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媒体时代,以微博、微信、客户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新媒体平台以其信息时新性、互动性、便捷性、海量性等特点深受欢迎。因此新媒体成为当前社会传递信息、品牌宣传、舆论发展的重要阵地,其发展受到国家、传统媒体、企业等单位的高度重视。新媒体编辑随着新媒体发展应用而生。本课题旨在以目前最为流行的“两微一端”为代表,分析新媒体信息的特点以及新媒体编辑的主要工作内容,从需求出发,分别从国家、媒体单位、受众、新媒体编辑个人多个角度,对新媒体编辑能力给出建议,希望对我国新媒体编辑能力提升有所裨益,从而促进我国新媒体更好的发挥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等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新媒体编辑;能力提升;
一、新媒体与新媒体编辑
在互联网与数字化的浪潮中,传统媒体不断升级改造,新媒体孕育而生。新媒体发展速度快,为受众提供海量的文字信息与多媒体信息,在发挥媒体提供信息、引导舆论、娱乐等方面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与传统媒体比较而言,新媒体从诞生之日起,就带有很强的商品属性和经济属性。[1]
新媒体以其自身交互性、多媒体、个性化、速度快、信息海量等多种优势成为目前传递信息、品牌宣传的重要平台。目前,很多传统媒体已经成功开办以微博、微信、客户端、网站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环境下,孵化出一种新的职业类型——新媒体编辑。
(一)新媒体
关于新媒体的的具体定义有很多种,广义的新媒体是对比于传统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而形成的一个新概念,包括了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以及数字电视等。新媒体同时还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了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利用互联网、宽带局域网以及电脑、手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以及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新媒体又可以被称之为数字化新媒体。[2]
(二)新媒体编辑
新媒体是在互联网技术与数字技术的条件支撑下应用而生。新媒体编辑正是在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基础下孵化出的一个新职业。新媒体平台成为媒体、企业传递信息、品牌宣传的重要阵地,目前人才招聘市场对新媒体编辑的需求大量增加。
新媒体编辑与传统变相比,新媒体编辑不仅要有良好的文字编辑技能,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编辑技术有更高的要求,新媒体编辑要应用最新的网络技术与数字编辑技术从事编辑工作。新媒体编辑要依靠编辑素养、责任意识、自身媒体特性等因素选择符合自身媒体平台的信息,通过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对信息编辑、发布并与用户互动。
二、新媒体信息特点与新媒体编辑能力分析
传播技术的发展,是人类为驾驭信息生产、信息传播不断努力的结果。一种媒介技术或者媒介工具的出现与普及,对人类社会的信息生产与传播行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当前,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与实时传输技术为代表的传播技术,为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一)新媒体信息特点
1、新媒体信息的时效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平台由于减少了传统纸媒多次校对、多次审核、印制、发行等流程,其次与光速堪比的互联网信息传递速度,使得新媒体平台的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尤其是在微博客户端,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上,最能体现时效性。面对突发性事件,新媒体编辑一般第一时间以简短的文字发布事件的大概内容,随后在做详细报道和深度报道。
其次,在受众注意力资源稀缺的当下,所有媒体都努力做到第一时间获得第一手资料,并以最快的速度发布,通过获取更高的点击量来获取各种效益。
在追求时效性的时,诸多新媒体平台为了赶时间,发布的信息存在多处纰漏,甚至有些信息只是道听途说,未经核实就被发布。转载新媒体领域,这样的事实已经不为新鲜。
2、新媒体与新媒体信息的互动性
在新媒体平台,主要特色之一就是有即时互动性,可以实现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用户与编辑之间的多维互动。新媒体的互动性有利于媒介事实的即时呈现与澄清,有利于用户准确的认识、理解新闻事实,但是在一些不良引导与不理性行为的驱使下,也容易产生反转新闻、甚至引发网络暴力事件。
