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董明庆——水无积无辽阔人不养不成才

作者:董明庆   2017年09月29日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董明庆 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业务部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篇文章的定位不是论文,充其量只是我个人对编辑的认识和体悟。我曾在山东画报出版社工作了10个年头(2003—2013),正式做编辑工作是从2006年开始。编辑是出版从业人员中最为关键的一类人,是出版工作正常运转的来源,就好比是汽车的发动机、足球场上的中场球员,他们为其他出版从业人员提供动力(创意)、输送炮弹(产品),他们的成长是否顺利、是否能真正成才,不仅关系着他们个人价值的实现,更关系着出版社双效的实现和长远发展。

美国培训专家吉格·吉格勒曾言:除了生命本身,没有任何才能不需要后天锻炼。这就是著名的吉格勒定理。编辑所必须拥有的才能同样也需要后天锻炼,一个刚刚踏出校门、进入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的大学生短时间内不可能担当编辑的大任。编辑的才能和熟练程度是“熬”出来的,5年编龄之内只能说是新编辑,6—10年是熟练编辑,11—15年算是老编辑,15年以上才称得上是资深编辑。从新编辑到熟练编辑、老编辑、资深编辑,其实就是一个经验积累、资源积累的过程。

水无积无辽阔,人不养不成才。这里的“积”和“养”按我的理解,有两层意思:其一是主观性,是关键所在,编辑的自我积累、自我修养、自我修炼决定着他是否能成长并成才,也就是编辑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其二是客观性,是辅助,就是出版单位为编辑的顺利成长成才而建章立制、搭建平台、优化环境、强化培训以及继续教育等,这其实是出版单位意在对编辑进行培养的主观行为,但对编辑个人来说,只是个客观存在,他们是否认同、是否接受、是否融入值得出版单位进行认真而深入的研究分析。

一、编辑的主观能动

我2003年进入山东画报出版社,初时并未在编辑岗位,而在办公室文秘岗位。但是内心对从事编辑的渴望让我对于编辑有关的工作充满了好奇。2005年,我主动要求负责出版社的版权工作,由此开始了版权引进类图书的策划编辑工作,随着不断的积累,选题资源日渐丰富,策划出版的图书板块日渐明晰,获得的双效也日渐显著。下面我以2009年《茶之书》的策划出版为例,来谈谈编辑的自我积累、自我修养、自我修炼过程中所应具备和提升的能力。

(一)学习适应能力

无论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已经工作了几年的人,初入出版行业,都是出版新人,最先要做的就是学习和适应。出版社的出版定位、品牌特色、出版流程等都要了解和学习。我在进出版社前曾做过广告公司文案、报纸记者编辑,由此后来不久就接手了出版社的宣传工作。当时为编辑和他们策划的书“服好务”——联系媒体、撰写书评、刊发广告……成了我了解图书出版、学习编辑业务的捷径。2005年开始在版权引进类图书策划出版方面的“小试牛刀”进一步提升了自己在学习适应出版社定位和出版领域方面的能力,也锻炼了自己在发现选题的价值方面的独特眼光。

(二)策划沟通能力

作为一个编辑,是否能体现其价值,最重要的就是策划能力的高低。版权引进类图书的策划能力就是选书的能力,好选书了,随之而来的起作用的就是沟通的能力,与社内沟通,以便通过选题论证;与合作的出版社沟通,以便以有利的条件签约。策划沟通的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有的,也需要试错、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定会拿出好的图书产品。

台湾五南出版社出版的繁体版《茶之书》,一本在一百多年前就风靡世界的关于茶道的书,是一本公版书,不涉及作者冈仓天心(1863—1913)的著作权问题,仅需要购买五南版的简体版权就可以,费用不多,而且不是版税,仅需要支付翻译字数稿酬。这些有利因素促成了选题顺利通过社编委会的论证,与五南出版社的签约也没有波折,支付了500美元的翻译字数稿酬,按当时的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计算,不到4000元人民币,很划算的一次交易,因为5年的合约期内不用再付别的款项了。

(三)组稿编辑能力

几乎没有一部书稿是不需要经过编辑加工即达到出版水平而直接问世的。编辑工作不到位,“手艺”不好,生产出来的图书必然有瑕疵,甚至是伪劣产品。编辑要做有心人,重视稿件组织和编辑加工,边干边学,留心观察、感悟、沉淀和提升,不断拓宽眼界,更新知识结构,夯实文字功底。下面是《茶之书》简体版的编辑加工的简要过程。

1.补写“导读”

五南繁体版《茶之书》的内容编排包括紫藤庐主人周渝写的“导读”,饮食文学作家蔡珠儿、日本文化观察家李长声分别写的“推荐序”,以及从英文原版翻译过来的正文,译者旁征博引的注解,最后是译后记。总字数约为6万字,全书没有一幅图片。在同五南沟通协议内容时,被告知紫藤庐主人周渝写的“导读”不能授权,我当时顿感不好,没有了“导读”,就好比开车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缺少了“导航”会迷路一样,读者对书的内容、对作者写作的缘由不了解,进而会感到突兀、茫然。必须找个人为简体版写“导读”!

