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俞晓群:书后的故事——未来怎样生活

作者:俞晓群   2017年12月19日   来源:百道网·俞晓群专栏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网·俞晓群专栏】沈先生六十五岁退出《读书》主编,被我牢牢套住,从“书趣文丛”《万象》“新世纪万有文库”到“海豚书馆”,都有沈公的印记。


我从四、五十岁起,开始关注那些与我人生经历类似的前辈,他们六十岁之后是怎样生活的呢?

先说舞文弄墨一族,陈原、董桥二位是神一样的人物。

陈原先生学养深厚,他不但是出版家,还是响当当的语言学家。更兼人极聪明,说是天才也不为过。他八十岁写《重返语词的密林》,文字俏皮、智慧、简短,题目如“伊妹儿、伟哥、整、酷、千年虫……”整个文风都不输于当代那些自觉空前绝后的嬉皮小子。所以他退休时自自然然,没有突兀感,只有新鲜的生活扑面而来。听经典音乐,参加国际会议,与晚辈交流,著作一本接着一本,我就出版过他的《陈原语言学论著》《总编辑断想》和《重返语词的密林》。陈先生的生活方式让我仰慕,却不可学,因为他是天才一类。

董桥先生做社长、总编辑时,工作出类拔萃,专栏写作名满天下。最难忘是他的《英华沉浮录》,从十卷本到六卷本,从明报出版到牛津精品,从辽教《语文小品录》到海豚恢复本名,我们一路追随。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出版他的著作,一直到二〇一三年十一月,我才在香港见到董先生。他刚宣布退休,在上海总会请我们吃饭,有林道群夫妇、胡洪侠、李忠孝在座。出来后胡洪侠问我感受,我只说出四个字:“文坛老大”!

现在董先生文章依然在写,越写越好;著作依然在出,越出越漂亮;毛笔字依然挥洒自如,一招一式,越来越出神入化。董先生可学之处太多,他曾在BBC工作,且熟稔中国文化,文章中西互融,独成一家,还有他与生俱在的气场,常人真的学不来。

再说发挥余热一族,则以刘硕良、沈昌文二位最为出色。他们离开体制岗位后,又以不同形式返身回去,重现辉煌。

刘先生四十七岁投身出版行业,几年后在漓江出版社组织出版“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名扬天下。退休后,他六十二岁创刊杂志《出版广角》,六十九岁创刊杂志《人与自然》,同时推出“人与自然文库”,出版大畅销书《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他七十二岁进京做“北漂”,七十五岁还乡做《广西文史》主编。

沈先生六十五岁退出《读书》主编,被我牢牢套住,从“书趣文丛”《万象》“新世纪万有文库”到“海豚书馆”,都有沈公的印记。

总结晚年经验,他们都能写,但都没走写作之路;他们都能做,但都没有自立门户。刘先生七十二岁进京,有民营出版的尝试,只是时间短暂,奉上几册好书即淡出京华之地。

最后说重新创业一族,则有王云五,有“活字文化”中的优秀人物,最让我敬佩。

一九四六年,王云五年近六十岁。他声称“人生斯世,仿佛是在游历,我即来此世界一次,不应专在一地游览。”故而辞别商务印书馆,去南京做官;几年后世事沉浮,他被动落脚台湾,不久再次从政,官至“行政院副院长”。一九六四年七十七岁时,他辞官出任台湾商务印书馆董事长,一直做到一九七九年去世。我几十年追随王先生出版理念,对他晚年一段经历最为感动。

而于活字文化,董秀玉先生的工作极为出色,其成就与气象都不在话下。说来做出版的三个要素:人才、资源与资本,他们都占有明显优势。前几天在上海,有朋友开玩笑说,进入活字文化,堪堪十数人,许多是叫得上名号的出版家。有那样的基础,有那样的领路人,不成功才是怪事。


作者:俞晓群

来源:百道网·俞晓群专栏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