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梁箬妍——管窥台湾数位出版产业及高校数位出版教育之概况

作者:梁箬妍   2017年09月27日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梁箬妍 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15级

摘要:随着数字化的来临,数字出版已经成为出版产业势不可挡的趋势与潮流。而台湾地区早在2002年台湾经济部就通过了《加强数位内容产业推动方案》,以期能够在全球化的数字浪潮中占领先机,赢得发展机遇。数位出版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数位出版人才的配合,协助传统出版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数位出版产业,以提升产业竞争力。各大专院校设计、传播、资讯等相关专业学生都将是未来数位出版产业的中坚力量。本文将以台湾数位出版产业为对象,简述数位出版产业现状,并探讨台湾高校数位教育及人才培养。

关键词:台湾地区;数位出版;产业现状;高校教育;人才培养

引言

信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产品的研发将民众带入了数字化时代,由最早的笔记型电脑、ipad、手机到现在的vr、虚拟世界等,使得数字化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台湾素有“科技之岛”的美称,应数字化时代的要求,台湾政府于2002年将数位内容产业列为《新世纪两兆双星产业发展计划》之一,其中一类由经济部数位内容产业推动办公室主导数位出版典藏。而台湾新闻局也将2004年定为“数位出版年”,足以证明政府当局对数位出版产业的重视。数位内容产业的领域包括数位游戏、电脑动画、数位学习以及数位出版典藏等等,数位内容产业已经成为台湾官方正式认可的一种产业形态,象征着台湾数位出版时代的到来。

数位出版所带来的冲击,使得原有的传播形式、传播速度均发生改变。早期的纸本变成了如今的电子纸,且承载媒介亦多元化。内容是出版产业的核心与关键,数位出版产业也不例外。“内容为王”可以说是数位出版的核心与前提。数位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对数位人才的培养与发掘。随着数位产业的高速发展,数位科技的创新,数位出版人才的质与量也应不断提高,出版人才的培育必须与产业转型相匹配,尤其需要创新、技术与程式等类人才。行业人才最主要的来源就是学校,而早期台湾学校受到载体形式的影响,都以“印刷”为创始科系。现在随着新型科学技术发展,载体形式的改变,已无以“印刷”为名的科系,转而变更为“图文传播”“资讯传播”科系所,并且拥有全台唯一的“数位出版学系”。可以说,学校教育课程决定所需人才类型,而人才又是决定未来数位出版发展的方向。

1台湾数位出版产业概况

1.1传统出版产业与数位出版产业

1.1.1传统出版产业

从传播角度来看,出版是一种将讯息内容透过媒介载体的各种符码形式经由复制而巨量传播于社会大众的一种行为。[1] 在传统的图书出版流程中,当书籍经过选题策划、编写、审稿、原稿加工整理、版面设计、文字排版等一系列流程后,后续仍需造纸、印刷等相关行业的协助。在数字技术与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下,这些传统的出版流程已经发生改变,出版产业正兴起一场前所未有的新型革命。

1.1.2数位出版产业

数位出版从编、采、到印刷,都以数位讯号传送,并运用互联网科技、硬件设备等技术,使得原有的传统出版从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新改变。创造出新的运营模式,衍生出新的市场。

1.2台湾数位出版产业现状

目前台湾的数位出版品类型与内容多样,包括电子书、电子期刊、电子杂志等。其内容包括童书、学术性内容、数位学习、语言学习、音乐平台、动漫等。台湾方面自2004年开始辅助岛内数位出版之发行,以鼓励出版者发行数位出版品,加速岛内数位内容产业发展,并建立示范性指标,助推数位出版产业升级。而2005年为台湾数位出版产业起飞之年,为鼓励台湾出版社将纸本转型为电子书,政府与民间积极发展数位出版平台。包括由经济部工业局辅助、资策会辅导,城邦出版集团与永兴纸业共同开发的“数位版权管理交易平台”,以及联合上线的“UDN数位版权网”。从建立平面出版图文整合标准化、资讯内容发行、多媒体内容加值,到数位资产管理、数位版权管理技术的建立与运行,规划出完整的数位出版供应链。[2] 虽然台湾数位出版总产值上在增长,但由于大众对数位出版品的接受度不够全面,能够获利的台湾从业者并不是很多,如何提高数位出版品的市场占有率,扩展市场成为现在台湾数位出版产业的关键。

