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牛敏——北京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外部环境

作者:牛敏   2017年09月26日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牛敏 北京印刷学院 新闻出版学院 新闻传播学15级研究生

一、北京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外部环境

近年来,出版业大力实施科技兴业战略,从传统出版业向现代出版业的转型加速,数字出版等新型出版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北京传统出版单位在数字化浪潮的裹挟下,在初步探索数字化生产的路径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我国的新闻出版政策大力支持出版业数字化发展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高度重视传统新闻出版单位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近年来通过开展转型示范等一系列有效工作举措,推动传统新闻出版单位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步伐。从2008年开始国家下拨专款扶持出版行业的转型升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规划发展司设立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与财政部做好配合,推动新闻出版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2014年4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财政部发布《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通过三年时间,支持一批新闻出版企业、实施一批转型升级项目,带动和加快新闻出版业整体转型升级步伐。基本完成优质、有效内容的高度聚合,盘活出版资源;再造数字出版流程、丰富产品表现形式,提升新闻出版企业的技术应用水平;实现行业信息数据共享,构建数字出版产业链,初步建立起一整套数字化内容生产、传播、服务的标准体系和规范;促进新闻出版业建立全新的服务模式,实现经营模式和服务方式的有效转变。”2015年3月,根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结合出版业实际情况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财政部再次发布《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下一步发展提出了具体目标和发展原则,其中指出:“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把传统出版的影响力向网络空间延伸。要创新内容生产和服务;加强重点平台建设;扩展内容传播渠道;拓展新技术新业态;完善经营管理机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相关法律法规修制工作;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优化出版行政管理;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统筹推进任务措施落实;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二)政府鼓励和支持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

财政部文资办近年来通过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等一系列扶持资金,大力支持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2013年8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互动新媒体、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促进数字文化内容消费,再加上此前《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数字出版“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文件中对数字出版的突出强调,新闻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政策利好环境。下一步中央财政将重点支持以下几个出版领域:第一,继续推动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为实现融合发展夯实基础;第二,进一步支持重点平台建设,推动模式创新,探索出版业生产流程再造;第三,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转变财政投入方式。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新闻出版业发展规划提纲(征求意见稿)》中指出“加快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设,提升产业集聚效应,发挥产业转型升级引领作用。”目前北京市运用三基地、三园区的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在石景山区、大兴区、丰台区、西城区、东城区和海淀区分别建立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出版创意产业园区、国际版权交易园区、数字技术和数字内容生产企业聚集区等。其中,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和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建设使北京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两个国家级出版产业园区的省份。[ 彭晔. 北京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的思考[J]. 出版发行研究,2015,09:39-42.]

二.经济社会环境分析

在分析经济环境对北京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时,主要考虑产业情况、技术发展及产业竞争等因素。

(一)国内数字出版物产业情况

《2014-2015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14 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收入达3387.7亿元,比2013年整体收入增长了33.36%。详见下表:

表1 2013—2015年数字出版产业收入情况[ 数据来源:2012—2013&2013—2014&2014—2015年度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单位:亿元)

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总收入呈直线上升趋势,从侧面反映我国传统出版社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2014-2015年度北京市全民阅读指数综合报告》显示,2014年北京居民综合阅读率为91.16%,数字阅读率为78.18%,较2013年增长了30.95个百分点,统计数据表明,数字化阅读已然成为社会常态,这就为北京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培养了一定规模的受众人群,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二)产业竞争

目前,数字出版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巨大的市场蛋糕使得各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北京地区数字出版市场首当其冲。前有德国贝塔斯曼等国际老牌出版集团蜂拥而入,后有安徽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出版机构抢滩占地。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北京地区传统出版单位走上了寻求生存之路,数字出版企业中文在线在数字出版领域的诸多创新与开拓是一个可资借鉴的成功案例。“中文在线”在我国率先推出“全媒体出版”模式,将资源有效整合,实现“一种内容,多种媒体,同步出版”。

一部优秀的作品不仅可以在网络上订阅或是出版纸质书籍,还可以同时通过纸质书、手机、手持终端、互联网等媒体同步出版,并可以改编为影视剧、动漫、游戏作品等,以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实现内容资源版权价值的最大化。全媒体出版模式打通了数字出版产业链,使单一渠道与单一形态向多元渠道与多元形态转换,实现一元化生产、多媒体发布、多渠道传播,为不同需求的用户同步提供适配各类终端的阅读产品,实现全方位覆盖。同时,全媒体出版以内容版权价值的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实现了业务流程的再造,扩大了出版范畴,创造了新的增值空间,最大程度地挖掘内容版权价值。[ 本报记者 李婧. 中文在线:全媒体出版模式将再进一步[N]. 中国文化报,2014-07-05003.]

