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李爽——未来传媒人该如何认知把握当下的媒体

作者:李爽   2017年09月27日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李爽 北京印刷学院 学生

摘要:在媒体大发展大变革的今天,大众传媒的地位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媒人所应具备的素养也有了新的变化。本文在首先对“媒体”、“媒介”以及传媒人的基本定义作出诠释,然后在举例分析了现代媒体发展现状特点的基础之上,逐条分析了现代传媒人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旨在探究未来的传媒人该如何认知把握当下的媒体。

关键词:传媒人;媒体;素养

    

媒体的“媒”是“女”字旁,《诗·卫风·氓》里有“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古代的“媒”指的是男女之间传递婚姻信息的中间人。于是演化成为在个体之间传递某种事物的承载体,枚乘所作《七发》中有“洞房清宫,命曰寒热之媒”,意思就是“常住的幽深住宅和清凉宫室,就是伤寒和中暑的媒介”,可见“媒”的意义就是传递的载体。现代媒介指的是人类传播的工具和技术手段,传媒是指“大众传播媒介”。广义的大众传媒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电影、图书、音像制品以及正在迅速崛起的互联网络。传媒人则指的是从事于这些大众传播的专业人员。随着媒体的类别的扩大发展,以及其表现形式的丰富,未来的传媒人只有跟随时代的发展,跟紧媒体发展的脚步,不断从实践中得到真知,有效地利用好当下的媒体,才能让媒体充分的发挥其作用。将信息传播给大众。

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很早就提出“媒介即讯息”,也称作媒介即信息,就是说从长远的角度看,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并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介所提示给人们的内容,而是媒介本身。换句话说,人类只有在拥有了某种媒介之后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影响了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科技信息发展阶段,我们的媒介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麦克卢汉的这句话说明了信息科技手段影响改变了人类思考理解世界的方式,新的媒介像一扇门,打开后是不同的风景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温度不同的天气,我们不能停留在上一间屋子的状况来适应新房间。我们只有改变原来的状态才能适应新的环境,在改变的过程中,我们也许会发现新的状态更舒适。这个时候再用上一个房间的状态和处理方式来用在新房间里就显得格格不入,而我们自己也感到不舒适,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习惯了新房间的我们也不想回到原来的房间,因为所有的方式思维已经改变,而且新问题的出现已经无法用老方法来解决了。人类只会不断前行,媒介也会不断发展变化,作为传媒人只能不断把握新变化,才能跟随媒介技术的发展在如今的新媒体时代发挥自身的作用。

如今的媒体多样化,媒体的交流方式和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变化中。首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界限逐渐模糊,“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通俗的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的出现让走向黄昏的传统产业重焕生机。比如现在报纸刊物电视等单向传播的媒体中会出现扫描二维码这样的新的形式来与多向传播的新媒体结合,既能使传统大众媒体继续发挥其权威性社会性专业性特征,又能借助新媒体形式来获得及时反馈与交流,赢得新的优势。

再有,媒体之间逐渐趋于融合,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作用。多种媒体的融合,有助于获得多种优势。现代人们生活节奏飞快,时间成为极为宝贵的事情。多种媒体的融合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在一定时间内让人接受最多的讯息。“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数据库模式就是实行媒体融合的一个例子,将声音、文字、图画、动画等资料重新整合到一个数据库中,实现用户能用最短时间获取最有用的信息。

还有,自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传媒“自上而下”、“点对面”的格局。没有了传者和受者的界限,每一个人都是传播者,每一个人也都是接受者。 自媒体(We Media)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自媒体是对传统媒体的挑战,也是引起传统媒体思考的新型传播方式。人们可以在微博、微信、视频网站等传播渠道中发表信息,所有网民都可以看到。这就起到了传播的作用,尤其是一些拥有一定粉丝规模的大V们,他们发布的信息能在第一时间传播给更多人。但是,自媒体平民化门槛低易操作的特点也会带来一些反面影响,如信息质量良莠不齐,信息垃圾充斥网络,法律规范不易管理等。但是不能否认,自媒体的出现让传播自由化,在让信息能够更自由的传播这方面功不可没。