以电子书市场为例,电子书近年的发展,从出版业者的角度来看,数位化是必然趋势,但电子书的销售并未大幅增长。从2015年统计的数字看,台湾岛内整体电子书市占率的表现变化不大,岛内电子书出版于2015年成长3成。根据国立公共资讯图书馆电子书服务平台统计,2014年借阅电子书人次达55000人,其中利用行动载具阅读电子书的比例达到50%,累计近三年的行动阅读人口成长260%。另外,中华电信发表2015年Hami书城的使用会员中,有8成是以行动装置来阅读,又以手机阅读占当中的6成,行动阅读势不可挡。而与此相反的是,2015年台湾新书出版数量持续下滑,首度跌破4万种,创下十年来新低点,电子书出版则成长31%。[3]如果能不断培养民众数位阅读的习惯,鼓励全民阅读,创造台湾数位阅读环境,市场规模将会得以扩大,从而带动整个数位出版行业的发展。

2台湾数位出版人才教育分析

出版产业因为科技的不断创新,所需的数位化人才需求量也在连续不断地增加。台湾行政院科技顾问组为配合挑战2008国发计划,于《行政院科技人才培训与运用方案》选定半导体、影像显示、通讯、数位内容、咨询服务、及生技等6大产业,进行3年滚动式科技人才供需调查,以了解岛内研发与工程人才供需情形。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台湾在数位出版职务需求以创作人、撰稿人、行销专员等三类需求量最高,专案经理则是最重要且最急迫需要的人才。从上述调查可以看出,数位化科技的发展进步不但改变了出版行业所需的人才类型,也势必会影响到学校教育课程的调整,以不断适应行业的发展。对于数位人才选择首要考量的就是思维和特质上,企划人员需要具备多元、多样化的视觉、图像化阅读习惯以及媒体经验,要有能够灵活掌握各种电脑软件的能力。只有具备这种能力的人才,才能将原本的文字资讯包装成具有数位阅读价值内容的数位出版品。

2.1台湾各高校课程教育改革

早期台湾只有四所大学以“印刷”为科系,分别是台湾师范大学科技学院图文传播学习(简称师大图传系),台湾艺术大学传播学院图文传播艺术学习(简称台大图文系),世新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图文传播暨数位出版学系(简称世新图传系),文化大学新闻暨传播学院资讯传播学系(简称文化资传系)。这四所学系专门为台湾印刷产业,提供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为台湾印刷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但后来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人们阅读习惯发生改变,不再依赖传统的印刷品获取信息,印刷产业逐渐走上末路。四所大学印刷系,为了冲出困境,与时俱进,从一系列的更名、改组、扩充师资、引进国外宝贵经验及国外高校教材,更进一步地投入具有巨大空间与潜力的“数位内容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他们的改革不仅加强了数位化传播的概念,同时提高了产业的研发创新能力。

2.1.1师大图传系

师大图传系隶属科技学院,转型后分为“印刷出版科技”与“影像显示科技”两组,分别以“显示科技的印刷制程”及“显示内容制作”为两大发展主轴,搭上台湾LCD制成产业。为了贯彻国科会培育国家重点科技人才,推动“跨领域科技教育平台计划”,师大图传系与音乐系合作,研发出全世界第一套具有记录学习功能的全影像影音互动系统,并运用在节拍学习上,同时更企划使用于原住民部落中,以降低数位落差(城乡差距)的问题。[4]

