大具有当代价值的丝绸之路优秀体育历史文化。

立足学术版权,践行“走出去”战略

近年来,上交大响应多方号召,将“平台国际化”确立为出版社重要战略,实践中国文化“走出去”

2018年年底,上海交大出版社获得了“2018年度中国版权最具影响力企业”。该奖项是由中国版权协会设立的重要奖项,旨在鼓励在版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方面作出贡献的优秀企业。

上海交大出版社在2016—2018年累计输出版权200余种,扭转了版权贸易逆差,共计78种图书入选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国务院新闻办“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以及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多种图书被评为“全国优秀输出版、引进版图书”,连续获得“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上海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上海版权示范单位”等称号。“这些国家基金为出版机构,尤其是以学术出版为特色的大学出版社,提供了一条学术出版‘走出去’的路径和强有力的平台保障。”谈毅表示。

与此同时,上海交大社与爱思唯尔、施普林格·自然、德古意特、剑桥、劳特里奇、博睿、威立等国际主流学术出版商深化战略合作,输出一系列诸如《大飞机出版工程》《核能与核技术出版工程》《光物理研究前沿系列》《海洋工程研究前沿》等原创高水平学术著作英文版权。

在谈到学术出版的对外版权输出时,谈毅表示,“国际化不是学术出版的“标签”,而是全球化时代学术的生存之道。。”学术得以传承和发展,必得依托学术共同体而存在。梁启超先生说:“道莫善于群,莫不善于独。独故塞,塞故愚,愚故弱;群故通,通故智,智故强。”在科技全球化的今天,学术研究已经无法“闭关锁国”,更无法单打独斗,学术出版走出去也已经不是出版社的备选项,而是必经之路。2019年1月7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与印度知名出版机构联合成立的“中国-南亚科技出版中心”(China-South Asia STM Publishing Center)在印度新德里世界书展正式揭牌,并发布了首期“中国重大科技创新文库”英文版,首发的7种新书聚焦于介绍大飞机、船舶制造与深海开发技术、转化医学等中国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中国-南亚科技出版中心是交大社在“一带一路”走出去工作中的重要成果,以此为基础交大社将以精品科技图书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为主业,翻译出版一系列代表中国科技最高研究水平和最新研究成果的精品图书,从而提升交大乃至我国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

据悉,明年春天,上海交大社还将召开第六届科技出版国际合作研讨会,发布科技出版国际影响力报告,搭建内外交流平台,深化国际出版合作。最后,谈毅认为,交大社学术出版要依托母体大学,共创一流,一流的学术出版必然有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学者和一流的学术做支撑,反过来一流学术出版也能聚合一流学者,引领一流学科的发展。

(本文编辑:安宁)

作者:陈楠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