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张桂平——如何全面提高编辑素质

作者:张桂平   2017年09月27日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张桂平 北京印刷学院

当代社会,许多出版单位都在考虑:以出精品为龙头,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推动出版事业的繁荣发展。而要走好这一步棋,关键在于重视和提高编辑队伍的综合素质。编辑素质是指一个合格编辑应具备的水平和能力,是编辑的禀赋、觉悟、品质、知识和能力的总和。编辑的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社会实践的锻炼、经验的积累、教育的熏陶而获得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历史时期,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只有在改革的实践进程中才能逐步造就、建设和成长起来。

那么,作为出版单位的编辑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呢?

一、要有敏锐的政治辨识能力。我国的出版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的舆论阵地。在这个阵地上,不会风平浪静。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国内外敌对势力为推行其“西化”、“分化”的战略,必然与我们争夺舆论阵地,企图通过图书等各种媒体,宣扬西方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编辑人员必须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精神,打下比较扎实的理论根底,进而提高自己的政治辨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在错误思潮的进攻面前站稳立场,旗帜鲜明地坚持原则,确保党的舆论阵地的纯洁性。

二、要有严格的遵纪守法观念。党、国家和军队颁布的出版法规法纪是规范出版工作,使出版活动得以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也是每个编辑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有的编辑由于法规法纪观念淡薄,受到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思想的驱动,造成卖书号、版号、刊号等违法违规的现象时有发生,致使某些有严重政治问题的书稿得以出版,使党和人民的事业蒙受损失。这从反面告诉我们,编辑人员增强遵守法规法纪观念,养成按章办事的良好习惯,在出版工作中尤为重要。为此,作为出版单位的编辑,必须加强学习,了解和掌握国家和军队有关出版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法纪,弄清哪些做法是符合规定的,哪些做法是不符合规定的;并切实用这些方针政策、法纪法规指导和规范自己的工作。与此同时,还要勇于同违反出版方针政策、法纪法规的行为斗争,以维护党的方针政策和法纪法规的严肃性。

三、要有较强的选题策划能力。出版选题策划是一种理性的出版行为。通过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策划,不断挖掘新的图书选题,以及对书稿的选题进行品评鉴别和优化,从而为精品图书的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倘若编辑缺乏一定的策划能力,那么,开发和编辑选题新、内容佳、形式美、流通畅的图书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在出版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有的编辑策划能力强,勇于开拓创新,总能组织一些有社会价值的重要书稿,并每每在国家和军队图书评比中获奖;而有的编辑由于缺乏策划能力,自然来什么稿就编什么稿,毫无建树,业绩平平。由此可以看出,要出精品图书,作为编辑必须有很强的选题策划能力。

四、要有较强的图书市场预测能力。实践中往往有这样对比鲜明的例子,值得我们深思:同在一个出版单位,有的编辑组织的书稿,不但政治质量高,而且能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而有的编辑组织的书稿,不是内容平庸,就是出版后卖不动,出版社赔钱。这就告诉我们:编辑虽然不是发行人员,但合格的编辑,必须具有很强的市场意识,善于从市场的需要出发,组织品位高的书稿。因此,编辑人员在开发选题和组织书稿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市场分析和预测,力求多生产“双效益书”。

五、要有较强的阅读和文字加工能力。对稿件的审读加工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编辑工作的基本功。担任“三审”工作,要求编辑具备很强的阅读能力和辨别能力,善于抓住稿件的中心思想和政治倾向,特别是在审读文学艺术作品时,要能通过所描述的事件,抓住作品的主线,提炼作品所表述的政治观点,从而准确地判断稿件的长处和短处。加工稿件,要求编辑具有较强的文字加工能力,这样才能把稿件修改好,使不够通顺的地方变得通顺,不够精练的地方变得精练,不够生动的地方变得生动。许多好的作品,正是编辑与作者共同商榷,反复推敲,一句一字地修改加工出来的。

六、要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社会在开放,编辑工作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闭关自守”就会毫无生机与活力,这就需要编辑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社会交往作为维系作者与读者关系链的重要纽带,不但要与作者沟通,又要与读者联系,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广交朋友。经常与社会人员接触和交往,能够快速捕捉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了解读者的需求,把握作者的创作动向。编辑在交往中,必须以诚相待,说话得体,办事守信用,与社会各界人士建立起和谐的关系。

以上这几个方面的素质,互相联系,缺一不可。所谓编辑的综合素质,就是这些具体素质的有机结合。当然,由于德才学识的不同,有的编辑可能某几个方面的素质强些,而另外几个方面的素质弱些。但是,每个编辑都必须明确社会主义新闻出版事业对编辑素质的要求,不能重此轻彼,而应当努力做到协调发展,全面提高。

正如人的任何一种素质的形成一样,编辑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加强学习和在实践中锻炼。要努力向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既要成为精通编辑工作的“专才”,又要成为博学识广的“通才”。创作需要“厚积”,编辑也不例外,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是学习提高的极好机会,必须珍惜,并学有所成,向有实践经验的老编辑请教,不耻下问,取长补短,也能使自己的素质获得增强。但更重要的是,要在编辑工作的实践中加强锻炼,这不仅可以丰富知识,而且可以积累经验,把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抓好编辑素质的提高,出版单位负有重要的责任。要千方百计为编辑的学习和业务水平提高创造条件。制定编辑的任务指标要适当,防止不切实际地加码,以保证编辑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进行自学、参加研讨和总结经验。如可能,应鼓励和支持编辑参加各级组织的培训班或学术会议。出版单位领导要对新参加工作的编辑搞好传帮带,使之尽快熟悉本职工作,提高业务能力。要严格考核制度,奖勤罚懒,优胜劣汰,引进竞争机制,使编辑队伍素质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


作者:张桂平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