虽然2009年的互联网的发展赶不上现在,但它的威力和好处还是让我赞叹!签约后的那段时间,我频频在网上搜索与“茶之书”三个字相关的内容,功夫不负有心人,竟然找到了“冈仓天心研究”专家、福建师大文学院副教授蔡春华在《东方文学研究通讯》2008年第1期发表的文章《茶之书:面向西方世界的言说》,这就是我要找的人!马上利用搜索找到了福建师大文学院的电话,打过去,自报家门,那位接电话的老师听到是出版社的人,就热心地告诉了我蔡教授的家庭电话。拨通了电话,说明了想法,没想到蔡教授欣然应允。有了“导读”,书的内容就完整了。

2.精选引言

除了“导读”,我还考虑依据书中的七个篇章的内容,从每章的内文中摘录一段文字作为每一章的引子或引言,这应该是一个创新或者说一个尝试。选择的这段文字必须是该章中最为精彩且能概括该章内容主旨的文字。细读全书、认真遴选,最终确定了每章的简短引言,比如第一章“一碗见人情”,引言是那句可以称得上全书精髓的“本质上,茶道是一种对‘残缺’的崇拜,是在我们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为了成就某种可能的完美,所进行的温柔试探”。

3.插图选配

插图选配方面,本着以文为主、以图为辅的原则,精选了36幅图片,紧密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插配,同时力争保证图片与本书的内容主旨相统一。为避免花里胡哨,内文图片均为单色图片。

编辑加工的这三个方面基本成就了简体版与繁体版的不同之处,加上精巧的设计,使之精致之中见大美、图文之间现内涵。

2010年6月,终于到了尘埃落定的时候,物美价廉的这本书正式面世。冥冥之中,也许就是因为这10个月的波折和打磨,才成就了它七年来不温不火、持续不断的销量。《茶之书》的宣传推广,我做得不多,或许与它的经典性和古老性有关,难以以活动的形式进行宣传,而只能限于传统的书评推荐、纸媒推介和网站推广,比如在豆瓣网上的推广宣传、在当当网上的评论推荐等。几个月之后,进行了加印;之后不久,山东画报版的《茶之书》便成为读者的首选版本,并一直延续至今。2012年5月,在平装本的基础上,附上了英文原版内容,以供读者对照阅读,装帧风格保持了一致,仅对封面进行了一些改变,出版了《茶之书》精装典藏版,成功地拓展和延长了它的生命力。

编辑的成长离不开编辑个人的主观努力,而学习适应能力、策划沟通能力和组稿编辑能力的提升是“功到自然成”的必然结果,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必然过程。只要你心存做好书的念想和激情,你就会千方百计地想实现它;而当它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获得奖项时,你的成就感会油然而生。

二、出版单位的客观辅助

编辑的成长也离不开自己所在的出版单位的支持,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得有施展的地方。出版单位的环境、机制、平台及培训培养都是编辑成长必须依靠的方面。

2017年9月初,有幸有机会去中信出版集团参观学习,收获很大。中信出版集团以做版权引进类图书起家并见长,在出版界大有名气。经过一天的座谈,深深感到中信出版在促进编辑成长成才方面的做法可谓是开风气之先,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中信出版集团在一直坚持的东西。他们认为,对一个人来说,才能的养成需要后天的勤奋学习。对一个企业来说,它的竞争力和优势同样在于不断地学习。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的能力是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只有在学习中,才能全面提升竞争力,建立市场优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如果一家出版单位自身没有学习的氛围,不是学习型组织的话,怎么要求编辑学习提升、怎么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二)创新型机制

身处北京这样的文化资源、出版资源、人才资源、渠道资源都非其他城市可比的地方,中信出版集团的活力和行动力在业界是位于前列的。平均33岁的人员结构、频繁的内部调整、人员的流入流出、比肩互联网公司的薪酬、扁平化的管理机制都使中信在业界别具一格。在某种程度上说,中信出版集团具有互联网公司的因子,这是其勇于创新的根本所在。以薪酬为例,和多数出版社一样,也分为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年终奖,但对编辑的考核更加严格,以生产码洋为依据,如果这个月没有新书出版,就没有绩效工资。

(三)成长型平台

工作室在很多出版社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中信也不例外。他们的22个子品牌既是分社,也是工作室,更是中信所说的出版平台。充分的放权、类子公司的管理、基本稳定的团队吸引着人才通过内部的“举手制”脱颖而出。只要你有勇气、有能力、有思想,就可以举手站起来接受挑战,成立自己的工作室或出版平台,不论你的资历和年龄如何。你甚至可以一个人做一个出版平台。

(四)实效型培养

22个分社或出版平台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拥有很大的自主性。以选题申报为例,只要在产品性、政治性方面没有问题,就可以通过集团选题委员会的评估。编辑类别的区分非常明晰,分为策划编辑、责任编辑和营销编辑,分社或出版平台的负责人在用人方面也有一定的自主权。对新进的编辑人员,注重以老带新,进行实效培养,使其尽快融入中信出版的氛围。

综合来看,编辑的成长成才既需要编辑的主观能动,也需要出版单位的客观辅助,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二者在编辑和出版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可以实现良好的互动、有益的促进,可以达到相得益彰的境界。


作者:董明庆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