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刘涵——广告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思

作者:刘涵   2017年09月27日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刘涵 北京印刷学院 学生

摘  要: 广告专业是现在社会行业发展中不可缺的专业,社会需求量大,人才培养也在逐年增加,培养创新型广告人才是高校广告教育的重要任务,通过人才培养方法,课程改革和教育新技术应用等几个方面对广告设计专业人才进行了深入的构思,以及充分肯定广告专业人才培养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广告   社会市场需求  人才培养  课程改革  新技术应用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产生了对广告设计人才的巨大需求,而广告设计专业是社会市场上近些年慢慢发展起来的一个专业,它能够与现有市场经济接轨,较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且能够很快的服务于大众,尤其在对外视觉传达的宣传效应方面,发挥者重要作用。也随着社会发展出现的广告热现象,导致很多高等院校开设广告专业的招生,并且每年的招生都出现了攀升的局面,高校招生看中了社会市场需求的形势,致使这种局面也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对社会造成的压力也会慢慢加重,很多高校广告 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不能够正常的从事自己的专业工作,这就对当前广告 设计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思想冲击,这就要求我们在新的媒介和广告市场人才需求下,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目前广告 设计专业培养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基于这种情况,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广告 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做如下构想:  

一、广告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要立足社会需求,丰富教学内容  

很多高校广告设计人才培养教育都比较注重于创新,当然这个是很明确的,但是哪个专业又不提倡创新呢,关键是广告设计专业如何创新,创新的关键点在哪里,这是个需要搞清楚的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根据社会需求,统一培养目标,在培养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也要加大力度创新,创新点不是盲目的想象,不是盲目的追求新颖,而是立足于社会的需求。  比如说,我们要培养的人才目标是具有创新思维、具有设计理论的人才,但是现在社会市场确恰恰不缺少创新理论经验的人才,而是需要大量有实际动手能力的,创造实际财富的技术人才,那么我们就必须转变观念,将自己的培养目标指向社会。大力发展技能培养,顺应社会的发展,讲授课程不能只靠单一的讲课做实验,还要能够充分利用周边的市场环境,实习实训与外界企业合作,利用市场第一线,与周边经济发展接轨,按需培养,我们一贯说培养学生成才就是要培养他们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提升素质培养,但是现在的大部分高校仍然以最终的应试来决定学生的好坏,这是一种不科学的培养方法。我们要转换素质培养,就要将学生的诸多方面的能力都挖掘出来,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在广告 设计专业方面,广告 设计就是突出的 创新,既然突出 ,我们就要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例如说从学生本身的感受出发,叫他们去学会体会 情感,多听音乐,多看绘画,不仅陶冶他们的情操,也可以促进将他们的感情萌发,将自己的感性认识用到自己的广告设计作品中。我们接触过很多的广告作品,不仅仅看到的视觉效应,而从内心也感受到了好的作品确实触及到了自己的感性认识。同时,通过自己强烈的主观意识来将其加工,投入到自己对广告产品的生产制作过程中,这样获得的效果,要比一贯的按套路设计更行之有效。  

二、广告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专业课程开设的创新  

有些院校开设广告设计专业课程时,遵循了各高校教学计划制定的原则,通过“拿来主义”手段,导致课程出现了照搬模式,这样子就缺少了专业点的创新,某些课程甚至已经不适应于现有社会的需要,千篇一律的课程开设,这样子广告专业课程到就成了铸造模子,出来的都是一个形式。课程开设不得不谈及教学计划的修订,我们在讨论教学计划修订草案的时候,就要考虑课程的内容以及布置,课程内容要符合现有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领域,针对性较强的课程进行开设。  

广告设计课程中涵盖着很多的平面设计课程,例如说广告摄影摄像,广告摄影摄像针对于广告专业的学生怎么开,广告是一种商业化手段的宣传形式,不能只从纯 的角度考虑,所以我们要将广告摄影摄像课程开设商业摄影,对产品进行真实化,对人物进行真实化,以便于达到虚假效果, 只是考虑美,含有很多的虚假在里面,产品做得不符合实际,人物形象也成了抽象派效果,而商业却存在着可靠性,也就是在做广告摄影摄像课程练习的时候借助 表现手段,达到真实效果,不能扭曲了它的实际存在。还有在一些软件课程的开设上,我们也要考虑到市场的需求,例如说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有很多种,我们要考虑到其用途,考虑到版本,如果开设的软件课程不适合于市场的运用,我们就没有必要开设此软件学习,我们毕竟不是电脑培训机构,版本上,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追求一种高版本的学习,认为版本的提升预示着学习质量的提升,其实不然,课程是不可能跟着软件更新而更新,我们要考虑在教育学生中,怎么去使用软件有效的制作形式来表达真实的设计作品。其实也就是说我们要企业岗位需求原则,随着需求来改善课程的按需所供。  

三、广告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借助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广告设计专业课程开设中,教师、学生与图片、色彩等视觉传达元素接触的较多,大部分都是需要多媒体技术,电教化手段进行的,然而这也决定了广告 设计是一个高消费的专业。既然是高消费,必然要在此课程教育技术上投入很大的经费进行建设,而目前,有些高校都舍不得投资,致使教育手段达不到要求,完成不了最后的效果。  

新技术指的是课程传达硬件方面的更新,很多高校很据现有条件按照广告 设计专业的需求,安排的都有多媒体教室、电脑机房、包括一些校内、外实验实训教室,但是只靠这些还是远远不能够满足学生与市场直接交流学习的平台。 

在这个方面,我们容易“闭门造车”觉得自己的硬件设施很好,购置仪器设备很先进,实际上要突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借鉴国外本专业办学的规模,扩大自己的实习实训空间。例如说可以将实验实训教室扩大规模,建立自己的设计制作车间,划分设计制作厂房。

四、广告学人才培养进行校企合作的可行性

“校企合作”是能够解决当前高等院校广告教育与市场脱节的一项具体办法,其主要目的就是达到让理论与实践操作并行,能够快速又行之有效的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学生到广告公司实习,参与实际广告项目,在广告公司实习能够增强实践能力,并且提前融入广告公司工作氛围,为毕业后到企业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当前,多数广告公司等企业表示从人才市场上招工很容易,但后期的员工培训非常艰难,这主要源于单方面的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难以完全一致。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而我国高等教育学制为四年,恒定的人才周期与社会变化相比较为缓慢,而广告的发展在经济、媒体、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发展迅速,难免造成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不相吻合。企业往往需要对新进员工进行岗前培训、进修深造,从培训成本上来看,通过“双元制”教学与学校培养定单式的员工,虽然需要提前投入一定的资金办学,但是更加符合企业用人标可以利用校外的合作企业,将学生推向市场,可先后拓展自己的广告公司、平面设计公司、印刷厂、包装设计公司、摄影公司、网络公司等,为设计教学与社会实践一体化创造条件。这些都需要我们引用新技术,营造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的良好环境。  在不久的将来,新技术的应用必然是处于竞争与合作共存的状态。为此需要教学当中增加新技术理论的研究与传授,使学生能客观科学认识新技术学习过程中所发生的状况。同时由于追求更好的广告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广告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一定要以满足广告行业人才需要的要求来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培养创造性与技能型综合的广告设计师,作为教学的任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社会认可的广告设计师。当然任重道远,在进行广告 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方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探讨与研究。  


作者:刘涵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