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全球书业第一媒体向世界讲述中国学术出版故事——法兰克福书展开幕,PW推出《中国学术出版专刊》

作者:韩玉   2017年10月12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法兰克福书展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当中,全球第一书业媒体美国《出版商周刊》(PW)特针对书展推出“中国学术出版”专刊,向世界介绍中国学术出版的发展现状,以及热门的学术出版话题。PW在这次专刊中以字母顺序排列,列举了最重要的中国大学出版社。为了让国际同行有点有面地了解中国学术出版机构,PW在综合报道之外,重点关注了9家大学或学术研究机构旗下的出版社

PW中国学术出版专刊

与法兰克福书展开幕同步,百道网与美国书业杂志《出版商周刊》(Publishers Weekly,PW)合作的“中国学术出版专刊”(以下简称专刊)正式推出,这是继博洛尼亚书展期间PW和百道网推出“中国少儿出版专刊”后又一个向海外推介中国出版的项目,旨在让全球出版人对中国出版的发展现状和主要出版机构有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也为中国出版走向世界提供新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推广窗口。

百道网总编辑令嘉表示,百道网之所以选择与PW合作,看中的是这家历史最悠久、被全球书业界公推为“国际书业第一媒体”的美国书业媒体在全球书业界的重要影响力。可以说,上述两大专刊的出版是百道网与PW在2017年合作中的重头内容。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平台合作把更多中国出版的声音带到国外,促成国内外出版界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2018年,百道网还将与PW展开更深入的合作,搭建桥梁,为中国出版走出去提供世界顶级的宣介平台。

2017年9月25日出版的美国《出版商周刊》(PW)这一期杂志的目录页面,“中国学术出版专刊”作为该期杂志的重要内容,目录部分以蓝色字体标注页码,专刊与主刊合为一体,以纸质、电子等多种形式发送给PW全球订阅用户。与此同时,专刊也独立成刊,面向法兰克福书展现场的参展商及各观展群体发放。

在专刊的综述文章中,PW全面介绍了中国的学术图书出版市场,文章开头提到该刊出刊前一个月(即8月份)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协办的“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论坛”,演讲嘉宾们讨论了学术出版“走出去”已经进入到2.0时代。在论坛上,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周慧琳为扩大走出去的影响力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讲好中国故事;拓宽国际视野,注重“走出去”效果;紧跟数字出版步伐,采取新形式、满足新需求;主动服务“走出去”大局,因势利导、形成合力。在这篇综述中,PW提到,教材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中国学术出版面临的各种挑战、在变化的商业现实中的适应性,以及在数字出版转型中即将迈出的更大步伐。我们将在近日发布综述全文。

国外非常希望了解中国大学出版社中的重要玩家。PW在这次专刊中列举了10家重要的中国大学出版社,以字母顺序排列,这个名单中包括了以下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现更名为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外研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科文献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PW大学出版学术专刊重点关注了9家大学或学术研究机构旗下的出版社,并进行了重点报道,使国际的出版同人在了解中国大学学术出版的概貌的基础上,对具体的重要玩家或具有国际市场拓展雄心的中国大学学术出版机构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在本文中,我们摘录了该刊重点关注的9家大学出版社样板,以及相关报道片断,后续百道网将陆续发布该专刊这9家出版机构报道的故事全文。

PW专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董事长杨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是中国最早专注于教育图书的大学出版集团,以其教材、童书、对外汉语学习图书、教师培训材料和学术专著出版而闻名。其下属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迄今已出版1万多种图书,销量超过20亿册。多年来,北师大社与培生教育、麦格劳-希尔、爱思唯尔、牛津大学出版社以及全球约162家海外出版企业建立了合作,出口图书约1000种,多集中在教育科学、人文、社科、自然科学领域。 

集团董事长杨耕告诉PW,“自2007年行业改革以来 ,北师社的学术出版项目稳步发展壮大,并一直致力于制作最好的学术和研究作品,探索最合适的营销方式。”尽管大众出版很有诱惑力,杨耕并不愿稀释学术出版项目以获取销量。他认为出版社不能忽视自己的核心专长,盲目跟从畅销书趋势并不可取。”

PW专访重庆大学出版社社长易树平

重庆大学出版社已有32年历史,以出版了众多设计精良、兼具学术性和大众可读性的著作而在众多大学出版社中脱颖而出。

重庆大学出版社早在2008年就有了大众出版计划,是中国大学出版社中的先锋。不过,服务于母体高校的需求是重庆大学出版社的第一要务,该社60%的项目是出版教材教辅。“作为研究型大学,我们致力于帮助教职工出版图书,并且向世界推广他们的学术作品,”但易社长也指出,“重庆大学的专业特长对大众出版项目也大有助益。因为能接触到许多专家及其研究,我们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普通读者生产内容。”

在易树平看来,一个好的大学出版社不能只看畅销书或销售码洋。“我们需要有效的市场营销和品牌策略,扩散产品在学界及大众读者中的影响力。学术研究的成果不应该囿于学术圈,而应该在整个社会传播和应用。”

PW专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王焰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是中国最古老的两家高校出版社之一,今年是其建社60周年。该社以将西方教育与心理学理论引入中国而闻名,影响了这些学科在中国的发展。近年来,华东社也在面向大众开发兼具专业性与普及性的图书,如《一个瑞士人眼中的晚清帝国》。他们的版权输出与引进也同样活跃。朱志荣所著的畅销书《中国艺术哲学》被翻译成英语、德语、韩语、俄语等多种语言;十三卷《解读敦煌》系列中有几部销往日本、俄罗斯和韩国等等。

