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葛卉——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编辑出版高等教育人才

作者:葛卉   2017年09月28日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葛卉 青岛科技大学 副教授,传播学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

随着数字媒体的发展,碎片化信息以其及时性和快速反应的优势优先占据受众的阅读时间和空间,为了追求更高的点击率、浏览量、销售量等量化指标以获取经济回报,无论对网络编辑还是图书编辑都提出了作为“巧妇”的要求。通过对海量信息的抓取、识别、整合、加工,进行内容的再造,编辑需要保持对热点的敏感度、内容的整合力和市场的快速反应,因此,大数据跟踪,计算机编程,公众号运营,甚至前期市场调研被纳入衡量编辑出版人才的标准体系。然而,在多次关于编辑出版高等人才教育的会议上,业内的出版社社长们均提出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该专业学生“基本校对能力不足”、“做其他专业学术能力不够”。文学作品的编辑由中文系学生承担,经管类出版工作可以交付给经管毕业生,化工、机械等专业壁垒高筑的学术出版只能依靠该专业培养的人才,数字出版物有信息工程的学生作保障,那么,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的出路在何方?

据统计,编辑出版专业的毕业生“在编辑出版业内就业的仅占51.9%。[1]在2016年的出版社编辑实习岗位招聘和人员招聘中,多是面向专业性学科,而提供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岗位寥寥无几。 在出版形式多元、出版现象喷涌,出版产业日渐繁荣的当下,如何坚持“掌握出版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能够综合运用多学科专业知识解决出版业实际问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出版业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高校编辑人才目标,成为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培养阅读习惯,强化“认辨”基本功

近年来,多数学校课程改革中担当文化素养培养重任的“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等课程被“数字技术”、“网络出版物制作”、“计算机辅助应用”等技术性课程挤压,学生在PS、AE等软件的使用中获得作品速成的快感和成就感,经典阅读被热点热搜取代,因此,语言的认知能力、感知能力以及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在下降,笔者在诸多科普性读物、学术读物、专业教材中均发现错别字硬伤,甚至目录中的人名与书中作者的署名也搞错,不仅极大的影响了出版物的质量和出版企业的权威性,也是对作者托付信任的不尊重, 更损害了出版物作为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这一社会效益目标的实现。

根据目前高等院校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从事编辑工作的情况显示,多数担任文学文字编辑,面对的出版类型多位少儿读物、教材教辅、文学内容等,学生们普遍反应“文学知识储备不足”。语言文字作为人类思考的工具,也是将思维成果物质化的方式,是人类用以表情达意,展示世界的一种方式,对语言保持好奇心、敬畏感、敏感度和控制力是对编辑立足行业的基本要求。首先,制定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中外文学经典书目,由出版行业从业者与从事出版学教学人员共同商定,形成具有编辑出版专业特色的阅读书目,引导学生阅读。其次,建立“周末校对”工作坊的课程模式,邀请出版行业从业人员进行短期指导,校对既是功夫的投入又是功力的体现,通过这种小型工作室方式规范校对方法,体验校对工作,辨认字、句、语法,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工作坊制设置小学分,打破“业内”导师校外指导的壁垒。再次,设置阅读方法课,培养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当前出版物市场种类繁多,2016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动销品种数1725.09万,也就是一个人每天需要阅读47260本图书,每小时阅读1969本图书,显而易见这是不可能的任务。而作为编辑人员,需要在短时间内认识市场动向,及时把握出版时机,这便要求在“能读书”的基础上把“会读书”转变为一种职业技能,“阅读方法”课程的授课任务可以由全校各专业老师担任,使学生迅速掌握不同学科出版物的阅读规律、方法和技巧,如教材《高等数学》的基本撰写体例,《马克思主义哲学简明读本》的要义,《经管战略全史》的脉络,将不同专业和行业的出版语言和精髓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强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对语言的责任心。

二.加强理论思维,提高“写论”能力

作为“质量是生命”的出版行业来讲,字句的精准,用语的恰当,是出版物获得读者认可、指导人民生产生活、获得长期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基础,也是编辑工作必备的首要条件。但是如何辨识具有长期社会价值的作品和知识,并将其推广开来,需要编辑不仅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更要有独立思考判断和写作的能力。因此,加强专业理论学习,提高编辑论辩能力,符合当前行业需求。

碎片化阅读的后果之一便是“人”的零散化,在阅读中掌握了获取信息的主动性,但却丧失了组织信息的自觉性,尤其在大数据时代,服务器后台根据点击和浏览数据打造“个性化偏好”服务,受众有目的检索看似是高效阅读,实则被动地接受这一信息服务。作为编辑出版从业人员,除了以文学知识为基础,还需要站在社会、时代的高度发现、挖掘作品的价值内涵,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对自己的工作对象进行定位。因此,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形成独立思考能力,是一名编辑能否具有一双“慧眼”的前提条件。对于编辑出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来说,结合文学作品阅读,提高哲学、文艺学、社会学等抽象理论教学内容的比重,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观、价值判断标准和理论思维能力。