未来的传媒人只有在清晰认知了当下的媒体发展现状之后,才能更好地把握与运用。那么,现如今的传媒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养来应对今天的媒体大变革呢?首先,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对各种传播载体有客观的见解和认知。对新闻学、传播学、网络传播、新闻传播、广告学、经营管理、法学等专业知识要有系统的学习和理解。扎实的专业知识是传媒人发展的基础,让传媒人在浩瀚信息海洋中甄别最有价值的信息来以最合适的媒介来推送传播给特定受众,这需要强大的专业素质来支撑。除了专业知识,汉语言文学、哲学、历史、科技等专业知识也有利于一个传媒人有更好的素养来面对信息的甄选与编辑。

第二,要会灵活掌握对新媒体的操作能力。在媒体大变革的时代,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如果无法掌握新技术,就无法利用新媒体。现在的传媒人一定要对数字媒体了如指掌、运用自如,如微博、微信、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等新媒体或新技术。在对这些新媒体的运营模式有了深入研究之后,现代的传媒人才能更有效的利用这些新媒体把信息传递给广大用户。

第三,传媒人要有综合运用各种媒体,融合媒体的能力。前面提到,现在是各种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要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作用,取长补短,各取所需。未来传媒人必须拥有综合运用各种媒体的能力,才能让各种媒体一起发挥的作用大于其单独作用之和,让信息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形成形成“无时不有,无所不在,无人不晓”的布局。如网络媒体与电视的结合运用,网络媒体与报刊的结合运用等等都是运用各种媒体之间的特点来制造一种联系,使其产生的传播效果更为明显。

第四,传媒人要有高度的对信息知识与对现代融媒体的灵敏度。传媒人对信息的灵敏度是最基本的素养,要在第一时间感知并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传播给受众。而随着融媒体时代的来临,传媒人要想将信息更有效地传递给受众就必须要对现代媒体的变革有极高的灵敏度,利用新媒体的特点来传达,使信息发挥最大影响。

第五,传媒人在多种媒体综合发展的时代应该守住道德底线。平民化门槛低的新媒体的特点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不论学识、教养、信仰。而且,为了获得点击率造假夸大事实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就使得其发布的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

所以,作为新时代的媒体人,在大众传媒权威性受到挑战的今天更要守住道德底线。用真相,得真知。用职业道德,用良知来守住传媒人的底线。

传媒人只有具备了以上的素养和能力,才能更好地在这个媒体大变革时代对当下的媒体有充分的认知并能以此更好地掌握。让媒体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并能够避开因为传媒发展而带来的一系列弊端。让用户或是受众能够在第一时间通过最方便舒适的渠道获得最适合自己或是最需要的信息,让信息传递不会让外界所影响,如过分强调经济利益或是名誉影响等因素。让信息传递成为流畅的信息传递,让传媒人成为一名称职合格的传媒人。

结语:本文探究了在现代媒体发展状况中传媒人该如何认知与把握当下的媒体的问题,分析了作为一名合格的传媒人应该具备的素养。这需要即将步入工作岗位上的学习中的我们从现在就开始努力提高自己,为成为一名合格的传媒人而努力。我们应该从事实为基础,以实践为真理,从发展中得到经验。跟随时代发展,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更好地发挥传媒人在这个社会中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伟.融合媒体时代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2]刘洁.“后新媒体时代”对传媒人的新期待[J],传媒观察,2015,4

[3]蒋丽芬.媒体融合时代传媒人才的素养提升[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9

[4]张艳敏.新媒体传媒人才浅析[J],东南传媒,2009,1

[5]黄志祥.“媒体融合”时代从业者的素养历练[J],青年记者,2011,10


作者:李爽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