紧跟社会趋势、设计满足多种教育需求的产品,华东社以这种方式推动母体高校实现在研究和学术上追求卓越的目标。用王焰的话说,“虽然成立已久,但我们像初创企业一样以灵活创新的方式在不断变革和充满挑战的时代前行。”

PW专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艺兵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位于山清水秀的桂林,旗下拥有超过30家下属机构,遍布北京、上海、深圳,并在伦敦、墨尔本、纽约和新加坡拥有子公司。作为成立30余年的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已出版超过20000种图书,其中去年新增1332种。

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艺兵看来,中国不断增强的影响力,特别是中国在全球经济中不断提高的地位,将会让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到中国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上来。“中国学术界和读者希望能了解中国扮演的角色和在其他国家发生的变化,反之亦然。类似这样的需求将催生更多研究,增强理解,并促进各种图书的出版。”

与此同时,张艺兵也注意到,在中国,尽管学术类图书的数量持续增加,但图书质量和影响力的提高程度却与研究和资助的数量不相匹配。“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任何研究都是漫长的,积累适合出版的整体研究成果需要时间。这个过程不能仓促,如果太快了,我们的研究成果和出版的图书就没法达标。”

PW专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董事长 刘东风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畅销作品有《中学教学参考》系列期刊、《神话学文库》、《中国民间泥彩塑集成》等。耕耘多年,该社也培育了自己明确的细分出版市场——陕西地域文化和历史,并有了一部分代表成果,如《陕西通史:陕西五千年》、《蒙曼说唐·唐玄宗》。

值得一提的是陕师社的古代中国文化研究数字化项目,目前已经推进了十年。《汉籍数字图书馆》第一版在2010年甫一推出就荣获了首个“陕西图书奖”。

“现在,整个学术出版行业都在从过去的供应驱动模式向需求驱动模式转型,我们必须研究如何融合两种方式,集成多媒体格式的整合出版是前进的方向,”董事长刘东风介绍,“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背景下,读者的需求多样化,这促使我社不断调整出版项目,增强数字化出版,丰富知识服务,提升服务质量。”

PW专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隶属中国社科院,专注出版人文社科学术图书,其最著名的作品是年鉴系列,介绍了中国移动互联网、气候变化、人口和劳动力、低碳经济、房地产、一带一路计划等多个领域最新进展。社长谢寿光指出,社科文献出版社不只是一家出版企业,“我们是服务提供商,向读者传播人文社科的研究信息。”

与亚太、欧洲、北美出版商的合作出版项目让社科文献出版社触达了全球读者群。2006年,他们与荷兰博睿学术出版社(Brill)开始了中国研究发展系列的合作;2013年与施普林格·自然共同推出的中国梦和中国发展道路研究丛书(英文版)。去年,社科文献出版社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与当地出版商合资成立出版分社,专注于将本社作品翻译介绍到俄罗斯。

PW专访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总经理张伟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创立于1983年,已出版图书约9600种,包括1100种音像出版物。近年来,该社超过60%的图书同时以纸质和数字形式出版,同时有三个国家电子出版平台正在开发中,包括中国医学影像资源服务平台。 

西安交大社与海外STM出版商的合作一直很活跃,迄今已经有约100种高水平的技术英语教材和学术专著通过合作出版而问世。近年来,该社在目录中新增了更多大众图书和非STM图书。总经理张伟认为,出版社必须寻找自己的细分市场,认识并坚持自己的优势,在制作本地特色图书上西安交大社有更好的机会和资源。大众图书的出版让该社实现了自给自足,“一方面,我们通过出版学术专著和专业图书满足母体高校的需求,另一方面,我们制作教材教辅、考试指南来获取销售额。而大众图书业务板块获得的额外收入可以资助其他两大类别的出版。三个类别的结合让我社拥有广泛的读者群和收入来源。”

PW专访浙江大学出版社社长鲁东明

浙江大学出版社建社33年,总部位于风景如画的杭州,每年有近100部新书出版,旗下16本期刊,其中五本为SCI期刊。浙大社多年来与多个海外出版商开展合作出版业务,包括剑桥大学出版社、爱思唯尔、帕尔格雷夫·麦克米兰,以及施普林格·自然。

浙大社最近的两个主要项目是二十三卷《宋画全集》和十六卷《元画全集》,被认为是具有巨大艺术鉴赏和收藏价值的权威汇编。社长鲁东明认为,技术发展快速迅猛,而文化的变化非常缓慢,并不彰显,两者都会影响读者、作者和内容。成功的出版项目以及大学出版社必须权衡技术与文化的关系,不仅要增加出版书目,还要提高在读者和潜在作者间的影响力。浙大社的发展战略就以优质内容、数字化和国际化为轴心。

PW专访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章梓茂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平均每年出版400种新书,他们的出版原则是慢而稳。用社长章梓茂的话说,“火车跑得太快可能会脱轨,质量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与其出版节奏相适应,北交社也在稳步推进出版改革与创新,M+BOOK(融媒体图书)是这方面的代表性出版项目。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和加密访问,M+Book可以预防盗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增强现实、3D模拟提供附加内容,目前已在北交社的教材大多数都有了M+BOOK版,学术著作中也开始应用这一技术。

北交社创立仅17年,但章梓茂在采访中非常自信,他表示,虽然“与其他大学出版社相比非常年轻,但我们有自己的优势。只要密切关注受众的需求以及需求背后的动因,我们就能保持正轨。”

(本文编辑 晨瑾)

作者:韩玉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