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继《我是城管》后,周亚鹰再出佳作《家风 门风:52栋里的故事》,讲述关于亲情的故事

作者:文涛   2018年08月07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家风 门风:52栋里的故事》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周亚鹰继《我是城管》等6部作品之后推出的一部笔记体散文集,由江西人民出版社于2018年7月出版。该书记录了自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五年间发生在52栋一套作者为父母购买的小公寓里,作者陪伴父母亲的点点滴滴,以及工作、生活、出游过程中的收获且在回到52栋后必须跟父母分享的所见所闻,体现了作者母亲朴素的人生智慧与作者本人的家国情怀。

《 家风 门风:52栋里的故事 》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周亚鹰
出版时间:2018年07月

周亚鹰,江西广丰人,文化工作者。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影视家协会会员、《散文选刊》《海外文摘》杂志和《中文在线》网站签约作家、江西省上饶师院文传学院客座教授、上饶市人大常委会立法顾问。他曾发表各种体裁作品400余万字,出版文集7部。作品多次获奖、入选、列为考试试题并被改编成影视剧,代表作:笔记体散文《我是城管》和电视连续剧《油菜花香》(2013年11月深圳首播)。周亚鹰也曾多次应邀为央视、东方卫视、星空卫视访谈嘉宾。百余家媒体对其人其事其文深度关注。

《家风 门风:52栋里的故事》是周亚鹰继《我是城管》等6部作品之后推出的一部笔记体散文集,由江西人民出版社于2018年7月出版。该书记录了自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五年间发生在52栋一套作者为父母购买的小公寓里,作者陪伴父母亲的点点滴滴,以及工作、生活、出游过程中的收获且在回到52栋后必须跟父母分享的所见所闻,体现了作者母亲朴素的人生智慧与作者本人的家国情怀。

关于为何要创作此书,周亚鹰曾说:“家风门风,是一个家族世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和价值准则。总书记非常重视家风建设,强调家庭美德的文化承载和价值引领功能。他曾指出:‘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他还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精彩书摘:

万事皆空孝不空 

鲍尔吉·原野

周亚鹰的长篇纪实文学《家风 门风——52 栋里的故事》可谓是一部出新出奇的好书,搅人心绪,令人感动。

一曰细。这部书细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什么书能写得这么细?周亚鹰写的是孝敬父母的点点滴滴。这些文字如同石壁流下的泉水,每一滴都清晰圆润。天下无论多么豪迈的人,孝敬父母一定要做琐细之事。儿女心越细,父母越滋润。可谓愈细愈见孝心,孝事用不上大刀阔斧,也不应该提纲挈领,要点点滴滴做起来。

二曰趣。本书虽名为《家风 门风——52 栋里的故事》,但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更不是流水账。周亚鹰很会写,他选取生动有趣的故事烘托出浓浓的亲情。在他笔下,老父老母亲切可爱,性格鲜明。作品写到这个水准,就要称赞作者的观察力和刻画能力。写人,自古以来是写作者以毕生之力攀爬的高山。作家能力在人物刻画上可以立判高下。周亚鹰把父母写得呼之欲出,这不光亲情问题。谁家父母无人爱,但他们的儿孙们(包括以写作维生的作家们)都能把父母写得鲜明生动吗?这是能力。对读者来说,可得一片温馨时光,好读有趣。

三曰合于时世。人子孝养父母,似乎不是问题。这不是科学,不存在文化程度的隔膜。人人都知道孝养父母是人伦,合天道。但,刚好这是个大问题。在中国高速发展的今天,在每个人都榨尽 自己的血汗来求生存、求发展的当下,人会把父母放在心里的什么位置上?这真是个问题。依我看,一个人逢年过节掏钱给父母买点礼物已经不错了,经常打打电话也堪称赞,好多人这两项都做不来。但,老人的物质需求之外,精神需求谁来管呢?他们要办的那些事情谁来办呢?老人作为人的自尊感、存在感、获得感靠谁提供呢?孝是个模糊的词,古来如此,孝又是个外延广泛、内涵深邃的词,它甚至可以称为一种事业,只要想做,永远做不完。

在这方面,周亚鹰以其亲力亲为,让人敬佩。这才是中华好儿郎。空口无凭,有书为证,52 栋这些“琐碎的故事”非经历,编都编不出来。他敬自己父母,写出来,就是敬天下父母。他亲自己父母,读过来,心灵获得洗礼。这本书恰恰应时而生,不管你是不是一个孝子,读了此书,心里一定会烙下深刻记忆。而且,总有一天你会明白这句话的含义——“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孝不空”。

2018.2.6 晚 沈阳

(本文编辑:阿树)

作者:文涛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