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当摄影遇上文字,当摄影人遇上出版人 ——我们就这么走近极限秘境的巍峨

作者:陈冰洁   2018年09月04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极限秘境——喀喇昆仑摄影笔记》是新疆青少社推出的一本以新疆喀喇昆仑腹地为主要对象的摄影笔记,全书以图片展现喀喇昆仑动人的惊险和美丽,以文字描摹深入喀喇昆仑拍摄的过程以及行走于喀喇昆仑中的昆仑驼帮真挚的情感,为我们徐徐展开了一幅惊险而奇妙的秘境画卷。近日,百道网采访了本书的作者郝沛和责编骆娟,从他们那里了解这本书背后的故事。

昆仑驼帮

喀喇昆仑山脉以乔戈里峰为主的4座8000米级高峰组成的主山脉山脊沿线区,是整个喀喇昆仑山系中冰川发育规模最大,分布最为集中的“白色世界”。 在冰川运动和温差的作用下,冰川末端汇聚了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冰川堰塞湖,喀斯特冰川景观千姿百态,仿佛瑰丽诱人的“冰宫世界”,成为宝贵的摄影资源。但喀喇昆仑腹地海拔相对较高,恶劣的气候环境、艰苦的交通条件,使众多摄影人望而却步。

2008年4月20日下午4时,职业摄影师郝沛在历经沿途道路的艰险,克服严峻的环境对身体素质的考验,站在了这座世界第二高峰的面前,按下了那声他足足等待了二十年的快门,也拍下了乔戈里峰第一张来自中国职业摄影人“肖像”。在接下来的四年里,郝沛又三次走进喀喇昆仑,拍摄山脉深处克勒青河上游山岳冰川景观,拍摄被险峻的环境所隐藏的“活化石”——昆仑驼工。

郝沛和他的喀喇昆仑摄影专题让许多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就有新疆青少年出版社的两位编辑,骆娟和李鲲。2017年,骆娟和李鲲代表新疆青少社向郝沛发出邀请,希望将他和这座山脉的故事,和这些驼工的故事用出版的形式展现出来。历时一年的打磨,《极限秘境——喀喇昆仑摄影笔记》于2018年6月正式与读者见面,神秘的乔戈里峰、克勒青河上游绝美的冰川以及行走在这险恶环境中的昆仑驼帮随着本书走近了每位读者的身边。

二十年的情节,他成为中国职业摄影人中第一个揭开乔戈里峰神秘面纱的人

都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对于摄影人郝沛来说,处于喀喇昆仑极限区的乔戈里峰就是他的“念念不忘”。

上世纪八十年代,新疆筹建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时年20多岁的郝沛作为筹备组的成员,负责新疆景观摄影图片的征集和拍摄。这次征集工作,也成为他对乔戈里峰惦念的起点。

被登山界誉为“凶残暴峰”的乔戈里峰,让几乎所有的专业摄影师望而却步,郝沛接连的奔波也只能在一位研究冰川的教授手中找到一张远景拍摄的乔戈里峰。这张用135相机拍摄的照片在放大之后是朦胧不清的,就像乔戈里峰一样,坐落在那里,却始终蒙着神秘的面纱。

那时,除了登山队外,专业摄影师中只有日本的白川义员曾租用20峰骆驼从新疆的喀喇昆仑北坡进入腹地,完成了对乔戈里峰的专业拍摄。而中国从没有一个专业摄影师真正拍下这个座山峰的真容。

这一切让喀喇昆仑和乔戈里峰成为郝沛内心最深的情节,就像一颗种子,渐渐生根,等待发芽。

1997年的体制改革,成为郝沛职业生涯中的一个转机。随着工作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新疆地质景观的郝沛,出于对地质地理方面摄影的热爱,辞去了舒适的机关工作,真正投身于职业摄影之路。他先后拍摄了新疆天山最高峰托木尔峰,以及托木尔峰脚下的琼台兰冰川;拍摄了阿尔泰山脉的最高峰友谊峰。这一切的拍摄一方面是郝沛想要用自己的相机去填补新疆地质地理方面专业摄影资源的空白,另一方面也是为他心中最深的向往——喀喇昆仑做好准备。

2008年4月,在拜访了多位地质学家、水文专家、探险家,学习了很多高原知识的郝沛租用了12峰骆驼,走进了喀喇昆仑。

恶劣的环境,险峻的路径,死亡率高达27%的乔戈里峰对于专业的登山队来说都是及其困难的考验,对于一名摄影师来说更是如此。为了拍摄到乔戈里峰的雄姿,郝沛轻装上阵,在没有携带任何食物的情况下徒步8小时,靠着吃积雪,走到了乔戈里峰的面前。下午4点48分,郝沛按下快门,让这座山峰第一次定格在中国摄影人的相机里。

乔戈里峰

面对百道网的采访,郝沛至今还能回想起当时的心情,他告诉百道网,当他走到乔戈里峰的面前,看着乔戈里峰上旗云飘逸,看着雄伟的乔戈里峰真正出现在眼前,那一刻不禁眼泪潸潸,心中只出现了:“这声等待了二十年的快门,终于可以按下了,我愿意为你拍下20卷胶卷。”那天,他从4点48分一直拍摄到9点太阳落山。

当摄影遇上文字,当摄影人遇上出版人,极限秘境的巍峨就这么向读者走近

有别于很多职业摄影师只追求图片的精致和美感,郝沛每天都会在拍摄结束后细心写下当天的摄影笔记。在郝沛看来,摄影不应该只是图片的堆积,也需要用文字与图片相配合以刻画一些专题,他告诉百道网,因为拍摄当天的感情是最为直接和真挚的,所以他的笔记永远不会等到第二天,而是在拍摄当天就会如实写下。可能这也是他文字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的原因。

