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数字技术实现了很大的发展。如今,数字技术在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人们对数字技术逐渐由陌生到熟悉,在这种背景下,各领域、各行业的发展均出现了很多的变化,特别是在出版传播领域,数字技术的影响更是日趋强化。因此,我们应积极的进行数字环境下出版传播的变迁研究,以求基于数字技术的应用对我国出版传播业进行更近一部的革新。为此,本文将对数字环境下出版传播的变迁进行研究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关键词:数字技术;数字环境;出版;出版传播;变迁;
一、出版传播的数字化变迁对出版格局的影响
随着数字环境的形成,出版传播必然会产生难以避免的数字变迁,其工作模式、内容形式和传播载体等都会产生程度不一的变化,且这种变迁会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而产生更进一步的深化。
1.1读者的选择权因出版形态的多元化而变得更大
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出版形态的多元化发展,消费者因而具有更多的出版内容和出版媒介形式选择,人们不再只依靠纸质出版物进行阅读,而是可以自由的进行出版内容和出版形态选择。
在数字化的支撑下,传统纸质印刷主导的出版形态逐渐让位于电子出版形态,特别是网络出版的出现极大的拓展了网络阅读空间,且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快速普及和发展,人们越来越热衷于基于网络进行阅读。同时,新型移动网络终端的出现,大大丰富了人们的阅读途径,使人们的阅读自由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这种多元化的出版形态能让受众的阅读选择更具个性化和多样化,进而能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受众阅读消费和阅读时间的再次分配,这对于广大出版企业而言无疑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1.2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
数字环境背景下,多样化的出版传播媒介为读者的阅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同时,出版形态的网络化、多媒体化和数字化等特点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
在传播媒介新格局下,人们基于听觉获取的信息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的多,且基于视觉的信息获取也不再仅受限于文字而是可以获取各种图片和影像信息。传播媒介的新变化也在改变着读者的阅读习惯,在潜移默化间重塑者广大读者。今天的读者越来越喜欢基于视频、声音等其他符号,而不是仅仅通过文字符号来进行信息获取。同时,读者对媒体跳转和自由切换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更偏好于网络化和多媒体化出版媒介的使用,这些功能是传统印刷媒介所无法提供的。
在传播媒介新格局下,购买力最强的、出版商最关注的年轻媒体更容易形成新的阅读习惯。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基于出版传播新媒介进行阅读是年轻阅读者的重要习惯趋向,在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30岁以下的年轻群体,只有百分之十左右的人喜欢传统纸质出版物阅读,接近一半的人喜欢通过网络媒介进行阅读,甚至有相当数量的年轻人具有网络阅读依赖心理。
1.3读者需求变迁对出版格局发展的影响
数字环境下变迁的出版传播为读者的阅读选择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也促使年轻群体的阅读偏好和阅读习惯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导致了读者需求结构的改变,进而会对出版业格局的变化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经济学中,消费刺激、拉动生产是一个常识性的观点。这一观点对于出版业而言同样如此。快速、持续甚至非常规的消费是出版业实现快速、持续和非常规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于出版业而言,阅读需求决定消费情况,读者的消费需求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出版业的发展,读者需求是出版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素。多元化的出版形态带来了极大丰富的信息来源,使读者具有更大的选择空间,进而读者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使得读者需求逐渐成为出版的中心和市场化活动的重要需求驱动。在这种形势下,出版格局势必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出版物的市场占有份额日趋动态化。国民印刷媒介阅读率的连年下降和电子出版物使用率的连年上升就是这种变化的最好说明。
二、数字化变局中我国出版业的应对策略
2.1正是出版传播数字化的变迁
在这场出版革命面前,出版业工作者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解放思想,及时的进行观念转变,对出版发展趋势和潮流形成一定的认知,尽快做好思想层面的准备和适应工作,积极应对出版数字化时代的到来。
当前,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数字出版产业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数字终端供应商、数字图书经营者和出版商等对这一产业的未来发展均充满了期待,都在积极的进行市场培育和商机把握,以实现自身市场占据的提升。数字出版业尽管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出版数字化变迁面前,我国绝大部分纸质出版商仍未把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和丰富的内容资源等作为进军数字出版领域的重要竞争优势。究其原因在于很多专注纸质出版的出版商对出版数字化潮流仍存有很多的疑虑,例如,他们中很多出版商并不认为数字出版物会对纸质出版物的产业环境、发行市场等产生较强的冲击。
但,作为出版业从事者,出版商应对这一行业的发展展望具有前瞻性,应非常清醒的认识到信息资源的利用和掌握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的增长这一数字时代特征,在数字时代已经来临的背景下,如果自己仍选择对此予以忽视甚至排斥,自己终将被淹没在时代的浪涛中,要正视出版传播的数字变迁,密切关注数字出版的发展趋势,对出版数字技术的重要性形成明确的认知,并对未来前景进行理性、谨慎的分析,这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进而才能在大胆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生存、发展机遇。
2.2培养新型出版人才
就长期而言,解决新型出版人才匮乏的根本在于系统、有效新型出版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而这一机制的构建,离不开教育机构、国家相关职能机构、出版组织和出版企业等的共同努力。
对于国家相关职能机构而言,其应不断进行管理范围和管理视野拓展,在国家出版产业发展规划中纳入出版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政府出版管理部门应在人事培训中适时的进行数字出版人员考核和上岗培训,强化数字出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数字出版从业者的管理、技术、素养和运营能力,为出版业的未来人才需求提供必要保障。
就教育系统而言,随着数字出版的发展,我们应不断进行编辑出版教育改革,以培养更多的高级出版业人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高校编辑出版教育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就,在数字化浪潮面前,高校不断需要强化出版专业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也要在教学中设置一定的跨媒介出版经营课程,以培养更多的既动出版手段和信息技术,又动出版发行市场运营的综合性编辑人才。
就行业组织而言,其应有效推进数字出版职业培训和相关认证工作,促进数字出版人才队伍建设的体系化构建,以提升出版人才素养和人才结构。
就相关出版企业而言,要不断健全继续教育机制,完善自身队伍结构,用常态化、制度化的人才培养体制进行自身骨干人才队伍构建,特别是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创建和自身凝聚力的增强,以稳定核心人才团队,为自身的发展凝聚更多的力量。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和优化自身的人才选拨和人才评估机制,通过各种有效措施进行职员工作热情激发,以为自身的准备充足的业务骨干和管理经营人员。
结语:总之,数字环境下的出版传播变迁会对读者的阅读选择、阅读习惯和出版格局等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必须不断进行高素质人才培养,及时的进行转念转变,以更好的适应出版传播变迁带来的变化,只有这样出版业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立. 数字出版的若干问题讨论[J].《出版发行研究》,2005(5)
[2]匡文波. 手机出版:21世纪出版业的新机遇[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3]李新祥. 出版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理论体系的提出[J].《出版科学》,2004(9)
[4]林穗芳. 电子编辑和电子出版物——概念、起源和早期发展[J].中国编辑研究,2007(3)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