2.1.2台艺大图文系

台艺大图文系则是从印刷艺术系转型而成,其目标包含五大领域:影像艺术、数位媒体设计、印刷科技经营、媒体出版、科技管理。从传统的印刷教学转变为媒体应用教学。“以平面媒体为出发点,在多媒体方面整合与创作,更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的加值与应用,让艺术加持于产业加值”。台艺大图文科系更强调训练学生的专案能力,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政府与产业界的运作,累积实务经验并培训对产业的敏锐度。

2.1.3世新图传系

世新图传系现阶段已“大出版观念”(编辑、复制、发行)为核心,从平面概念转变为立体概念,并加入声音及视讯效果。在转变过程中,较为独特的是开设创意写作课,加强学生的创意思维与文字表达能力,为出版界培养高阶管理人才。并且世新大学也有自己的校内印刷厂,让学生透过校内的实习,了解最新式的数位印刷流程,产业界更积极争取世新图传系的学生参加实习训练,如《中国时报》印刷处。

2.1.4文化资传系

文化资传系所做的改变最大,连学术核心价值都做了改变,强调“数位汇流”(媒体、网络、电信)的概念,培育资讯传播人才,主张印刷系在现阶段资讯传播的概念下应被重新定位,并认为现阶段配合资讯科技展现出的跨领域,才是真正符合印刷传播的价值。且文化资传系的传播模式,不属于社会科学,而是科技导向,所以在数位典藏应用上,着重在“程式撰写”与“软体的开发”,其中包括“多媒体中华百科大辞典之研制”、“数位学习之研究”“线上多媒体检索技术之研究”等领域。

2.2台湾各高校开设数位出版相关课程统计 

数位出版课程依校院系所和学院不同而开设,开设数位出版专业科系主要偏向设计、传播、多媒体相关数位领域。总的来说,公立大学与私立大学开设课程内容几乎没有差别。但私立院校课程开课数量多;四年制大学及二年制技校都有开设课程,但四年制大学所开数量较多。就开课学制而言,主要集中在学士班和硕士班,博士班未开设相关课程。相关学校系所开设课程如下表:

表2-1台湾各高校数位出版相关课程开课情形

2.3台湾政府与民间开设相关课程统计

台湾政府为推动数位产业发展,鼓励开展相关产业人才培训,培育新兴内容产业人才,以满足市场需求。相关开设数位出版培训教育如下表:

表2-2台湾政府与民间团体开设数位内容相关课程资料[5]

结论

数位出版所带来的冲击,犹如印刷术发明所带来的影响,加速了文化与信息的传播速度,给原有传播形式带来了影响。随着数位出版产业的不断成熟,技术领域的改变与提升,要求台湾传统的出版人才逐渐转变方向,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向中高阶专业整合型人才发展。然而台湾各院校各科系均缺乏完整的产业流程,仅仅以单一技术课程为主,导致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并不能立刻走上工作岗位,无法满足产业要求。教育不能只是走在产业与政策的后端,学校课程的设置必须要与产业的发展同步,能够随时满足产业所需。因此,产学合作愈发重要,学校应帮助学生在校所学使之能够无缝衔接工作应具备的能力。同时,老师应因科技潮流随时调整授课内容,更改授课形式。

参考文献

[1]贺秋白.数位内容产业与出版产业之范畴比较[J].艺术学报,2004,第七十四期:58-59

[2]陈雪华、林维萱.数位出版产业之构面研究[J].教育学术期刊,2008

[3]台湾数位出版联盟秘书处.2015台湾数位出版概况与回顾[J].全国新书资讯月刊,2016,第203期:35-37

[4]数位时代.全台印刷教育进入维新时代[EB/OL]. http://www.bnext.com.tw/,2007-05-15

[5]吴佩芸、彭烨祺.台湾数位出版产业现县道况与人才培育之研究[J].文化事业管理研究期刊,2013,第11期:12-23


作者:梁箬妍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