盘点2015年至今的所发生的反转新闻事件与网络暴力事件不在少数。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快递员被打后续:人肉搜索致无辜居民躺枪等网络暴力事件在传媒界引发和强烈的舆论波。新媒体编辑要及时观察网络舆情,了解新闻时事的进展情况,及时更新信息,积极引导网络舆论大发展。
3、新媒体与虚假信息报道
在泛娱乐化进一步发展与网络俗语不断更新的当下,新媒体平台为了吸引受众不惜以损害信誉为代价,出现虚假信息、标题党现象等。
在互联网的信息海洋时代,注意力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在经济利益与新媒体编辑把关不严格、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点指导、导向要求漠视、责任意识薄弱等多种原因下,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当下虚假信息的制造工厂。2016年春季期间“霸气媳妇回农村:光干活不让上桌掀翻了自己做的一桌子菜”、“春节记事: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返乡日记”等多篇虚假报道出现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给社会造成了很大影响。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虚假信息被快速转载,归根结底,其主要是因为新媒体编辑在信息把关基本的立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点指导,导向要求漠视方面疏忽造成的。
三、当前新媒体编辑能力分析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下,新媒体编辑成为媒体、企业单位招聘的一个热门岗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需要新媒体编辑运营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企业单位需要新媒体编辑通过新媒体平台做品牌宣传与信息传播新媒体编辑成为新兴的热门就业岗位。
从目前从事新媒体编辑工作人员的来源分析来看,新媒体编辑主要来源于1)新闻与传播、编辑类专业的高校毕业生;2)从传统媒体行业专业进入新媒体行业;3)其他专业毕业的学生;新媒体编辑是一个既复杂又简单的岗位。
(一)新媒体编辑与基本职业素养
所谓的基本职业素养主要是指新媒体编辑在从事工作之前应该具备的政治、法律、文化素养。我国媒体是服务于党和国家。新媒体编辑要及时了解国家政策、法律,尤其是行业内的相关规定。但是基于法律、政策条文枯燥,人们往往容易忽略,新媒体编辑应该保持职业敏感,对行业内的政策、规定及时学习。
编辑是杂家。编辑的工作内容与各个行业相关。因此,编辑应该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素养,在编辑处理一些简单的常识性的信息时能及时的发现是否存在纰漏。新媒体编辑业一样,要有不断学习的精神,努力提高文化素养。
(二)新媒体编辑与专业技术能力
新媒体平台信息的多媒体性要求新媒体编辑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 从目前新媒体编辑的来源分析,传统编辑转型过来的新媒体编辑大多缺乏专业技能,但是他们拥有良好的文字功底是新媒体编辑望其项背的。对于目前刚刚毕业的新闻、编辑专业的高校学生而言,大多都掌握简单的技术操作。
(三)新媒体编辑与专题策划能力
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新媒体平台为了更好的吸引受众,在数据采集与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用户的兴趣策划新闻,策划版面。如何在新的媒介载体上呈现收欢迎的信息产品,是新媒体编辑应该具备的能力。
传统编辑的策划能力与新媒体编辑相比也很强。长期从事传统编辑工作的人,拥有很多策划经验,相比较而言新媒体编辑的策划能力较差。
四、新媒体编辑能力提升建议
(一)新媒体编辑与自身能力建设
态度决定高度。新媒体编辑的能力建设无论是从国家、媒体单位哪个角度出发,最终受力点还是新媒体编辑自身。因此,新媒体编辑应该以积极、正确的态度面对问题、面对工作。
1、不断更新知识,即使了解新政策,学习新技术,适应行业发展与变化
2016年2月29日,新华社客户端3.0版发布会在北京举行。“现场新闻”成为新华社新版客户端的重要理念。现场新闻是运用最新的移动网络技术,在新闻现场实时抓取尽可能多的现场要素,通过各种报道样式,把新闻现场实时的全方位、全息化呈现给受众。“现场新闻”颠覆原有的新闻生产模式,还将颠覆传统的硬件生产格局。目前,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已集成创新了VR摄像头、直播云镜头、平衡车、手持稳定器等多款硬件设备。
作为新华社新媒体编辑,选择什么样的新闻报道,报道哪些内容,运用什么设备采集信息,如何运用,如何实现设备与新闻客户端的连接,上传至哪个客户端或者哪个频道,这一系列工作是对新媒体编辑的新闻理论政治素养、设备使用能力、法律素养、新闻理论素养等多方面的考验。新媒体编辑应该加强政治理论知识、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做好新媒体内容的选择、加工,做到从实际出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符合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工作原则。
