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插画的想象之美”——蒲公英中西插画家论坛

作者:文讯   2017年11月18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在“插画”已成为热词的今天,在图画书阅读已成童书出版、儿童阅读的热点的今天,在中国原创图画书已成中国插画师们热情参与并勇于探索的今天,参与了“博洛尼亚插画展”策展并引进工作,又积极参与图画书原创出版工作的童书出版机构“蒲公英童书馆”,于11月17日上午,在上海童书博览会现场,主办了一场“插画的想象之美”- 蒲公英中西插画家论坛。

论坛邀请到来自波兰的国际现象级畅销书《地图(人文版)》插画家丹尼尔·米热林斯基、亚历山德拉·米热林斯卡夫妇、国际安徒生奖题名的西班牙插画家贾维尔·赞巴拉、来自中国的自由插画师李清月、马鹏浩以及蒲公英童书馆总编辑颜小鹂参加了此次论坛活动。

论坛主旨从插画家的生活、喜好与创作、阅读与创作、编辑出版与沟通交流、自己的图画书创作方面进行务实有趣的讨论。蒲公英童书馆总编辑颜小鹂主持此次活动。在活动现场,中西插画师畅谈创作经历,回忆插画创作中最感动的故事。从插画创作、编辑出版等专业角度,各国插画师向到场的插画师和插画爱好者就如何用插画扩展故事的想象空间,如何有效地与编辑沟通给出了具体建议。谈及儿童图画书,插画师们分享了自己最喜爱的图画书,探讨呈现给儿童的插画应具有的特点。

既有国际视野,也坚持中国原创风格

关于举办这个活动的初衷,蒲公英童书馆总编辑颜小鹂表示,“插画的想象之美”是继2016年蒲公英童书馆主办的 “儿童文学的译文之美”后,举办的第二个专业性论坛,旨在促进中西方插画界交流,在国际视野之下,审视本国插画,促进中国原创插画和图画书地发展。

这是一次难得的中西插画师“创作交流会”。到场嘉宾皆为中西各国插画界风云人物。来自波兰的年轻插画家夫妻亚历山德拉·米热林斯卡和丹尼尔·米热林斯基以“多才多艺、注重细节、作品完成度高”在波兰赫赫有名,也因《地图(人文版)》获得多项国际大奖,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此次,两位作者首次来华,其新书《不可思议的发明》也将在上海国际童书展期间首发。而来自西班牙的插画家贾维尔·赞巴拉是一位“创作经验丰富”、“大胆、极富创新意识和艺术天赋”的插画师,他出版的图画书已超过70本书。2016年,蒲公英童书馆出版了其图画书《小姑娘与小母鸡》。除了两位享誉国际的外国插画家,这次插画论坛还邀请了2位当代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年轻插画家。自称专门为小朋友们画图画书的自由插画师——李清月,是国内一大批插画师的偶像。在众多粉丝的心里,这是一位“心中住着小妖怪”的插画师。新生代年轻插画师——马鹏浩则是一位喜爱孩子,关注孩子艺术教育、热爱传统文化中神怪的插画师。近几年来,马鹏浩的创作力可谓是井喷式的爆发,受到广泛关注。据悉,即将在本届上海国际童书展首发的原创儿童图画书——《桃花鱼婆婆》(儿童文学作家 彭学军 著)由马鹏浩配插画。

插画的感动在于表达内心

“插画带给你最感动的故事是什么?”论坛中,蒲公英童书馆总编辑颜小鹂问及插画家们个人的创作经历时,如此提问道。

于西班牙插画家贾维尔•赞巴拉而言,感动是无处不在的,它产生于与世界和他人建立联系的过程之中,而最重要的,还是表达内心感受。这一点在在波兰插画家丹尼尔•米热林斯基那,则是在创作一本书前,从内心出发,明白自己到底想做什么;中国插画师马鹏浩回忆了自己的第一本图画书《云端的城市》的创作经历, 他说,插画创作的感动是在于插画是自己经历和内心的表达。

插画是解开故事的另一个密码

如何理解插画与故事的关系,这是本次论坛插画家们讨论最为激烈的一个问题。

插画是完全服务于故事的吗?对于波兰插画师丹尼尔来说,它们的关系更接近一种互为镜像的关系,插画和文字应该是彼此协调的。而西班牙插画家赞巴拉则认为,插画师和作家应该在一部作品中有各自独立的表达,他说:“插画和文字是两个不同的故事,插画者有插画者的故事,文字者有文字者的意思,读者是把这两个故事混合成一个,读者的故事形成于他在读文字和图画时,产生在他大脑中的故事。“

插画给故事赋予了另外一种表现形式,是解开故事的另一个密码。自由插画师马鹏浩谈及这个问题,也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验。他认为插画师的任务便是去传达出书中的世界。为某位作者画插画的过程,便是查询资料,把自己带入故事中的情景里面去,像一个小孩一样地玩的过程。

何为一本好书?

作为专业的童书创作和出版者,几位插画家对一本好书显得格外“挑剔”。因为从事这个专业,所以审视的视角也不一样。波兰插画家丹尼尔说:“绝大部份书会让我很失望。”这也是插画师们共同的感受。

什么样的书在他们眼中才算得上好书呢?波兰插画家说:“一本书除了故事和插画,除了要从里面获得的信息以外,还希望它给你一些惊喜,这个很重要。此外,书的设计、装帧等方面都会给我带来愉悦,我读到这样的书会很开心。”而对于西班牙插画家而言,一本好书则是能让他“翻来覆去”翻阅的书,它应该让读者有想象的空间。

中国插画师马鹏浩则从图画书具体的创作过程的角度,认为一本好书是作者、插画师、编辑既各有态度,又互相碰撞的结果。而蒲公英童书馆总编辑颜小鹂则从图画书引进的角度,谈论何为一本好书。在她看来,很多时候,产生一本好书的过程也是原封不动、原汁原味传递原书的过程。

不断磨合才是编辑与插画师最好的关系模式

当固执的插画师遇上负责的编辑会发生什么?波兰插画师给出了答案:“我们是很固执的,不能改变我们任何的图画,他们只能改变我们知识上的错误,比如说我们画的鸟颜色不对,要改变,这个可以,文字上面,就是说法上的改变,意义上不会做任何的改变。这个是他们对我们的尊重。”

于西班牙插画师而言,好的出版社是给予创作者足够空间确又能给出更好指导的出版社。“它知道它要做什么,它也会征求我的意见,也会给我空间,我做完这本书的时候,它会把我的空间再提高一个度,这种出版社是我非常非常愿意合作的出版社。“过于控制创作者或者过于相信创作者都不利于一部好的作品的诞生。

作为马鹏浩绘插画的《桃花鱼婆婆》的主编辑,颜小鹂的回答则显得富有技巧与经验。她认为,编辑在表达立场时要选准时机。“编辑要把自己的立场表达出来,但是要藏在第二步去表达,而不是一开始就把我的要求说得那么明显。我们看了这个稿子之后,会说我的意见,如果之前说,太多不太好。”


作者:文讯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