“书评”制度(Review)是西文学术出版物质量保障的一个重要标志,对于读者来说,更重要的有时是书评,因为书评才能真正反映这本刊物所涵盖的各个方面。尽管国内并没有建立严谨的书评制度,但书评所承担的“宣传”功能却日益增长,诸多品牌的微信公众号都开设了“书评”、“影评”等栏目用以介绍新书、剖析作品,引导阅读,可以说,目前的“书评”既承担者出版物进入市场前的预热功能,又是出版物投放市场后的加热器,更是决定产品生命周期长短的重要指标,评论周期越长,出版物在市场内存活的时间就越久。而这项任务的承担者往往是编辑本人,这就意味者编辑除了在出版物生产过程中进行文字内容的加工,还要有高度总结概括能力,通过自己撰写的书评作平去实现作家作品的成功,编辑既是“再造者”又是“创造者”,如果没有独到的见解,别具一格的书评风格,作品的价值也会失去一半的光辉。

三.陶冶审美趣味,形成“感-识”眼光

出版物是内容与形式的结合,在现代出版活动中,责任编辑不仅要对出版物的文字内容负责,还需要承担把握出版物整体装帧风格、形式的重任。职责的转变,赋予了编辑出版从业人员更多的创造空间,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原总经理范用说过:“我最大的乐趣就是把别人的稿子编成一本很漂亮的书,封面也很漂亮。”编辑出版从业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美学知识,遵循一定的审美原则,并具有较高的审美修养,才能创造出非常具有审美价值的出版物,出色地完成工作。

当前设有编辑出版专业的高等院校课程设置中均有《美学》或者《出版美学》、《书籍装帧设计》等,以形成学生对美的判断标准,但这些课程也多偏向理论化,实践性不强,学生只能“观其美”而无法“感受美”。尽管有的院校也通过组织部分学生团队承办刊物或设计作品,但涉及行政经费拨付与手工书制作成本高昂等问题,产品的制作与出版标准有差距,实践人数也无法100%覆盖。日本编辑大师松田哲夫在《恋上书》中联合手绘插画师内泽旬子,展示一本精装书的拆解过程,通过“破坏书”这种逆向思维的方式展示成品书是如何制作出来的,书中黑色的叙述文字和红色手绘线图精细地展示出拆解流程和分解元素说明,既具有形式上错落有致的美感又有指导实践的可操作性。因此在《书刊编辑学》课程中,笔者带领班级学生按照该书的流程“破坏书”,在拆解图书的过程中,感知材质、印刷、排版、装订等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元素对成书的作用,在该部分内容结束时,要求学生“创造书”,即将破坏的图按照反向流程组装起来,加深对成品书组成部分和组装流程的记忆,保持学生课堂兴趣和参与感。在讲述书籍形式美中,除了介绍如“中国最美图书”、“世界最美图书”等获奖平面作品外,介绍最新的书雕艺术作品,鼓励学生进对图书材料的认知,培养学生“发现美”、“识别美”、“感知美”的能力,开阔对出版物形式挖掘的思路,打破“内容为王”的单一审美价值判断。课程结束后,学生反应不仅对书刊制作有直接而深刻的体验,更激发了他们对出版艺术的敬畏。

四.沉淀学习心态,打造“工匠”精神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技大学视察时对在校大学生提出要求“年轻人在学校要心无旁骛,学成文武艺”“踏踏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2],该要求是“工匠精神”在学业、事业、行业中的具体行为导向,也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高精尖”的明晰标准。“工匠精神”是指工作者对自己的物质或精神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一种理念。在中国出版界,《辞海》有着百年成一书美誉,著名编辑家叶圣陶指出:“加工之事,良非易为,必反复讽诵,熟谙作者之思路,深味作者之意旨,然后能辨其所长所短,然后能就其所长所短而加工焉。”而且,“一句话一个字都不能放过”。除内容之外,出版人对校对、设计、印装质量也要做到一丝不苟。出版家邹韬奋对刊物的校对工作十分重视,要求准确无误。他说:“我的目的要使它没有一个错字,一个错字都没有,在实际上也许做不到,但是我总是要以此为鹄的,至少能使它的错字极少。每期校样要看三次。”[3]就连刊物的的印刷也是在他连夜坐镇印刷所监督之下进行的。

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有着“百年树人”和传承优秀出版人刻苦耐劳“工匠精神”的双重责任。编辑出版这个行业需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以主编《英汉大词典》闻名于世的陆谷孙教授,这样来总结他的工作“编字典是很安静的,很艰苦的,有时候是机械的。”[4]为了保证《新英汉词典》有更强的专业性,他一人看了五万个词条的校样。纵观出版历史,大凡优秀的编辑出版人,都具有精益求精的文化担当和使命感。因此,通过对著名出版家、当代优秀的出版人案例教学,能够沉淀学习心态,增强职业荣誉感,这也是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之一。在课程中设置“大师课堂”,采用专题研讨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结合影像、传记等资料对出版家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进行系列讲座,解除“被动接受知识”的惯性,在案例搜集过程中加深对专业、行业和职业的认知、认同和认可。

总之,在媒体日新月异,信息浩如烟海的今天,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是实现“出版文化”社会效益和“文化出版”经济效益的保障,而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也需要面向这一需求,强化“认辨”的审校功夫,提升“写论”的理论能力,陶冶“感-识”的审美品格,才能提供行业所需的“对口”人才。


1中国编辑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筹),中国编辑杂志社。开拓资源,创新模式,促进人才培养——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调查报告[J].中国编辑,2011(3):70

2京华时报。年轻人在学校要心无旁骛[N]. 2016年4月28日

3穆欣。韬奋新闻工作文集[M].新华出版社.1985年,271页

4陆谷孙访谈:你这一生离不开它[J].书城. 2012年5月

 

作者:葛卉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