(三)技术发展

国家对数字出版技术开发的支持和技术商对数字出版技术的开发使得数字出版的技术日益成熟,促使数字出版产品多样化发展。目前中国数字出版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处于较领先水平,大数据、云存储、HTML5等技术被广泛运用在数字出版实践中。

综观我国出版业共经历了四次大的技术革命:

第一次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桌面出版技术革命, 由于PC和激光打印机的出现, 引发了所谓告别“ 铅与火” 的桌面出版浪潮。在这次浪潮中实现了内容的数字化, 许多诸如JPG、PDF等格式文件纷纷涌现, 出版的全过程可以在这些标准的数字化格式下完成。

第二次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多媒体数据库出版浪潮, 由于电脑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不断扩大, 从而催生了以数字多媒体为表现形态的电子出版业, 出现了C/S架构和数据库技术, 实现了数据与程序的分离。数字化光盘的出现使出版业由以模拟存储载体为主开始向数字载体为主, 特别是数字化光盘播放机的快速普及,促进了音像出版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第三次是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网络出版浪潮, 以B/S结构、互联网络为特征。实现了表现与内容的分离。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 由于Internter出现,引发了出版革命, 我们称之为网络出版, 出现了类似于P2P, ebook等新型出版形态。网络出版是数字时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 互联网应用不断普及的产物, 已经成为数字出版业中影响力最大的, 成长最快的, 应用水平最高的主流媒体。

第四次出版技术革命主要基于各种出版平台和介质的跨媒体复合出版。进入21世纪, 出版在内容的传输渠道上逐渐增多, 宽带、手机、移动宽带等更是促进了数字出版终端技术的不断翻新, 出现了根据用户类型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设备或阅读介质, 而定制发布内容的跨媒体出版形式, 从而实现了流程与应用的分离。[ 陈彤.从铅与火到0与1——我国出版技术30年发展概述[J]. 出版广角,2008,No.13907:35-38.]

二、发展现状

综观北京地区的数字出版行业,已经呈现如下态势:

第一,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北京市运用三基地、三园区的发展模式,在石景山区、大兴区、丰台区、西城区、东城区和海淀区分别建立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出版创意产业园区、国际版权交易园区、数字技术和数字内容生产企业聚集区等。其中,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和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建设使北京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两个国家级出版产业园区的省份。

第二,数字化转型质量与数量并重,道阻且长。2013年6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首批70家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名单中,北京地区出版业共27家入选,其中包括15家图书出版单位,5家报纸出版单位和7家期刊出版单位,占比39%;2015年7月,在公布第二批100家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名单中,21家在北京地区,占比21%。通过比较发现,北京地区出版业占比有所下滑,说明北京地区出版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数字化转型道路仍然漫长。

第三,新闻出版业增加值逐年攀升。据北京市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北京地区新闻出版业增加值始终高居文化创意产业统计门类中的第二位,仅次于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业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贡献。2014年,全行业增加值达到239.7亿元。见表1:

表1  北京新闻出版业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增加值的贡献比率(2006—2014)

单位 (亿元)[ 北京统计年鉴2015  http://www.bjstats.gov.cn/nj/main/2015-tjnj/indexch.htm]

  

从表1中可以看出,文化创意产业、新闻出版业增加值均呈直线上升趋势,从侧面反映北京地区传统出版社数字化转型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主要得益于:

(一) 国家财政资金大力扶持

财政部文资办近年来通过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等一系列扶持资金,大力支持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2013年8月,中宣部、财政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发起中央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通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持中央文化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首批试点单位共53家。

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中央财政将重点支持以下几个出版领域:第一,继续推动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为实现融合发展夯实基础。截至2015年4月,已安排国有资本金预算5.02亿元,重点支持了101家(次)中央文化企业;安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6.27亿元,支持77家出版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下一步将加大力度,推动出版发行企业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加强出版内容、产品、用户数据库建设,加强关键性技术的转化和应用,以及生产技术体系和相关标准建设。

第二,进一步支持重点平台建设,推动模式创新,探索出版业生产流程再造。2015年中央下拨专项资金支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编纂,实现数字化加网络化,形成资源库与数据库。

第三,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转变财政投入方式。初步统计显示,从2008年到2014年,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共安排了192亿元,支持文化产业项目3300多个。其中,支持新闻出版业75.4亿元,占资金总量的39.3%;项目数量达1107个,占项目总数的33.5%。从2011年到2014年,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共安排资金30.6亿元,其中支持新闻出版业19.78亿元,占资金总量的64.6%。”[ 财政部:加大力度推动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http://finance.ifeng.com/a/20150429/13672853_0.shtml]

(二) 数字阅读成为常态

CNNIC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占比提升至88.9%。在对信息获取类应用的调查中发现,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5.55亿,较2014年底增加3572万,增长率为6.9%。网民中的使用率为83.1%,比2014年底增长了3.1个百分点。其中,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4.60亿,与2014年底相比增长了4420万人,增长率为10.6%,网民使用率为77.4%,相比2014年底增长2.8个百分点。

2016年4月18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4%,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4.0%,同比上升了5.9个百分点。

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2014-2015年度北京市全民阅读指数综合报告》显示,2014年北京居民综合阅读率为91.16%,数字阅读率为78.18%,较2013年增长了30.95个百分点。62.1%的北京居民阅读过数字图书,较2013年增长了21.74个百分点;阅读过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的居民分别较2013年增长了10.63和5.61个百分点。在数字阅读的各种载体中,手机已成为重要载体,有73.95%的北京市民通过手机阅读,其中,还有81.79%和78.79%的人通过手机阅读数字报纸和数字期刊。

统计数据表明,数字化阅读已然成为社会常态,这就为北京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培养了一定规模的受众人群,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作者:牛敏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发表评论前,请先