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沈本《三国》,天地存之——沈伯俊先生新刊遗著发布会暨学术座谈会在蓉召开

作者:文讯   2019年03月19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2019年3月17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与艺术研究所、四川省诸葛亮研究中心、东方出版中心、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在成都联合举办了“沈伯俊先生新刊遗著发布会暨学术座谈会”。沈伯俊先生是享誉学界的三国文化研究大家,其校理的《三国演义》被誉为“沈本《三国》”,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

沈伯俊先生是享誉学界的三国文化研究大家,不愧为《三国》研究的领军人物,四十年来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研究《三国》,对《三国》的各个领域有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在版本、主题、人物形象、艺术成就和三国文化等方面见解独到,成果丰硕,贡献卓著。其校理的《三国演义》被誉为“沈本《三国》”,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其遗著《沈伯俊评点<三国演义>》和《沈伯俊论三国》近期分别由东方出版中心和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3月17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与艺术研究所、四川省诸葛亮研究中心、东方出版中心、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在成都联合举办了“沈伯俊先生新刊遗著发布会暨学术座谈会”。

会上,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姚乐野致辞,他介绍了沈伯俊的学术经历,希望与会学者集思广益,将诸葛亮及三国文化研究持续推向深入,使之发挥出更大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诸葛亮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学术委员会主任梁满仓表示,将继续推动沈伯俊倡导的三国文化研究工作。沈伯俊的家人沈睿表示,将继续支持沈伯俊遗著的出版工作。沈伯俊弟子代表、日本二松学舍大学教授伊藤晋太郎回顾了他在川大进修时跟随沈伯俊学习的情况,沈伯俊与日本学界之间的交流,以及日本三国研究的近况。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图书编辑总监梁惠、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副社长易伯伦分别致辞,介绍了沈伯俊两部遗著的编辑、出版情况。

斋号诚恒,德业当之

阳春三月天,花重锦官城。伴着南国春日的暖阳和花香,诸多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纷至沓来,相聚一堂,共同缅怀沈伯俊先生的道德文章,并就沈伯俊先生的学术贡献以及“三国”研究的现状与前景展开了深入讨论。

沈伯俊,1946年4月生于重庆,原籍安徽庐江。1970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外文系。历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华文化论坛》副主编,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诸葛亮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南开大学客座教授。

“沈先生以持之以恒的治学精神,在推动诸葛亮研究和《三国》研究持续深入过程中,作出了太多贡献。”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姚乐野在致辞中提到,沈伯俊一生著作众多,在溘然长逝时仍有许多手稿尚未出版。沈伯俊先生从1981年开始三国文化研究,在《三国演义》研究、 三国史研究、诸葛亮研究、三国文化传播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且培养了一大批三国研究的优秀人才,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望,可以称得上是最杰出的三国研究专家。

沈伯俊公子沈睿在发布会现场回忆道:“作为儿子来说,陪伴他的这些年里,听到过最多的便是工作。”沈睿记忆中,父亲是一个视科研如生命般重要的人, “我见证了他如何为自己钟爱的事业付出心血和劳动。”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李纯蛟称赞沈伯俊“诚”“恒”的精神品德,主张认真学习和大力弘扬沈伯俊求精求实的学术精神,把三国文化研究推向新高度。

沈本《三国》,天地存之

四川省诸葛亮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学术委员会主任梁满仓高度评价了沈伯俊先生的学术成就,认为沈伯俊的《三国》研究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多面研究所体现的宽度;二是真知灼见所体现的深度;三理论思考所体现的高度。上述三个特点,形成了高水平的三国研究成果。

东方出版中心图书编辑总监梁惠编审认为,《沈伯俊评点<三国演义>》将其毕生校理、研究三国的成果集于一体,既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也是一部指导普通读者阅读、欣赏《三国演义》的普及读物。沈先生评三国,踵武前贤,形式俱备,又不乏新解。他从当代视角回望历史,以家国情怀释读经典,全书总评、夹评、尾评,评点文字达二十余万。书后附有表格,对“毛本”《三国》中包括人物、地理、官职、历法等九百余处“技术性错误”加以校雠,是四十年心血之集大成。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义山、汪燕岗,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小平,西南交通大学文学院教授罗宁,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蒋玉斌,成都师范学院文新学院教授刘洪仁,内江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曾良,永陵博物馆原馆长谭良啸等,对沈伯俊的学术贡献给予高度赞誉,认为沈伯俊在学术研究、知识普及、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卓有成就,其《三国》版本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

(图片来源:东方出版中心;本文编辑:DD)

作者:文讯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