新媒体编辑应该有行业敏感性,对待行业内的新生事物充满好奇,不断探索、发现、学习,学习技术、理论知识。
2、严格要求自己,不为利益所屈服,坚决拒绝有偿新闻问题
每一个行业都有行业内的职业道德。所谓的职业道德是工作者为自己立下的行为准则,他是借助于舆论的力量促使工作者自觉遵守。媒体行业内突破道德底线与法律底线的就是偿新闻。为了避免有偿新闻的发生,我国有编采分离的制度,但是目前仍然存在。“昨晚,石狮,震惊全国!一家34口灭门惨案!转疯了”这样的标题党信息也已经突破职业道德要求,触犯了法律。这样的标题党信息容易获得点击量,从而为新媒体增加广告收入。
作为新媒体编辑,要本着对受众负责、对国家负责的的态度,不贪图小利,不为利益所屈服,坚守媒体人的职业道德。
(二)新媒体用户与新媒体编辑能力建设
1、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交互性功能为新媒体编辑提供建议与意见
新媒体平台交互性强,方便了用户发表意见与建议,新媒体用户应积极主动利用新媒体的互动性的特性,直接发表意见与建议。我国媒体受众拥有知情权、参与权,受众应该从权利意识的角度出发,维护自己的权利的同时,积极为新媒体编辑的能力提升献言献策。
2、通过舆论压力促使新媒体编辑尽职尽责、努力工作
舆论是一把无形的尺子,约束着每一个人的行为。新媒体平台虚假信息、标题党、侵权等时常发生,作为新媒体平台的受众,应该从权利意识的角度出发,发表感言,引发社会舆论,对新媒体编辑产生影响,从而产生一种以一儆百的效果,促使其他新媒体编辑遵守编辑的职业道德。
(三)高校与新媒体编辑能力建设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下,高校作为国家高端人才培养中心的,对新媒体编辑人才的培养与能力提升有重大责任。在全媒体时代,新媒体编辑要具备跨媒体传播的策划和整合能力、具有跨学科的专业知识结构、掌握一定的数字化媒体编辑技术。培养与时俱进的新媒体编辑人才是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工程。目前国内已经有部分高校开始探索新媒体人才的培养模式,就当前的发展来看,各大高校之间应该互相学习,相互借鉴经验,在课程安排上做到与时俱进。高校与新媒体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及时了解新媒体编辑的需求,根据需要,不断更新培养方案,同时,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机会。高校老师应该做好与新媒体相关的科研工作。从而从多方面、多角度为新媒体行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1、相互学习、借鉴经验,在课程安排上做到与时俱进
在课程培养方面,学校之间应该互相探讨,互相借鉴、互相学习。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开设了新媒体课程,尤其是在研究生阶段,新媒体已经成为新闻与传播和传播学硕士底下的一个研究方向。
新媒体是一个新兴领域,新媒体编辑是一个新兴职业,关于新媒体编辑的能力提升目前并没有明确方法,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中心,学之间应该互相合作,积极探索,为新媒体人才培养探索与时俱进的培养方案。
2、积极投入实践,做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新媒体编辑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积极投入实践,做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步骤。让新媒体人才提前了解工作内容,熟悉岗位职责与任务,为后来的工作打下基础。
3、高校老师加强新媒体相关的科研工作
新媒体是一个新兴领域,新媒体编辑是一个新兴职业,高校的老师应该积极申请项目,投身于与新媒体的相关研究项目。通过实践研究,为新媒体人才培养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五、结语
新媒体对社会发展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媒体空间的发展需要新媒体编辑的维护。习近平指出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间。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习近平对网络发展提出的要求是: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因此,新媒体编辑承担着党和国家的使命。
新媒体编辑能力提升事关我国新媒体行业的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事关我国媒体舆论的导向的发展、事关我国话语权的建设。因此努力探究新媒体编辑能力提升是目前国家、媒体行业、高校、新媒体编辑与社会共同的重要任务。各个阶层应该积极配合,努力为新媒体编辑能力的提升提供政策、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为我国新媒体编辑的能力提升助力,从而更好的发挥新媒体平台在宣传国家政策、法规;引导社会舆论健康发展;为受众提供信息;提供娱乐;品牌宣传等多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