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看日本:下流社会+低欲望社会》:日本怎么了?

作者:何安   2018年11月21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从“干物女”到“草食男”,从“断舍离”到“小确幸”,诞生于邻国日本的这些流行语热词因其精准传神地概括了某一时段的某些社会现象和国民心态而传播甚广。此次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的《下流社会》和《低欲望社会》也是分别由两位经济学者提出的日本社会热词。

《看日本:下流社会+低欲望社会(套装共2册)》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日] 大前研一,[日] 三浦展 著
译者:陆求实,戴铮,姜建强
出版时间:2018年09月

2005年,三浦展有感于日本社会的个人收入、学历、生活需求等差距日益扩大,从而指出当时的日本正在从“中流社会”向“下流社会”转变。同年出版的《下流社会》通过大量的社会调查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成长期出生的所谓“新中间层”,眼下正出现“上流”与“下流”的两极分化,但由“中流”上升为“上流”的实属凤毛麟角,而由“中流”跌入“下流”的却大有人在。

《下流社会》一书中所说的“下流阶层”并不是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下层弱势人群,而是基本相当于“中流阶层中的下层”;而“上流”这个词指“中流阶层中的上层”。“下流社会”这个术语一经在日本出现,立即引爆讨论。社会“向下流动”的趋势正在世界悄然成形,团块次代这些年龄位于三十岁前半段的年轻人中,阶级意识有向下流动的趋势。其特征并不仅仅是低收入,更在于沟通能力、生活能力、工作意愿、学习意愿、消费意愿等的全面下降,也可以说是“对全盘人生热情低下”。年轻一代源源不断加入“下流社会”,社会下沉的拉力愈来愈大。作者反对阶级固化,希望通过“机会的全盘平等”来防止社会阶层向下流动。

2015年,经济评论家、管理学大师大前研一则敏锐捕捉到了日本年轻世代的普遍心理和生活态度,他们不愿意再背负风险,晚婚化、少子化,丧失物欲、成功欲,消费意愿低迷……针对这样的社会经济现状和特点,大前研一将其概要性地归结为一个词——“低欲望社会”。

面对“低欲望社会”的问题,就算股票持续大涨也不是高兴的时候。但大前研一也指出,并不是要指责年轻人欲望低落,因为这种无欲无求的倾向,在时代脉络之下,也是一种合理的选择。必须思考的是,身处于“低欲望社会”,国民与企业应该如何因应。

“低欲望”的年轻族群,对企业带来严重影响,其后的世代可能也拥有类似的价值观。企业必须确实分析他们的想法及行为,精准掌握他们的价值观,重新拟定各种策略及商业模式。针对欲望低迷、人力不足、经济不振等问题,《低欲望社会》援引欧美有类似先例国家的做法,提出一系列相应的策略性建议,如都市再开发、闲置土地如何利用、移民政策改善、优化观光地配套建设、刺激“熟龄大人”消费、人才教育转型等等。

和其他风靡一时的流行语热词不同,这两位经济学家通过著作提出的热词带有一定的经济走向的预见性和对本国未来发展的忧患意识,即便十年之后再来看,书中的内容和观点都不过时,仍有说不完的话题和启示。此次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的《下流社会》和《低欲望社会》,对中国当下颇有借鉴意义。


作者:何安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