晨曦中的斯坦格尔冰川

第一次进喀喇昆仑拍摄后,郝沛和他的喀喇昆仑摄影专题在各大期刊相继刊发,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其中就有新疆青少年出版社的编辑骆娟和李鲲。骆娟告诉百道网,在社里她和李鲲一直搭档策划编辑一个品牌选题“行者无疆”旅游探险系列丛书,在出版社领导对开发新疆选题出版资源做精品图书的倡导和支持下,已经先后出版了新疆知名登山探险家、旅行者、学者的作品,该系列已具有一定的影响。2017年,郝沛将他的摄影主题凝练为“昆仑驼帮”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连载发布,其作品中在绝美、厚重的风光背景下展现出的鲜活、生动的人文主题,作为摄影师的郝沛历经艰辛的拍摄过程,和作为记录者的郝沛用笔记的方式展现出的浓郁的人文关怀,让青少社的领导和编辑深深的感觉到,这一切不该仅仅放在专业人群的交流图片中,而应该通过文字和出版传达给更广泛的读者。

随后,新疆青少社向郝沛发出邀请,骆娟和李鲲的数次拜访打动了原本对于写作有些迟疑的郝沛,共同确定了这本书的形式和结构后,便开始了一年的创作和打磨。

郝沛放下手中所有的摄影工作,专心投入这本书的写作,作为责编的骆娟和李鲲也随时保持着和郝沛的沟通。对于一年来与郝沛的沟通,编辑们印象最深的是郝沛的谦虚和诚恳。在图书方面,对于文字表述的细致和连贯性要求很高,虽然郝沛有着非常好的文学素养和文字功底,但是他一直习惯于摄影专题的撰写,这种写法和图书要求的文字并不一样。对此,郝沛曾对出版社编辑们感叹道:“你们这是活活把一个摄影家逼成作家了!”

在书籍的编辑工作上,骆娟表示“行无疆”旅游探险系列丛书,一直是以笔记体的形式进行表述,编辑们也希望用一种从容、平和的态度去与读者交流,所以在与郝沛的沟通中,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如何让内容和细节更加丰满,让作者传达的摄影理念有更丰厚、平实的内涵以及如何通过书籍的排版让视觉效果达到最佳。

一年的打磨过程,每每都是郝沛将自己的故事手写下来,再由他的家人在电脑中打出来传给编辑,然后编辑提出“一大堆”建议后再传回去,反复的沟通和建议,让这本书稿逐渐完善。

结果是可喜的,《极限秘境——喀喇昆仑摄影笔记》最终呈现了青少社所预期的效果,成熟的文字,让人文情怀能生动的体现;专业摄影角度的图片,多幅照片的跨页处理,整本书的视觉效果令人非常震撼。

昆仑驼帮

记录与讲述,文字可以描述图片所不能展现的温情

从编辑的角度来说,郝沛拍摄中的人文情怀是最打动他们的地方,对于郝沛来说,这份人文情怀背后所带给他的触动,也让他将拍摄的喀喇昆仑自然生态专题扩展到了一个更大的专题——昆仑驼帮。

昆仑驼帮的记忆

在采访中,郝沛向百道网讲述了自己记忆最深的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来自郝沛在行进的过程中为三位柯尔克孜族驼工做的一次新疆抓饭。郝沛讲述到,那天,他和柯尔克孜族驼工从伽舒布鲁冰川的隘口走过,驼工师傅用他的智慧和判断帮助郝沛避过了一次冰块坍塌的危险,所以他决定为师傅们做一顿饭来感谢他们。但是当他询问师傅们抓饭的味道如何时,驼工们的回答却让他瞬间落下眼泪。

对于这份抓饭的味道,驼工们表示和叶城的味道一样好。从驼工们生活的苦鲁勒村到新疆的叶城县不过270公里,但由于险峻的山路和恶劣的环境,生活在苦鲁勒村的驼工们可能一生都没有几次去叶城的机会,而能在叶城县吃一顿抓饭,那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最大的奢侈。

昆仑驼帮

第二个故事来自郝沛第二次进入喀喇昆仑,早上和驼工师傅们准备出发去拍摄克勒青河上的冰川景观时,他看到了驼工师傅和妻儿的依依惜别。因为环境的原因,每一次的运输工作对于驼工和他的家人来说就可能成为一次生离死别,所以出行前的告别就显得更加珍贵和动人。

这两次的故事也让郝沛深深的明白,尽管他能拍下绝美的照片,但是文字能写下比照片中所能传达的更深刻和真挚的情感,也是从这,他发现了一个更大的摄影专题——他想将这个生活在丝绸之路上的 “活化石”昆仑驼帮介绍给更多人知道。

昆仑驼帮

所以作为作者,在本书中他除了想向读者传达喀喇昆仑的自然景观外,更想将这种近距离对昆仑驼帮的观察,展现给读者。他与七位柯尔克孜族驼工师傅相处的经历,昆仑驼帮在高原极地生存的坚韧以及他们与骆驼之间的情感,深处于喀喇昆仑的苦鲁勒村中柯尔克孜族乡亲们的生活状态,都成为他在书中记述的重要内容。

就像本书的责编骆娟说的那样:“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只有与荒野息息相关,才能灵犀相通。”在她看来,郝沛不仅承担着摄影者的使命,更是一个热爱自然,有着赤子之心的人。这样的人,这样的心,也让他得到了比拍得佳片更要宝贵的那一部分——享受荒野,体验苦旅,最大限度地亲近自然,和天地融合在一起。她也愿意通过编辑和出版的力量,将郝沛想要在书中传达的人文关怀以更好的方式传达给所有读者。

(本文图片来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本文编辑:C)

作者:陈冰洁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